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可法与太平军有什么深仇大恨,林凤翔为什么要焚毁史公祠?

 思明居士 2017-10-17

公元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林凤翔、李开芳部攻入扬州,一进入扬州,林凤翔直扑史公祠,一把火过后,殿堂亭阁被焚烧一空,祠内保存的史公家书和刻石,也尽数被毁。

史可法与太平军有什么深仇大恨,林凤翔为什么要焚毁史公祠?

史公祠,就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纪念堂,公元1644年,清军攻下扬州后,史可法被俘,多铎以宾礼相待,口称先生,当面劝降,史可法严加拒绝,于是被害于扬州南城楼,时年44岁。接下来的十日,清军大肆烧杀,以泄其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在兵荒马乱中,史可法的遗体不知去向,史可法殉难后,史家后人多方寻找而不得,历时一年多久终无所获,只得于第二年(公元1646)清明,将史公曾穿戴过的衣冠和使用过的象笏改葬于梅花岭,即是史公祠。

清军的暴虐行为当然激起了扬州一带民众剧烈的反抗,而史可法自然是一面旗帜。当时扬州就传说城破时史并未被俘,“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一些志士假借史可法之名,聚集百姓继续抗清。扬州城破一年后,庐州人冯弘图借史可法之名起兵抗清,十天之内就攻下六安、英、霍诸县,周围百姓云合影从,皆以为史可法未死。三年之后,盐城又有人借史可法之名以抗清,其声势曾“声震白下(南京)”。另有浙江人厉韶伯,曾做过史可法的幕僚,与史身材、面貌亦相似,于是又冒史可法之名,召集敢死者数百人抗清,曾连续攻破巢县、无为等州。

到后来,连清军也将信将疑,怀疑史可法是否死去。《小典纪年附考》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吴中志士孙兆奎反清兵败被俘,审问他的是洪承畴。洪承畴原是明将,曾被崇祯派往辽东督师。松山一役,洪承畴被俘降清,外界则传闻洪为国殉难。洪与孙曾是好友,此时洪已成为七省经略,他问孙:“先生在军中,可知扬州史可法果真死了还是未死?”孙趁机挖苦道:“经略公从北来,可知松山督师的洪承畴是真的死了还是未死?”弄得洪承畴羞愧难当,立即吩咐将孙处死,可见史可法的精神在当时巨大的影响和震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史可法是抗清的英雄,太平天国又是打着反清的旗号,那为什么要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呢?

这要从头说起,“扬州十日”后,为了安定人心、稳住东南,多铎在封刀不到一个月,即下令修建史可法祠,并“优恤其家”。祠建在大东门外姜家墩,而并非是梅花岭。史公亲人将史可法改葬于梅花岭,多铎所建为祠堂,并无墓穴,况且多铎乃是杀害史可法的元凶,这是史公亲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的,所以在形势稳定后必然在祠之外另觅地建冢。

乾隆后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史称的“乾嘉盛世”,此时,清廷一方面对当年降清的明臣进行贬辱,另一方面,则大力褒扬为明尽节的志士仁人。乾隆四十二年,乾隆为史公祠御书匾额“褒慰忠魂”,并赐诗一首,其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提倡“臣节”。于此同时,乾隆开始下令编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收录了包括史可法、袁崇焕等在内近千位终于明朝抵抗满清而殉职的明朝官员。给与了高度的褒扬。乾隆又下令编撰《贰臣录》,收录包括洪承畴、祖大寿等对清朝忠心耿耿的原明朝官员,甚至连范文程这种始终为后金、清廷效命的汉人也没有上正史的资格,一起编入了《贰臣录》,至于吴三桂等,连登上《贰臣录》的资格都没有。

乾隆颁谕称史可法为“一代完人”。还特为史可法祠赐“褒扬忠魂”之匾。重修史可法庙,乾隆亲自撰写祭文祭祀史可法,上行下效,史可法的名声在清朝达到了顶峰,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了清末,史可法已经成了满清朝廷推崇的英雄典范。

正是因为清廷对史可法的推崇,引起了清廷仇敌太平天国对史可法的仇视,太平军攻占扬州的时候两次焚毁史可法祠正是为此,史公祠的遭遇让后人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史可法与太平军有什么深仇大恨,林凤翔为什么要焚毁史公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