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58期【剑泉专栏】陈剑泉:“表态式”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

 默默的收割者 2017-10-21


“表态式”议论文的写作思维训练

四川省双流中学 陈剑泉

一、什么是“表态式”议论文

2017全国卷Ⅲ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中,“颜值”“创客”“主要看气质”榜上有名。如果能“颜值爆表”“有创新理念、能自主创业”并且“气质上佳”三者兼而有之,那当然是人间极品,但芸芸众生往往不可兼得。

如果三者之中必须要舍弃其中两个的话,你会怎样取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般来说,这类作文试题,给出的材料,预留给学生几个方面的思考,这几个方面往往又是矛盾着的,学生写作时对几个方面必然要进行取舍,要求学生表态,不能兼而有之。

以上这类作文的写作,都需要作者在给出材料的基础上做出明确的选择,确定立场,表明态度,然后进行论证。我们把这类作文称为“表态式议论文”。

二、“表态式”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过程

先看一则小故事: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甲)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乙)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同学们,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表明你的态度,并阐述你的看法。

我们来思考两小儿逻辑思路:

这里涉及三个问题:

第一,立论的依据是否符合事实。例如,“日初出大,日中时小”是否符合事实,“日初出凉,日中时烫”是否符合事实。

第二,所持的标准是否正确。例如,“远小近大”“远凉近烫”是否大家都认可。

第三,立论依据与所持标准的关联性是否紧密。例如,甲方中的“大”“小”将依据和标准紧密联系;乙方中的“凉”“烫”将依据和标准紧密联系。

因此,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①都必须对自己提出的依据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大家公认的事实不必论证),更深刻者还要指出对方依据的虚假性;②对自己所持的“标准”(观念或者价值观)进行论证,更深刻者还要揭露对方标准的局限性、危害性;③对自己的依据和标准的关联性进行论证,更深刻者还要指出对方依据与标准的冲突性、矛盾性。以此来强有力的维护自己的观点。

依据的真实性。那就要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揭示出来,不能道听途说,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来源要具有可靠性。

标准的权威性。标准不能是个人标准,而应是公共标准,比如民族标准、国家标准等。或者是大家公认的权威人士、权威机构确定的标准。要杜绝“我以为”“我觉得”等说法。

依据和标准的关联性。要将依据和标准的各要素加以分解,然后一一比对,找出其可以相互关联的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的要素来进一步获得结论。

(一)表态式议论文的写作思维环节

表态——依据——标准——关联

1.表态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2.依据要真实,不能道听途说

3.标准要权威,不能个人标准

4.关联要紧密,不能毫不着调

(二)如何证明依据的真实性

1.展示依据细节

2.指出依据可信的来源渠道

(三)如何证明标准的权威性

1.用历史经验来证明(古)

2.用身边事实来证明(今)

3.用国外事实来证明(外)

4.用名人名言来证明

(四)如何证明依据和标准的关联性

1.立论,则寻找依据与标准的一致性

2.驳论,则寻找依据与标准的冲突性


三、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90后”女孩钟嗣源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她发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很少,愿意传承的人更少,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她立志要做一个传承者,毕业后她决定到玉皇观做一名道士,全身心投入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当中去。她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广泛争议。

对此你有何看待?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指导:

1.根据材料内容填表

2.自己的事实依据的真实性证明,看能否揭示对方依据的虚假性。

3.自己所持标准的正确性证明(从古今中外的事实及名人名言方面来证明),看能否指出对方标准的局限性与危害性。

4.关联性证明,事实与标准之间的共同性、一致性证明,看能否指出对方的事实与标准之间的矛盾性、冲突性。

5.根据观点拟标题

6.列提纲

7.写作

表格的参考内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