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习俗】

 紫色梧桐318 2017-10-18

【端午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
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农历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图片

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图片
 

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图片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端午节中午要喝端午酒,端午酒指的是用菖蒲、艾叶泡制的酒,或者雄黄酒,人们认为饮这样的酒可以辟邪、驱虫。
 
图片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
康也有好处。

图片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
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图片
 
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用红纸绑成一束,
然后,插或悬在门上。驱除不祥、招百福。
 
图片

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
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
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
,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

图片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
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图片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图片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

图片

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
或者是悬挂钟馗画,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图片

端午节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
五色丝线弦
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图片

最后介绍赛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
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
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