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FINT2017首日亮点:急性缺血卒中

 卡卡2FM4 2017-10-17


【图1. 大会宣传照片】


大会首日


亮点

临床研究方面

1

取栓术前的影像评估

CT(包括增强CT、CTP、CTA)是目前急性卒中评估的首选,如何开发CT在取栓评估方面的潜能?国际知名卒中影像专家,来自加拿大卡里加里大学Hotchkiss神经中心影像科的Mayank Goyal教授今日发表关于多时相CTA的大会主题演讲。多时相CTA是指注射造影剂后在多个时相对头部进行扫描,之后重建血管,通过比较不同时相的血管显像,,可以评估缺血区域侧枝代偿,造影剂的延迟、渗出情况还可以提示出血风险。

【图2. 早期见左侧MCA-M2血流中断,晚期见断端远处脑区血管显影,提示缺血区域侧枝代偿尚可】


2

取栓时间窗延长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卒中研究所、神经血管内治疗中心的Tudor Jovin报告了备受关注的DAWN试验结果。DAWN研究是今年卒中界的重要研究成果, 其结果将取栓治疗的有效窗扩大至发病后6-24小时内。Jovin教授还提到,同样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缓慢进展型和快速进展型对6小时后取栓的反应完全不同,慢性进展型在晚期仍有可以被挽救的缺血半暗带,这类患者是晚期血管再通的主要获益人群。

【图3. DAWN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数据】


3

取栓前处理

来院后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的益处可能超乎你想象

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Hertie临床脑研究所的Sven Poli教授认为,急性卒中患者来院后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可能会让患者获得很大益处。有研究显示高浓度吸氧可明显提高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氧分压。相关研究PROOF试验正在进行,我们一起期待该研究的结果。

【图4. 吸入气体的氧分压达95%以上时,

半暗带的氧分压明显升高(上);

图示表现来院后立即予高浓度氧能明显改善患者功能预后(下)


基础研究方面

1

血栓的基础研究是血管开通的成功保障

血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溶栓/取栓成败密切相关,对血栓成分的研究今天引起广泛反响。在匈牙利塞麦尔维斯大学Kolev Krasimir 教授的演讲中,他提到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与血管直径有关;导致缺血性卒中的血栓中含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而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外捕获(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影响斑块的机械稳定性,NET的本质是DNA、组蛋白和其他嗜中性粒细胞所释放蛋白的网络,t-PA中加入DNA酶可加速血栓溶解;基于电子显微镜的研究显示,多个因素影响血栓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的组成排列,除了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流剪切力也是一个因素,剪切力大的地方(即血管狭窄处)纤维蛋白容易呈纵向排列,这时候受牵拉的纤维蛋白包含的纤维更细、纤维之间孔径更小,而纤维蛋白的聚合排列会影响血栓对于溶解酶的抵抗能力。

【图5. 血栓的纤维蛋白/血小板比与血管直径有关


【图6. 导致缺血性卒中的血栓中含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而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外捕获影响斑块的机械稳定性】


【图7. DNA影响血栓机械稳定性,t-PA中加入DNA酶可加速血栓溶解】


2

新型抗血小板药Cangrelor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目前供职于美国微创公司的Lucie Thibault介绍了新型抗血小板药Cangrelor。该药和氯吡格雷同属于P2Y12受体拮抗剂,有以下优点:静脉给药,起效迅速,半衰期短,而且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可逆转的。目前已在美国上市。

【图8. 静脉用的Cangrelor和其他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的比较】


中国学者在WFITN大会


影响力增加


共有约30名来自中国的医生亲临现场参加此次大会。此外,凌锋、张鸿祺、焦力群等多位专家担任此次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位中国学者担任大会主持、发表主题演讲和进行口头报告,这些体现了中国神经介入在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图8. 中国代表团部分代表合影】


大会首日,已有多名中国医生在讲台上亮相,其中宣武医院的焦力群教授担任卒中分会场主持;上海长海医院李子付医生作“Y形双支架取栓治疗常规取栓困难的急性颅内动脉分叉梗塞”口头报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高鹏医生和陆夏医生分别汇报了“中国大陆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血运重建(RECAS)试验的30天结果:一项前瞻性队列试验”和“利用杂交手术治疗单纯介入无法治疗的椎基底系统缺血”,河南省人民医院贺迎坤医生作 “药物洗脱支架VS裸金属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报。还有多位中国学者进行了壁报展示。

【图9. 主席台上的焦力群教授】


本文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陆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