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女孩发现上腹部肿块,定位很关键

 zskyteacher 2017-10-17


来源:医侃

商务合作:2519330936@qq.com    

版主微信号:fsslong2


患者:女性,3岁2个月。


主诉: 发现上腹部肿块1月。


现病史: 患儿家长述1月前无意中发现患儿腹部肿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近10天来肿块逐渐增大伴纳差,精神差,大便黄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既往一般状态健康。无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 WBC:8.60x109/L;AFP、CEA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大便、小便常规无异常。


超声: 腹部超声检查:右侧腹膜后见实质性非均质性肿块,范围约10.4x12.1x10.2c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肿块下方可见部分残余肾脏回声,范围约4.6x1.7cm,集合系统未见分离,未见明显增强光团。


CT/MRI扫描: CT扫描: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肋膈角至耻骨联合水平,常规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120KV,250mA,矩阵512×512,行1mm薄层后处理重建。


观察图像:腹部软组织窗宽为360Hu,窗位为60Hu。详见图像。



一、在提供的CT平扫图像上,关于病灶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B D E

解析:该病例CT平扫显示右肾区巨大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影,需要重点判断肿块的来源。根据肿块与右肾、周围肠管的关系,可初步判定肿块位于右侧腹膜后且来源于右肾。肿块边缘清晰,有假包膜,其内密度欠均匀,可见片状低密度灶及少许斑片状高密度影,因此答案B、D、E正确。如图1~2。


二、该病例在CT平扫基础上,再行下列哪项检查和技术更能提供定位、定性诊断信息?(单选)


A 腹部平片

B 腹部DSA检查

C 腹部MRI平扫

D 腹部CT增强加后处理重建

E 核素扫描








D

解析:该患者在行CT平扫后,宜直接进行增强扫描:自肘静脉以2ml/s流率,经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26ml,于注射后30s、120s分别行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然后在工作站利用相应的软件技术行冠、矢状位图像重组后处理以更好显示肿块与肝脏、右肾的关系(如图3~5)。


在CT增强图像上,动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条状异常强化血管影,包膜及实体部分可见轻度强化,低密度区不强化显示更为清晰,破坏受压残存肾实质明显强化,呈新月形;静脉期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无瘤栓形成。故从肿块内血供程度、与右肾的关系等信息来说,还是D项为最佳答案,并有助于该病灶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三、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 神经母细胞瘤

B 肾细胞癌

C 肾母细胞瘤

D 肾恶性横纹肌样瘤

E 肾透明细胞肉瘤









C

解析:


手术所见:术中见右腹膜后有一肿块,肿瘤有完整包膜,肿瘤下极有少许肾实质。沿包膜表面从前、外、上、下、后、内钝性游离肿瘤,见肿瘤内下侧与输尿管相连,并可见大的动脉、静脉从内侧(肾蒂处)进入肿瘤。肿瘤完整切除,肿瘤约15*12*10cm。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肾周脂肪组织及后腹膜选取切除送病检。


病理所见:肿瘤组织中可见原始肾小管及肾胚芽成分。多灶有坏死灶。瘤细胞侵犯肾脏实质及肾包膜。灶性区域可见包膜欠完整。送检单独袋装“肾周脂肪”、“后腹膜”、“输尿管”等部位未见肿瘤细胞侵犯。    免疫组化结果:Vim(2+)、CK(2+)、Ki-67(10%+)、P53(+)、S100(-)、Syn(-)、DES(-)、CgA(-)。(如图1-11~12)


病理诊断:(右肾)肾母细胞瘤(组织分化良好型-FH)



诊断分析思路


右肾区见一大小约为12.6cm×9.2cm×15.7cm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影,有假包膜,边界清晰。肿块密度不均匀,实体部分CT值约38HU,其内可见大小不一片状低密度区及少许斑片状高密度影,CT值分别约为24HU、75HU;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包膜及实体部分可见轻度强化,CT值约48HU,低密度区不强化显示更为清晰,后下方破坏受压残存肾实质明显强化,呈新月形,残存肾盂肾盏受压分离,提示肿块来源于右肾,瘤体较大,有假包膜,边缘清晰,肿块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囊变及少许出血或斑片状钙化。


读片思路


(1)发现病变与认证

本病例CT平扫发现右肾区肿块影较为容易,但有时难以明确肿瘤与肝脏、肾脏的关系;CT增强扫描十分必要,一是易于显示肿瘤与肝脏、肾脏的关系,二是有助于判定病灶的血液供应情况。本病例的基本征象为类圆形、有假包膜、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大小不一片状低密度灶及斑片状高密度影)和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


(2)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的含义,一是确定病灶位于什么部位,二是明确病灶可能来源于什么组织结构。对于本病例来说,肿块位于右侧腹膜后,右肾破坏,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而非推移改变。因此本病例的定位诊断比较明确。


(3)定性诊断

本病例特点为3岁左右儿童,偶然发现腹部肿块,无其他不适及实验室检查(如AFP、尿香草扁桃酸)异常。结合本病例的基本征象:肿块呈类圆形、有假包膜、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坏死、出血、囊变或少许片状钙化灶)和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该病例术前基本能正确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本病例的特点3岁左右儿童,偶然发现腹部肿块,无其他不适。CT平扫显示右肾区见一大小约为12.6cm×9.2cm×15.7cm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影,有假包膜,边界清晰。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大小不一片状低密度区及少许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包膜及实体部分可见轻度强化;低密度区不强化显示更为清晰,后下方破坏受压残存肾实质明显强化,呈新月形,残存肾盂肾盏受压分离。依据CT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患儿年龄应首先考虑右侧肾母细胞瘤的可能。


鉴别诊断


(1)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常跨中线浸润生长,85%可见钙化,较早有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且90%~95%的患儿尿香草扁桃酸和高香草酸升高,有助于鉴别诊断。



(2)肾细胞癌

儿童6岁前罕见。瘤体往往欠规则,无明显包膜显示,瘤体内及其转移性病灶中出现钙化常可提示本病。



(3)肾恶性横纹肌样瘤

多在婴儿期发病,80%在2岁以内,也可见于新生儿及大龄儿童,男孩多见。肿瘤较大,常位于肾中心并侵犯肾门。肿瘤呈分叶状,常伴出血、坏死和新月形包膜下积血,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 实验室检查可有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及高钙血症。



(4)肾透明细胞肉瘤

好发于3~5岁,瘤体较大,钙化多见,呈散在斑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可有中度强化,具有特征性的是早期易发生骨转移,表现为溶骨破坏或成骨性改变。



专家点评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瘤、肾胚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腹部恶性肿瘤,由肾脏原始胚胎组织发生而来,组织学上由胚芽、间叶、上皮三种成分构成。80%的患者于1~5岁之间发病,峰值年龄为3~4岁,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异性。肾母细胞瘤可发生于肾脏的任何部位,但大多开始发生于肾包膜下的肾皮质内,呈膨胀性生长,大多数为单侧发病,3.3%~7%为双侧。肿瘤可突破假包膜、侵入肾内淋巴管和血管,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可形成瘤栓,在肾门区、腹主动脉旁、腹膜后、腔静脉旁可见转移的肿大淋巴结。


肾母细胞瘤的瘤体常较大,呈圆形混杂密度包块,有假包膜,边界清晰,肾实质及收集系统常受压变形、分离。肿瘤易发生坏死、出血、囊变,5%~9%可见弧线状或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瘤体呈不均匀强化,破坏受压的残肾可明显强化,呈新月形、半环形,具有一定特征。


本例病例定位比较明确,与来源于肾上腺区的神经母细胞瘤鉴别较容易;肾母细胞瘤有时难以从影像学上与肾细胞癌、肾透明细胞肉瘤相鉴别,则需结合患儿的发病年龄及实验室检查等考虑,如肾细胞癌很少发生于6岁前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早期易发生骨转移等有助于鉴别,有时必须借助组织学检查才能作出明确确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