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苦课”的模式为何总陷入“受罪囧境”?

 云中公子 2017-10-19
  湖北千名学生上“吃苦课”的事情被社会广泛关注。按照媒体的报道,华师一附中让高二年级1200多名学生,体验5天的艰苦生活。据悉,该校这个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始于1990年,已经坚持28年。从“吃苦课”的内容上来看,包括住仓库、洗冷水澡、寒风中徒步等。

    类似这样上山下乡的“吃苦课”,其实并非是“华师一附中”的首创,很多学校都有类似的“拓展训练”。从校方的出发点而言,确实是希望“条件好的一代”能更早的了解社会,进而学会关心他人、提高自理能力。只是,这样的“吃苦课”对“条件好的一代”而言,再怎么模拟,也还是难以真正让他们“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毕竟,对于一些极端的生活环境而言,慢慢的已经不再会是常识的范畴。

    二十年前,住仓库,洗冷水澡,出门徒步绝大多数人都可能体验过,甚至有一些人的生活常态就是如此。那种状况下,让自己的孩子去体验一下同样的生活条件,大抵可以算作是“吃苦课”,因为大人们的常态就如此。然而,那个时代确实是过去了,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的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这种时候,如果依旧采取“那种方式”(住仓库、洗冷水澡、寒风中徒步)进行生活的体验,艰苦的感知,大抵就有点“故意受罪”的意思。

    虽然,不能确信“条件好的一代”里,所有的孩子都享有同样好的生活条件。但从整个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条件里,也能判断出绝大多数孩子的生活里,不会出现“住仓库、洗冷水澡”这些较为艰苦的极端境遇。就算有,也可能是个别偏远山区的情况。对于大城市里的孩子而言,这些基本上就“不存在”。

    从这个层面上去看,让一些孩子体验生活所触及不到的境遇,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绝大多数孩子潜意识里都能明白,这就是一场模拟性的极端生活,因为它不会再现在实际的生活中,这种时候,就算模拟的“再极端”,也难以让孩子们形成一种“苦难意识”和“居安思危”。

    所以,把过去认为是“吃苦”的事情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维艰参照”,实际上并不是很恰当。二十年前的人们,平日里就很苦,所以让孩子体验这种较为极端的生活,才更有现实意义。现在的人们,就连体验这种极端的生活,还需要专业机构去“创造条件”,而非自然而言就存在的条件。

    于此,就算体验再不好,条件再恶劣,三五天之后,孩子们照样“住高楼,洗热水澡,车接车送”去上学,那些体验过的生活几乎很难扎根于心,让其明白真正的苦难是什么?那些短暂的“吃苦”(住仓库、洗冷水澡、寒风中徒步),也仅仅算是短暂的“受罪”,因为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体验的标签,孩子们自然知道那不是现实。

    实际上,如若说“吃苦”,每一代人都不容易。二十年前的人们更多的是皮肉之苦,物质匮乏之苦。但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穷,人们没有买房的压力之苦,人们没有太多物质攀比的焦虑之苦,孩子没有补课之苦,更没有孤寂之苦,那个时代的人们,起码精神上是相对放松的。

    相反的,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基础物质相对宽松,但人们却被房子胁迫,为物质焦虑,孩子上不完的补习班,小朋友们越来越缺乏玩耍的空间。这样去看不同的时代,似乎很难说谁比谁更苦或更幸福。

    说到底,每个时代的“苦难”并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幸福”也并不一样。我们很难评说哪一个时代的生活更幸福,所以才有了那句看起来矛盾却很统一的金句:“这是最好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相信,这种逻辑,再过一百年也同样适用。从这个层面上去看“吃苦课”的意义,似乎就更觉得没什么卵用。

    当然,用唯物主义的看法去解构,大抵认为整个世界是向前的。但这依旧不能改变,在看待事情或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时,条件的不可忽视性。任何事情的存在,都要讲条件。不同的时代,吃苦的意义自然不同,那么“吃苦课”就不能一成不变的继续发扬。

    我们所处的生活总在向前发展,那些仅靠“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维持格局的逻辑,终将会被历史淘汰。我们既然很清楚的知道,住仓库、洗冷水澡、寒风中徒步不是现在生活的主流,更不会是未来生活的主流,却让一群孩子去“集体受罪”,这种事情的出发点首先就不太合理,即便他们所希望的结果是美好的,但我们的时代确实不同往日,老一套确实有点不适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