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课 | 《论语·雍也》22

 deckie 2017-10-19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⑴,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⑵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解

杨伯峻《论语译注》:

【译文】樊迟问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义’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又问怎么样才叫做有仁德。孔子道:“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收获果实,可以说是仁德了。”

【注释】⑴远之——远作及物动词,去声,yuàn。疏远,不去接近的意思。譬如祈祷、淫祀,在孔子看来都不是“远之”。⑵先难——颜渊篇第十二又有一段答樊迟的话,其中有两句道:“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和这里“先难后获可谓仁矣”是一个意思,所以我把“难”字译为“付出一定的力量”。孔子对樊迟两次说这样的话,是不是樊迟有坐享其成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朱熹《论语集注》:

知、远,皆去声。民,亦人也。获,谓得也。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吕氏曰:“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解读

刘旻娇:

孔子因材施教,针对樊迟问题的回答必须结合樊迟之人品性格。在这一问题上,朱子和王夫之似有些许争议。朱子以为孔子之所答是就樊迟之失而告之,王夫之以为孔子的回答并非仅述樊迟知之不恰,相反,正是因樊迟努力精进,“是下力做功夫的”,所以切以致知、求仁之方告之。朱子的诠释偏重于轻重缓急,王夫之的诠释较偏重于知仁关系。总体来说,我以为朱熹王夫之的诠释都有合理之处,船山的诠释更为全面。

先说观点:就问知而言,孔子的回答更贴切樊迟之失,就问仁而言,则更有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贴切于修养功夫之全要。以下是分析。

樊迟肯用功,船山对于樊迟总体的评价十分准确。在《论语》中,樊迟不耻下学,有疑必问,多次向孔子询问仁与知,甚至遇到疑难之处不惜向子夏等较为聪明的学生请教。正因为求学心切,所求之学过于多而难得要点。最为著名的是樊迟问稼,被孔子批评为求“小人”之学。君子之知不必求全,孟子荀子都提出过类似看法。孟子在与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许行之徒辩论时就提出,君子圣王的急务是忧民之忧,君王的“仁”就是“为天下得人”以解决民生教育之问题,而不必也无暇亲自耕种。荀子也说君子“言必当理,事必当务”,“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所以,当樊迟问知之时,孔子申“务民之义,”的意义在纠正樊迟之失。(敬鬼神而远之,我理解为孔子认为君子之学要贴近实务,而不要求玄虚之学)简要说来,樊迟用功过杂而失却重点急务,是以孔子以“务民之义”教育樊迟用功当用在刀刃处,不要什么都想学,杂而无精。

从另一方面说,知“急务”也是“知”或“智”的首要核心内涵。如孟子所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智者首要就是要知仁义之要务而持守之。作为君子的社会职责之“知”,这时的“仁”也就是“知人”,能识得贤才,为“天下人得人”,(“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滕文公》)选拔有德行能力的专业人才来解决民务,这才是君子之“急”,也就是君子之学的“要务”。只有将眼光聚焦于君子之学的要务,方能学有所成,而不必遍知事务,疲于奔命而无所成。

“知务”或言“知类”是“智”的一种能力体现,然而仅仅告诉樊迟“知之务”是什么,仅仅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孔子是何以知道知之务?这就联系到孔子关于“仁”的回答了。在这方面,我以为王夫之的诠释更为贴切恰当。船山所言“知有尽而仁无尽,事有数而心无量”,又说“先难后获是彻底之功”。怎么理解?“智”事实上是一种总是能够切中事情重要方面,并能权衡轻重缓急的能力,这种能力以修身为前提的。“仁”在这里不能当作狭义的德性名目,而应该作为总体的修身理想而言。要想获得君子之“智”,先要修身成仁,修身则“知”自获。“获”在这里可以做两种理解,但事实上都是相联系的含义。一理解为获得上述的“智”的能力,二理解为获得事功上的成就。就孔子回答樊迟的“知”的内容而言,两者指向相同的方向。想要获得贤者的智慧以在具体的事功上有所成就,有限的“知”或“方”是较为容易“学习”而来的。然而这并非“学”的真正含义。君子之学必须能够对付各种不同的情境,是灵活应变的。这种能力是通过修身而成。相较于事功之“知”,修身成仁为难。

如果比较樊迟两处问仁孔子的回答,就可以得出王夫之所论知仁关系很有道理。在《论语·子路》,孔子的回答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里的“仁”就更为偏重具体如何做的“知仁”的层面。但是在“先难后获”的功夫中,“仁”更偏重于片刻不离“仁”的修身层面而言。知识获得,就可以停留在此,不必再用力。而保持“仁心”则不能满足于一日之功,初始如此便得日日生养,无所穷尽,是以“事有数而心无量”。这里的先难后获正是从这个层面的“知”、“仁”关系中区分开来,是以心不违仁难,而求事之知与功易。只有致力于成仁的修养本身,并日日不违,在一件件事中有所发,有所悟,才能逐渐具备完善的德性,就“师”与“礼法”所不能遍及之处,也自能自行领会并有所获了。

这里的“获”虽然更偏重于政治事功,但事实上,所获可以在各种普通的情境下由“仁”所发。人们是可以通过守仁,从各种小的事务做起,来获得完备的处事能力的。比如孟子曾比较曾子和曾皙事亲的差异,曾子能够领会事亲的重要方面,也就是“养志”而非“养口体”,为什么曾子能够有更好的关于事亲之“知”,并能获得更好的事亲之“功”,恰是因为曾子“守身”。换句话说,恰因为曾子守仁而不离,所以自然可以明了“养志”是事亲更为“急务”的重要方面。所以,事实上,这个道理和修身、齐家方能平天下之事有类似之处,“仁”者之进境之方是“知”之更深之处,与“务民之义”又在不同层面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