分享

温灸地机穴,可以治痛经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10-17

       地机穴。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为足太阴气血深聚之要穴。健脾渗湿,调理月经。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女子癥瘕、水肿、小便不利、腰痛。可用于治疗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温灸地机穴治痛经:取艾柱如小枣大,放穴位处点燃,热度以患者耐受为止,每月经期提前1周来灸,1日1次,连续5~7次。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取得艾灸法


痛经的辩证论治

     气滞血瘀型   经来小腹胀痛。或阵发性绞痛难忍,坐卧不安,恶心呕吐,肢冷汗出,甚或昏厥。或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出痛减,或有膜样物排出后疼痛缓解。舌质紫黯或舌尖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滑。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 15 克,川芎 lO 克,赤芍、白芍各 15 克,桃仁 15 克,红花 6 克,枳壳 15 克,延胡索 15 克,五灵脂 9 克,蒲黄 9 克,牡丹皮 15 克,香附子 15 克,甘草 6 克。水煎服。 

      寒凝胞中型   经行小腹冷痛或绞痛。得热则痛减。月经推后,经量少,经色黯,有小血块。面青唇白,形寒肢冷,便溏。舌质青紫,苔白,脉沉紧。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 加减 :小茴香 10 克,延胡索 15 克,五灵脂 9 克,蒲黄 9 克,当归 15 克,川芎 10 克,干羌 5 克,肉桂 5 克 ( 煽服 ) ,赤芍 15 克,没药 12 克,益母草 30 克,艾叶 15 克。水煎服,或留渣再煎,每日 1 剂。

     湿热下注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拒按,伴腰骶胀痛。多为平时下腹胀痛不适,经期加剧,或有低热起伏或小腹灼热感,白带较多,色黄质稠,有臭气。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 《古今医鉴》 ) 加减 :当归 15 克,川芎 10 克,白芍 15 克,生地黄 10 克,黄连 9 克,香附子 12 克,桃仁 15 克,红花 9 克,莪术 12 克,延胡索 15 克,牡丹皮 15 克,七叶莲 15 克,丹参 20 克。水煎服,每日 l 剂。

    气血虚弱型   经时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按。或月经推后,经量少,经色淡,质稀。面色自光白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弱。 补气养血,调经止痛。 当归芍药散 :当归 15 克, ' 白芍 20 克,川芎 10 克,茯苓 20 克,白术 15 克,泽泻 5 克,益母草 30 克,香附子 12 克,延胡索 15 克,北黄芪 15 克,党参 20 克。水煎服。 

    肝肾不足型   经水将净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腰膝酸软。月经后推,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或头晕耳鸣,或潮热,眼眶黯。舌质红少苔,脉细弱。滋肾养肝止痛。 调肝汤 ( 《傅青主女科》 ) 加减 :当归 15 克,白芍 15 克,山茱萸 15 克,巴戟天 15 克,阿胶 15 克 ( 烊化 ) ,山药 20 克,甘草 6 克,台乌 15 克,益母草 30 克,香附子 12 克,石楠藤 15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