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永久希氏束联合左心室同步化治疗”新术式一例——永久希氏束联合左心室同步化治疗,房颤合并心...

 zhaoeliteD 2017-10-20
卫展扬

东莞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成员...

 

        传统研究认为: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 可改善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 引起的左室激动异常。但目前CRT治疗的无反应率高达30%~40%的无反应率。CRT力求左右心室同步起搏,最大限度缩短患者QRS波时限以提高患者心功能,但不少CRT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左室电极阈值增高或起搏障碍的问题,导致CRT无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重新植入电极往往面临着操作困难、靶血管不理想的问题;而拔除左室电极,更是极大地增加了手术风险及医疗费用。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开展永久希氏束联合左心室同步化治疗的术式,作为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起搏治疗新尝试。我科起搏电生理团队技术成熟,在常规开展普通单/双腔起搏器、ICD、CRT(D)植入手术的基础上,于2017年8月17日 成功完成了一例永久希氏束和左心室同步化治疗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再一次拓展了我科起搏电生理团队在起搏电生理领域的领新技术,该新技术疗法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的更好的临床获益获益。现将该手术为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病例简介如下:

  患者周XX,男,81岁,反复活动后气促2年,进行性加重3月,诊断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长程持续性房颤 心功能IV级;慢性心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 维持透析。由于患者反复气促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水潴留,近一年进行了维持透析,从一周2次到一周3次,心衰控制效果欠理想,因此有积极意向进行心衰器械辅助治疗。术前心电图完全性左束支传到阻滞(QRS150ms)。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增大,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左心功能减低;右房增大;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反流(中度),EF37%。

患者术前心电图(LBBB、QRS时限150ms)

手术经过:

图一:侧静脉显影良好,但远端血管细小

图二:鞘中鞘入心大静脉分支选择性造影:远端通过交通支使心中静脉显影


  术中常规侧后静脉和后上静脉侧支均未见理想远端靶血管,遂经心中静脉植入4296(5.6F外径,双极),电极顺利到达远端下后静脉,并可以牢固固定,测试起搏参数理想。然后植入右室电极,采用美敦力3830电极,目标是植入HIS部位,实现HIS起搏。过程:采用独特的C315鞘管,直接定位HIS解剖位置,置入3830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参数测试理想。5V起搏时显示窄QRS波变宽,2V起搏时QRS波变窄。植入电极最后影像如下(图三和图四)。电极与起搏器连接方式:右室3830电极希氏束起搏电极连接CRTP右室接口(IS-1接口),4296左室电极链接CRTP左室起搏接口,因患者为永久性AF,为避免心房长期感知房颤,增加电量损耗,故未植入心房电极(心房接口空置),起搏模式调整为VVIR起搏。起搏器选择的是美敦力具有自动优化调节AV/VV间期--Adaptive CRT功能,型号为C5RT01的CRTP(Viva CRTP),同时心室电极开启具有自动心室感知后同步化起搏的功能(VSR:心室感知后反应)。


图三 术后X光     AP位

图四 LAO位

术后程控及参数调整:

图五:术后起搏模式VVIR低限 100次/分 左右室同步发放脉冲的心电图QRS 126ms

图六:术后起搏模式 VVIR低限100次/分 单HIS起搏心电图QRS128ms

图七:术后起搏模式VVIR低限 100次/分 左室提前右室20ms发放脉冲 QRS136ms

图八:术后起搏模式VVIR低限 100次/分 左室提前右室40ms发放脉冲 QRS148ms


  比较各参数后,选择双室同步起搏模式(LV同步RV发放电刺激)。

手术总结与思考:

  HIS起搏可完全或部分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对于房颤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患者,可作为备选方案;而希氏束联合左室电极的再同步治疗方式,可以为起搏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开启心室电极自动心室感知后同步化起搏的功能(VSR:心室感知后反应)能更好达到同步化效果,可避免房室结消融的补充。此术式的长期效果,有待更长时间的观察和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