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腔积液的超声定量诊断

 昵称46981363 2017-10-20

   

常诊疗工作中,临床医生经常遇到患者体腔积液的情况,需要超声协助探查积液位置,性质及积液量。身体各部位体腔形态不一,超声测量方法有异,定量诊断方法不同,现将部分体腔积液测量方法及定量方法总结如下,仅供临床医生参考,以便能更好的解读超声报告单。

 

胸腔积液

(一)正常胸膜腔有微量积液,每侧不超过50ml,胸膜腔内液体超过100ml,即会增加胸膜腔压力,而影响肺的正常呼吸运动。

(二)测量方法:

选用频率3.0-5.0MHz的电子凸阵或线阵探头,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肋缘下斜切面,肋间斜切面或纵切面扫查,观察肋隔角,肺与胸壁之间有无液性暗区。

液性区有无回声取决于液体的的性质,可以是无回声,弱回声或者为浮动的细点状或粗点状回声。

(三)定量方法:

1少量积液:积液量小于500ml。仰卧位液体宽度小于2.0cm,或者坐位液平面局限于肋膈角,即不超过膈肌顶。

2中量积液:积液量在500-1000ml。仰卧位液体宽度在2.0-4.0cm,或者坐位液平面超过膈肌顶,未超过第六肋间隙,即肺门高度。

3大量积液:积液量大于1000ml。仰卧位液体宽度大于4.0cm,或者坐位液平面超过第六肋间隙。

 

心包积液

在舒张末期测量:正常心包腔有微量液体,约25-50ml

(一)正常心包腔有微量液体,约25ml-50ml。心包腔内液体超过70ml,即会增加心包腔的压力,而影响心脏正常的舒缩运动,导致心功能异常。

(二)测量方法:

选用频率2.0-5.0MHz的心脏专用探头,患者取仰卧位、右前斜位或左侧卧位;心衰患者不能采取上述体位,可选择半卧位或坐位。

(三)定量

1.微量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液体量30-50ml。左室长轴切面,M型和二维超声显示在左室后壁心包腔内出现液性暗区,宽度在5mm以下,收缩期出现,舒张期消失。

2.少量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液体量50-200ml。左室后壁心包腔内暗区宽度在10mm以内,右室前壁心包内多无液性暗区出现。

3.中量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液体量200-500ml。左室后壁心包腔内暗区宽度在10-20mm,右室前壁心包内亦出现液性暗区,宽度5-10mm,左房后壁也可出现液性暗区。

4.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积液量超过500ml。任何体位下前心包腔、后心包腔、侧心包腔、心尖心包腔均显示液性无回声区,舒张期最大宽度>20mm

 

腹腔积液

1少量积液:积液量小于500ml。仰卧位腹膜腔液体范围仅局限于1-2个区域,液体最大宽度一般小于2.0cm

2中量积液:积液量在500-1000ml。仰卧位腹膜腔液体范围在2-5个区域,液体最大宽度一般小于5.0cm

3大量积液:积液量大于1000ml。仰卧位腹膜腔液体范围超过5个区域,扩展到腹膜腔的其他区域,液体最大宽度一般大于5.0cm

 

生理性积液

正常育龄女性在排卵期排卵后卵泡破裂,有少量的卵泡液或血液流入子宫直肠陷凹,患者排卵时盆腔腹膜的反应性渗出液留积于盆腔,一般积液量10-20ml,仰卧位图像子宫直肠凹陷的液体宽度(深度)≤1.0cm

 

鞘膜积液

正常鞘膜腔有微量液体,每侧不超过5.0ml。超声显像成人有40%以上可于附睾头及睾丸上极部位周围见狭小的月牙形液性无回声。儿童尤其是新生儿更为多见。如果鞘膜腔液体超过正常时,即为鞘膜积液。根据积液的位置和形态,鞘膜积液分为4种类型: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精索睾丸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

 

测量方法

仰卧位,在阴囊和腹股沟区沿睾丸和精索做纵横扫查,显示鞘膜腔液体的最大切面,测量液体无回声的最大宽度和深度。

 

睾丸鞘膜积液

1少量积液:积液局限于睾丸两端的鞘膜腔,未扩展到睾丸鞘膜腔其他区域,液体的最大宽度小于2.0cm

2中量积液:积液除了积聚于睾丸两端的鞘膜腔,还扩展到睾丸两侧的鞘膜腔,但睾丸前方的鞘膜腔无液体可见,液体最大宽度一般不超过4.0cm

3大量积液:整个睾丸鞘膜腔都聚积有液体,使睾丸浸泡于液体之中,液体最大宽度一般大于4.0cm

 

精索鞘膜积液:积液局限于精索鞘状突内,两端闭合不与腹腔及睾丸鞘膜腔相通,形成条索状、葫芦状或囊状无回声。


盆腔积液

 

1.生理性盆腔积液经测量如发现子宫直肠陷凹积液的深度<24mm,常见原因有腹膜正常情况下分泌少量浆液、月经期、排卵期形成的少量积液。由于积液无特异性,各原因不同,积液范围差别程度不同,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也不同,声像图特征亦有不同,积液较局限且量少,为生理性积液;而积液较多,子宫直肠陷凹积液的深度≥24mm,可以考虑为病理性盆腔积液。

2.由于临床妇科急腹症患者常由于病因及病史不明确,其症状、体征也不典型,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增加了诊断难度。笔者于实践中发现多数妇科急腹症,包括宫外孕或黄体破裂、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在首次检查本病时,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深度24mm的病理性盆腔渗出积液临界值,一般正是发病疼痛的高峰到医院首诊检查界限指标,我们以盆腔积液深度24mm为临界值来判断是病理性盆腔积液还是生理性盆腔积液。
     
3.病理性盆腔积液经测量如发现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深度≥24mm,应提起警惕,一般常见于宫外孕及黄体破裂出血,这时注意观察肠管是否在液体中浮动,因宫外孕及黄体破裂出血时的液体浮力大于盆腔炎性渗出积液的浮力,而盆腔炎性及卵巢囊肿蒂扭转渗出时肠管很少在其内浮动,且起到了一定的鉴别作用,同时观察附件区有非均质性团块,并经腹部超声检查及动态观察判断出需要的临床诊断结果,注意询问患者月经周期、血、尿HCG检测,必要时需配合后穹窿穿刺抽液,从而为临床进一步手术提供可靠、有意义的结果及治疗方案。
    
 4.盆腔积液既是一个生理现象,又是一个病理指标,在临床中应该全面分析,综合判断。阴道超声对液体有较高的灵敏性、可准确检测盆腔积液的范围及深度,方法简便,具有早期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以动态、反复多次来判断积液的性质、病变程度以及对疾病的疗效评定,对于范围较大的盆腔积液,经阴道检查图像不清晰者,切记结合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两者结合使用,相互弥补不足,才是最为正确的方法,阴道超声能显示积液的部位及量化指标,对临床穿刺有指导作用,还能显示积液及病理切面得特征,对保守还是手术能动态观察疗效,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羊水量

 

1.羊水指数:是将子宫分成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四个象限,四个象限的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之和为羊水指数(AFI),AFI≥25cm诊断为羊水过多,其中,AFI在25-35cm为轻度羊水过多,36-45cm为中度羊水过多,>45cm为重度羊水过多;AFI≤5cm诊断为羊水过少,≤8cm为羊水偏少。

2.羊水深度B超检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2cm表示羊水过少,≥8cm表示羊水过多。它为医学专业名词,是判断羊水多少的一个重要指标。羊水过多时,孕妇容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发生率增加;羊水过少时,围产儿病死率明显增加。B超检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羊水深度3-7cm为正常羊水量。

3.羊水测量:羊水量的测量,是评估怀孕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医院大多是通过超音波来了解羊水量的状况,采取'羊水指数法'来确定羊水量是否正常。方法是:将子宫分为四个象限,分别量每个象限中羊水的最大深度,再相加求其总和。总和值在9~24厘米的范围之内属于正常状态,≤8为羊水偏少,≤5为羊水过少,≥25cm则为羊水过多。

1cm相等于100-120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