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增定:我怎么教学生读《理想国》

 有梦徽州 2017-10-18

文章来源:

通识传播

实效主义俱乐部微信群由柯华庆老师创立,讨论大变革时代的事实、价值、制度和意识形态等问题,有兴趣有意向的朋友可私信小编进群,加入讨论。

作者简介

吴增定,1971年生,副教授,哲学博士(北京大学,1999) 。研究领域:近代政治思想,德国哲学。


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

从《理想国》的教学实践谈起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大学也开设了相关的通选课或通识教育课程,少数大学甚至为此建立了专门的学院和研究院。


在学界、思想界和公共媒体领域,通识教育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引发了不少相关的讨论。作为一个通识教育的实践者,我想结合自己近十年来关于《理想国》的具体教学经验,谈一点我对通识教育的粗浅看法。

1

为什么要讲读经典


我本人博士毕业之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迄今已近十四年。在这期间,我开设了二十多门本科生的经典原著阅读课程,其中近一半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选课,所讲授的经典原著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


在这些原著阅读课程中,我讲得最多的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最近十年,我在北大至少讲授过六次,也就是六个学期,加上过去两年在北航高研院讲过的两次,总共有八次。



当时,我和渠敬东、李猛、强世功和赵晓力等几位朋友刚做老师不久,就已经感觉到包括北大在内的国内大学教育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而最大的弊端无疑是商业化和过度的专业化。


商业化的潮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滥觞于大学校园,至今已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商业化大潮的席卷之下,一切知识和思想都用实用性和功利性来衡量,结果就是那些与实用无关或关系不太大的传统学问,比如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大多数学生的求知兴趣被引向经济学、商学、法学和新闻学等实用学科。


图为北京大学1950年中文系课表


说专业化是大学教育的另一弊端,当然不是否定专业化本身的重要性。事实上,专业化是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分学术研究和非学术性的业余爱好的根本标志,但是,过度的专业化却使得学生越来越陷入狭窄的专业知识训练,丧失了理解现象和分析问题的整体视野。


在大学里,首先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之间森严壁垒,几乎老死不相往来。在人文科学内部,文史哲等学科也是各自独立,互不关心。就我所学的哲学来说,也是如此。


首先,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有如楚河汉界阻隔。其次,在西方哲学内部,分析哲学与现象学无法沟通。最极端的情况是,就连研究同一个哲学家的学者们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图为50年代北京大学西语系借书登记簿


在今天的中国大学,商业化和过度专业化这两种倾向往往是连在一起,并且相互加强。在商业化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潮流影响下,大学教育沦为一种养鸡场式的职业技术培训,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必然遭到忽视。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学术研究完全衰落了。恰恰相反,至少在表面上看,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甚至取得了相当大的繁荣。


但由于过度的专业化,这种研究越来越变成一种专业领域内部的纯粹知识积累,不能转化为活生生的思想资源。这就导致知识和思想的严重脱节。譬如说,一个研究柏拉图的学者很可能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本身并没有兴趣,一个研究康德的学者也不关心康德真正的问题,一个莎士比亚的研究者对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毫无感觉。所谓学术研究只不过是一种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学术生产,跟商品生产没有本质区别。


从刚刚做老师到现在,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我逐渐认识到,阅读经典应该是克服上述弊端的理想途径之一。至于理由,我想不外乎有三点。


首先,经典会告诉我们,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和思想都具有实际和直接的功用,相反恰恰是那些关于宇宙人生的非功利知识和思想才是人类最高和永恒的追求。


其次,经典本身就是现代各种专业知识的源头,因此天然地具有一种超出具体专业之外的整体视野。阅读经典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学科壁垒和专业界限,而且能够将专业知识本身融会贯通,变成活生生的思想资源,并且使我们有能力思考宇宙人生和家国天下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无论如何,一个人只有学会理性的独立思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因此,经典阅读或许不是通识教育的全部,但无疑是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


2

为什么选择《理想国》



图为柏拉图的《理想国》


首先,与大多数哲学经典相比,《理想国》的最大优势就是它的表达形式。因为它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对话,而不是抽象的逻辑论证和哲学思辨。这一点使得它比其他的抽象哲学经典更容易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一般说来,通选课的授课对象都是非哲学系专业的学生,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基础。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讲《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或《小逻辑》等纯粹和抽象的哲学经典,那么效果肯定不会很好。


相比之下,《理想国》就避免了这个弊端。它的主题虽然是一个典型的哲学问题,也就是“正义”,但它并不是像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等哲学经典那样从几个哲学原理进行演绎和论证,而是从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日常谈话开始的,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出正义是什么以及正义和幸福的关系等深刻的哲学问题。


比如说在《理想国》的一开始,苏格拉底就问Cephalus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Cephalus回答说他晚年过得很幸福;苏格拉底接着问,Cephalus晚年生活的幸福是不是因为有钱;后者说,他的幸福主要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自己性情平和,有德性。


这一段简单的日常对话就引出了《理想国》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德性或正义,以及正义与幸福的关系。在后面的具体论述中,《理想国》也是通过描述城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来阐述正义问题的缘起和实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对话既直观又亲切,很容易被吸引。


其次,《理想国》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几乎涉及到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所有方面,比如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道德、教育等。不仅如此,它甚至讨论了数学和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相关主题。


不夸张地说,《理想国》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几乎浓缩了所有学科的兴趣点和问题意识,无论什么学科和专业的学生都能通过这个文本找到本学科的历史源头。


因此,《理想国》一方面可以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思想平台,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每一个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参照系,以澄清和反思本学科和本专业所预设的基本前提。在过度专业化的今天,阅读《理想国》无疑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获得了一个超出专业之外的整体思想视野。


第三,《理想国》所讨论的是那些我们生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比如正义的本质,正义与幸福的关系,城邦的起源与本质,个人、家庭与城邦的关系,灵魂是否不朽,德性的教育……如此等等。


这些不仅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人类的永恒和终极问题。通过阅读《理想国》,学生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摆脱那些狭隘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维,真正地学会思考那些永恒和伟大的问题。


3

讲授经典文本的基本原则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对《理想国》等经典文本产生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建立它同自己当下生活的直接相关性。


比如说,在讨论《理想国》的基本问题也就是“正义”时,我就举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导他们思考正义的本质以及正义与幸福的关系。我会建议让他们去比较一下人类与动物世界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一只老虎可以“心安理得”地吃掉一只羊或者抢夺另一只老虎口中的猎物,而在人类社会一个人却不可能心安理得地抢夺另一个人的东西?


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到,因为人类世界需要讲道理,需要有善恶、是非或对错的标准。只要是标准,那么它就不能是主观、任意和武断的,不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一种客观之理。学生很快就明白,这就是正义的问题。


此外,我还让他们去思考与正义相关的另一些重要问题:假如在一个社会中正义的人积德行善却过得穷困潦倒,而为不正义的人非作歹却过得春风得意,那么是否还有人愿意选择做一个正义的人?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马上就觉得《理想国》所讨论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抽象和遥远的哲学问题,而是同他们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因为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面临类似的问题,比如要不要不择手段争取奖学金和保研、工作的机会?考试要不要抄袭?甚至,过马路要不要闯红灯?


只要学生意识到《理想国》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很容易对它产生兴趣。而一旦有了兴趣,他们也就比较愿意认真地对待《理想国》中的具体讨论,同时也能够慢慢地反思和澄清自己的先入之见。即使对《理想国》中那些极端有争议的内容,比如废除私人婚姻和家庭以及财产公有制等,学生虽然不太能够接受,但也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当作荒谬之论弃之不顾,而是愿意去进一步思考苏格拉底的理由究竟何在。


我在讲解这部分的内容时,也举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去启发他们。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一些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这么痛恨裙带关系等腐败行为?设想一下,倘若一个人的高考成绩很差,但因为他的父亲是高官,最后居然进了北大。你们肯定对这样的现象感到愤怒。那么,你们为什么感到愤怒呢?因为你们觉得这完全违背了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其实,这恰恰是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提出要废除私人家庭的根本原因。他的考虑是,只要有小家庭存在,那么每个人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个人和家庭的私利,而不是城邦的公共利益。所以他认为,为了实现绝对的公正,必须废除家庭。或者说,只有废除了家庭,或者说整个城邦是一个家庭,我们才能公正无私地选拔城邦的统治精英。


我跟学生讲这些,当然不是让他们相信《理想国》就是绝对真理。我只是想告诉他们,《理想国》中废除私人家庭和财产公有并不是胡说八道,也不是疯言疯语,而是包含了对人性和人类政治生活的复杂性的深刻思考。这才是我们阅读经典的真正意义。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还补充了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的相关看法。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批评了柏拉图的思想。他为什么批评柏拉图?因为在他看来,废除家庭,或者说把整个城邦变成一个大家庭,既没有可能性,也没有必要性。


首先,只要是你的孩子,一般来说长相跟你都比较相似,十有八九都差不多。即使把父母跟孩子完全隔开,大部分父母和子女还是能够凭长相相认的。


其次,这涉及到中国儒家讲的一个老问题:一个人如果他连父母都不爱,那么他怎么可能爱其他的人呢?亚里士多德也有类似的看法。他的意思是,只有在一个小家庭之中,才有真正的亲情之爱;假如整个城邦都是一个家庭,那么亲情之爱就会大大地稀释,甚至稀释到最后几乎没有了。


图为拉斐尔《雅典学园》局部,左为柏拉图,右为亚里士多德


我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例子,是想要告诉学生,不能简单地把《理想国》当成答案和教条,而是应该当成思考的出发点。为此,我又简单地提到奥古斯丁的相关看法。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大多数基督教神学家认为,无论个人是对父母或家庭的爱,还是对城邦的爱,都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两种爱都是“尘世之爱”;假如把它们看成是最高的爱,那么结果一定是罪恶和堕落。


所以,奥古斯丁说,只有对上帝的爱,也就是所谓的“圣爱”,Agape,才是最高的爱。奥古斯丁的批评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但他是不是就一定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更有道理,甚至是最终的答案或终极真理?当然不是。因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或许会反驳说,基督教所谓的“圣爱”不过是一种没有血肉的抽象之爱,而真实的爱一定是有具体内容和实际对象的,一定是有边界的。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理想国》的兴趣,我还把《理想国》放到希腊历史和文明的整体语境之中,力求引导学生进入古希腊人的生活世界。


比如说,在讲到苏格拉底对荷马的批评时,我会简单地介绍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基本内容,然后指出为什么《荷马史诗》中最伟大的英雄阿基里斯在《理想国》中被贬得那么低。因为在苏格拉底看来,阿基里斯的血性(spiritedness)完全是为了争夺个人的荣誉,而不是为了希腊人的公共利益,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勇敢。


图为盲诗人荷马在唱诗



在讲到《理想国》第一卷中关于“正义”的三种定义时,我会简单地介绍一下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尤其是其中的“科西拉革命”那一章。因为修昔底德在那个地方非常清楚地揭示了传统正义观瓦解的原因:由于丧失了对神的虔敬和信仰,人们不再相信行善会获得好报,而作恶会受到惩罚。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从Cephalus、Polemachus到Thrasymachus的三种正义观是如何内在地蜕变的。


此外,在讲到家庭和城邦的冲突时,我还向学生介绍了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特斯三部曲》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让学生了解家庭与城邦的冲突是希腊悲剧的永恒主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觉得《理想国》是一个非历史性的抽象文本,而是活生生地再现了希腊人的思想和生活世界。


事实上,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很多学生不仅喜欢上了《理想国》和柏拉图的其他对话,而且对包括希腊神话、悲剧和历史在内的整个希腊文明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

作业与考试


2011年秋季学期,我应邀为北航高等研究院2011级实验班讲授《西方古典精读》,所讲解的经典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实验班总共有30位同学,由泮伟江老师担任课程助教。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我都会布置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题目,让学生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复述《理想国》中所讲授过的内容。作业的要求是,学生忠实地概述文本的要点和论证,不要引申和发挥。


一开始,大多数学生的作业都达不到要求,而且带有中学生作文的痕迹。不少学生的作业言不及义,文辞不通,甚至错别字连篇。但几次作业之后,情况大为改观,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复述《理想国》的内容,少数学生甚至显示出良好的写作能力和比较敏锐的哲学思考能力。经过差不多十次作业的训练,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作业来复述文本内容是巩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很值得推广。


图为柏拉图纪念邮票


考试作为一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无疑是检查这门课的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但是,通选课或通识教育课的考试形式却不太容易设计。


我会出四、五道题目,让学生任选一题回答。但我要求学生在最后一次课上,也就是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当场写一篇小论文,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提前把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把论文完成之后再交给我。


闭卷考试的最大优点是,学生绝无可能抄袭其他参考书和论文,而是老老实实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学生的水平高下、对《理想国》的理解程度,都一目了然。因此,这种考试形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考试和分数的公平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答卷中说的都是自己的话,表达的都是自己的独立思考。


事实证明,这种考试形式对检验通选课或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仅最大程度地将那些打算混学分的学生排除在课堂之外,而且促使大多数选课的学生都认真地上课和阅读经典。


5

对通识教育的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关于通识教育的流行偏见或误解,似乎通识教育就是一种泛泛的素质教育,什么学科的知识都学一点,而且学的都是皮毛之见和常识。实际上,这恰恰是很多人对通识教育的看法,无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是如此。


我个人认为,通识教育并不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专业研究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更高的教育。事实上,我们只有将自己的专业研究提升到相当高的水平,才有可能胜任通识教育。


试想,如果不把柏拉图、霍布斯和卢梭等思想家的经典研究得非常深入和透彻,并且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怎么可能让那些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学生来理解这些经典呢?所以说,通识教育并不是专业教育的对立面,而是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或者说是专业教育的提升、汇通和融合。


其次,就经典阅读来说,如何引发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和思考兴趣是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是,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一方面需要建立经典文本同学生当下生活的直接相关性,另一方面需要反过来把学生带入到经典文本所在的历史语境和生活世界。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不能把通识教育和经典阅读变成一种简单的道德灌输。


事实上,通识教育的意义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某种现成的教条,而是首先让他们学会理性的独立思考。因为假如没有理性的独立思考,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选择,他们所接受的任何教条都是不牢靠的。无论如何,通识教育和经典阅读不应该使学生的心智变得更封闭,而是应该使他们的心智变得更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