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願隨身 2017-10-21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伍)》中的《揕舆》,[1]是一篇战国时期的堪舆术文献,只是目前学界对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术还不十分了解,本文粗浅讨论一下“揕舆”与“大罗图”的相关问题。

一、揕舆

《揕舆》第三简背书“揕舆第一”,“揕舆”即传世典籍中的堪舆,盖北大简某种书是几种方术书的合编,“揕舆”是第一篇,故曰“揕舆第一”。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是几种方术书的合编,“堪舆”也只是其中的一种。[2]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北大简《揕舆》简3背)

今人对“堪舆”有很多误解,认为堪舆术是风水地理之学,而古代堪舆术则是一种从星占术分化出来的式术,与古之“斗建之术”密切相关。

整理者注“厌”云:

“‘厌’,厌日,又称‘月厌’、‘阴建’。《淮南子·天文》云:‘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徙〉一辰,雄左行,雌右行。’又云:‘太阴所居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此太阴即指北斗雌神。”134页)

北斗本身为雄神,又称“小岁”,左行(逆时针);北斗雌神,又名“咸池”或“太岁”,右行(顺时针)。《淮南子·天文训》里说:

“斗杓为小岁,正月建寅,月从左行十二辰。咸池为太岁,二月建卯,月从右行四仲,终而复始。太岁迎者辱,背者强,左者衰,右者昌,小岁东南则生,西北则杀,不可迎也,而可背也,不可左也,而可右也,其此之谓也。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

《尉缭子·武议》云:

“今世将考孤虚,占咸池,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

其中“咸池”当代指堪舆术,就是北斗雌神。“咸池”本来是星名,堪舆术里的“咸池”与之不同,然北斗雌神何以又名“咸池”则义不能明。《楚辞·七谏》:“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此“咸池”亦当即堪舆中之咸池,盖堪舆可以预知天命以预测人事之吉凶祸福。据此而言,堪舆术最为重视的是北斗雌神太阴,而不是雄神的斗柄。

古代岁星纪年称岁星为岁,为雄,虚拟与之相背而行者为太岁、太阴,为雌,《天文训》云:“太阴在寅,岁名曰摄提格,其雄为岁星”,钱塘《淮南天文训补注》:“太阴为雌,明岁星为雄”是也。堪舆术称斗杓为“小岁”为雄,称虚拟之太阴(咸池)为“太岁”为雌亦略同,均以虚拟者为“大(太)”。所不同者,纪年之岁星右行(顺时针),太岁左行(逆时针);堪舆之斗杓左行,太阴(太岁)右行。

斗杓左行,所指之辰为月建,又称阳建;太阴右行,所指之辰为月厌,又称阴建。《天文训》云:

“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于天。”

又云: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此明确说明北斗左旋的方向。《协纪辨方书》卷四“月厌”下云:

“按月建者,斗柄所建也,象见于天,仰而望之而莫不见者也。月厌者,二气消息之原,运于太无而出万有者也。推建可以知厌,故《淮南》云:‘堪舆徐行,雄以意知雌也。’曰‘堪舆’者,盖此堪舆家言也;其曰‘厌’者,以其每处日躔之前,故谓之厌,‘厌’古‘压’字也。月建左行,月厌右行,六十甲子相交相错而吉凶生焉。”

此中所言“左旋”、“右旋”者,均以堪舆式图为标准。

“揕舆”传世典籍作“堪舆”、“堪馀”,《隋书·经籍志三》“五行”类中有《二仪历头堪馀》一卷、《堪馀历》二卷、《注历堪馀》一卷、《地节堪馀》二卷等等书名,“堪馀”即“堪舆”。根据整理者注北大汉简《日忌》又作“钦舆”。

“揕”字《说文》不收,《玉篇·手部》知鸩切,《集韵·平声四·二十一侵》知林切,《集韵·上声六·四十七寑》陟甚切,这些注音古音里都是端纽侵部,与“堪”声纽不近。可注意者,《集韵·上声六·四十七寑》云:“戡、揕:刺也。或从手。”以“揕”为“戡”的或体字,《说文》:“戡,刺也。从戈甚声。竹甚切。又口含切。”段注:“經史多叚此爲堪勝字。竹甚、口含二切。按竹甚,古音也。”王筠《句读》:“字或作‘揕’。《史记·刺客传》:‘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索隐》:‘揕谓以剑刺其胸也。’”可知“揕”就是“戡”的或体字,《说文》不收“揕”字盖以“戡”为正字。由此可知,“揕”古亦有口含切读音,故与“堪”、“钦”通假,均溪纽侵部字也。“舆”、“馀”音同,故通假。

“堪舆”古书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是解释为“天地之道”,如《汉书·艺文志》颜师古于《堪舆金匮》十四卷下注:“許慎云:‘堪,天道;輿,地道也。’”《汉书·扬雄传上》“属堪舆以壁垒兮”注引张晏曰:“堪舆,天地总名也。”颜师古认为“堪舆,张说是也。”

二是解释为“神名”,《扬雄传》注引孟康曰:“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

《天文训》里说:“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故为奇辰。”可见“堪舆”实际上指的是北斗雌雄二神,二神运行时,只有雄神(北斗)可见,而雌神不可见,需要要根据雄神的运行来推知雌神的方位,二者如响之应音,闻音而知响,故曰“以音知”。

《说文》:“堪,地突也。”段注:

“地之突出者曰堪。《淮南书》曰:‘堪舆行雄以起雌’,许注曰:‘堪,天道。舆,地道也。’见《文选注》。《甘泉赋》:‘属堪舆以壁垒’,张晏曰:‘堪舆,天地緫名也。’按张说未安。‘堪’言地高处无不胜任也,所谓雄也;‘舆’言地下处无不居纳也,所谓雌也,引申之,凡勝任皆曰堪。”

按段说可能是对的,朱起凤也认为:“堪舆,天地总名。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天高地下之义也。”[3]从含义上看,“舆”疑是“窳”的假借字,《说文》:“窳,污窬也。”王筠《句读》云:

“《尔雅释文》引此而申之曰:‘污窬,污邪也。’《字林》:‘窳,污也。’其‘污’当亦是‘窊’字。如《蜀志·卻正传》:‘道有隆窳’,即借‘窳’为‘窊’也。”

《说文》又云:“窊,污邪,下也。”王筠《句读》:

“《史记·滑稽传》作‘汙邪’,裴駰《集解》曰:‘下地也。’《孟子》但作‘汙’,以双声字代之也。《后汉书·桓彬传》:‘辞隆从窊’,《长笛赋》:‘窊隆诡戾’,然则《檀弓》曰:‘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释文》:‘污,音乌,杀也’,非也。‘隆’即高,‘污’即下,‘污’与《孟子》之‘汙’同义即同音,亦即此‘窊’也。”

“舆”、“馀”、“窳”古音均是余纽鱼部字,音同可通。“堪窳”犹“隆窳”、“隆污(窊)”、“高下”、“凸凹”之意,盖以地势比拟牡牝、雄雌,“堪”、“隆”、“高”、“凸”者,丘陵之类也;“窳”、“污(窊)”、“下”、“凹”者,溪谷之类也,《孔子家语·执辔》、《淮南子·地形训》并云:“丘陵为牡,溪谷为牝”,“牡牝”亦“雄雌”也;又以比拟“阴阳”,《御览》卷1引《诗推度灾》曰:“阳本为雄,阴本为雌”,又卷57引《汉书》曰:“阴为雌,阳为雄”。“堪”是指北斗的雄神,为阳;“舆”是指北斗的雌神,为阴,堪舆术是以北斗雌雄之神的运行来选择、占卜,故术以“雄雌”为名而避之曰“堪舆”,后人以附会天、地,堪为阳为天,舆为阴为地,然非此术之本意,看看古代堪舆术占卜所依据的内容是天文,与地基本无关,故说堪舆术有“天道”则可,说有“地道”则非是。

 

二、大罗图(式图)

大罗图即堪舆术的式图。《揕舆》云:

“大罗:昔者既建岁、日、辰、星,终有其向,辰、星乃与岁、日相逆,以正阴与阳。既顺或逆,以为常。其大罗。”(137页)

整理者注:

“‘罗’,列也,布也。布列岁、日、辰、星,为‘大罗’。本篇后文之图式,即大罗图。”137页)

大罗图所示,是堪舆家所依据的根本理论基础,要准确理解堪舆术中的术语,必须对照堪舆的式图才能得其解。《揕舆》中的“大罗图”如下(140页):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与之类同者为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甲篇《堪舆》之式图:[4]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二者的形式基本相似。帛书整理者注:

“该式图十二辰为逆行,形式与江苏仪征刘集镇联营十号汉墓出土之漆式盘(图见《东南文化》二〇〇七年第六期、《仪征出土文物集萃》第五二页)基本一致,而与其他秦汉墓所出六壬式盘有显著区别,恐是堪舆家专用。”[5]

仪征出土漆式盘乃西汉早期之物,摹本如下:[6]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此漆式盘虽然格式略异,而其内容和排列顺序基本相同。

《揕舆》所说的“岁”当指太岁,也就是北斗雌神的太阴。“日”为十日,即十干;“辰”为十二辰,即十二支;“星”为二十八宿。《阴阳五行》甲篇《堪舆》里开列了二十八宿、十天干、十二地支和十二月,[7]而大罗图上实际共罗列了堪舆术所需的五项要素:

1.五行:水木火土金,土在中央,余四行按照相生的顺序右行(顺时针)排列。此项帛书式图上无。

2.十日:即甲乙丙丁等十天干,按照右行排列,其中戊、己配土居中。

3.十二辰:即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按照左行(逆时针)排列,这是斗柄运行的方向。按:古人生活中左行、左旋为逆时针,右行、右旋为顺时针,与今人无异,而言天文之“左行”、“右行”,均以“仰观天文”之角度而言,亦左行为逆时针,右行为顺时针;今人多以自天穹之上俯瞰之角度而言,则古人所言天文之“左行”为顺时针,“右行”为逆时针,故所言每龃龉不合,盖视角不同而异,俯视角度非古法也。本文所言天文左行、右行,均以仰观视角为准,以合古制——在天空中,十二辰是自东经南向西逆时针排列,所谓“左行”,与北斗运行方向正同。
   汉代栻盘上有十二支是顺时针排列的,此疑是汉代建除家所用之次序,非堪舆之式。《天文训》明言北斗左旋,从寅至丑,很显然,堪舆式盘上十二支的排列顺序是和北斗运行的方向一致,也是左旋。

4.月份:十二个月按照右行排列。

5.二十八宿:二十八环丽于天,本无所谓顺逆,仰观天文,以角亢氐房心尾箕……为序者,是自西向东右行(顺时针)排列(自天穹俯瞰则为左行,即逆时针),因二十八宿原为观察镇星(土星)运行而设定,土星于周天右行,二十八岁一周天。[8]古人以日、月、五星同道右行,顺行二十八宿,如《开元占经》卷五引《河图》曰:“日、月、五星同道,过牵牛、女、虚、危、室、璧、奎、娄、胃、昴,皆行其南之九尺”;又卷二十三引《洪范五行传》:“岁星以上元甲子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夜半甲子时,与日月五星俱起于牛前五度,顺二十八宿右行,十二岁而一周天。”岁星、镇星为五星之二,均顺二十八宿右行于天,故数二十八宿顺序亦右行。堪舆式图上为逆时针排列,此是自天穹向下俯瞰之排列顺序。在天空中的实际情况是,二十八宿顺序与十二辰相逆,二十八宿右行,十二辰左行,而堪舆家式盘均左行,盖为推术之便,非实际之排列。

另外一个是“岁”,在大罗图和式图上均没出现,应该就是北斗星图形。在出土的汉代式盘上的中间多有北斗星的图形,如汉代的牙栻和木栻(下图):[9]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北大汉简五《揕舆》之“揕舆”“大罗图”补议
   其北斗星的图形和真实的北斗星相反,盖此式盘十二辰(十二支)作顺时针排列,北斗顺行于十二辰,则不得不反作以顺应十二辰排列的方向,然其与真正的北斗运行和十二辰排列方向适相反。十干、二十八宿的排列则仍与堪舆式图同,此种排列,必是以从天穹向下俯瞰群星的视角而为之,与“仰观天文”之视角不同。此是用北斗定月建者,此類式盤是建除家所用,又與堪輿家不同。

而根据堪舆式图可知,其中当有雌雄二北斗,相向运行。小岁北斗当为正作左行(逆时针),十二辰排列的顺序自然要符合北斗运转的方向,也是左行。那么,“岁”必是反作右行(顺时针),十日也是右行,十二辰、二十八宿是左行,与岁的运行方向和日的排列顺序相反,故曰“辰、星乃与岁、日相逆”,否则就无法解释。因而这个“岁”应该是指北斗雌神太阴亦即太岁,北斗则称小岁。盖二北斗图形在式图上不好表现,故不出现。

《淮南子·天文训》云:“太阴所居为厌日”,又称“阴建”,后世称“月厌”,北斗所居不曰“厌”。而《揕舆》中只言“厌”或“岁厌”,如“问亡人者,岁厌为主人,辰为亡人所葬(藏)”(简23),这个“岁厌”显然就是后世所言的“月厌”,“岁”则确是指太阴,即北斗雌神。

太阴、小岁、星、日、辰在堪舆术中称为“五神”,《淮南子·天文训》:

“太阴、小岁、星、日、辰五神皆合,其日有云气风雨,国君当之。”

“太阴”又称“天一”,《淮南子·天文训》云:

“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向;北斗所击,不可与敌,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

此与北斗并举的“青龙”、“天一”、“太阴”盖即北斗雌神。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杂占之四》有条残文云:

“囗一所居,……;少(小)岁所居,经之凶。”[10]

帛书整理者注首缺文云:“此字残,疑是‘天’或‘大(太)’。”[11]根据《天文训》的记载,则作“天一”是。

北斗雌雄二神的运行之法,《淮南子·天文训》云:

“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

钱塘《淮南天文补注》云:

“雌为阴建,雄为阳建。阳建斗柄,阴建太阴。然太阴非岁阴,乃是厌日堪舆。”

在大罗图(式图)上,二神运行的起点为北方的子水之位,其星为虚,北斗左行(逆时针),太阴右行(顺时针),到五月的午火之位二神交汇,此时阳气达到极点,盛极而衰,阴将始生,《天文训》云“阴生于午”是也,阴气主杀伐,故曰“谋刑”;到十一月又交汇于子水之位,此时阴气达到极点,盛极而衰,阳将始生,《天文训》云“阳生于子”是也,阳气主生养,故曰“谋德”。

《天文训》云:“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钱塘《补注》:“《文选·甘泉赋》注引《淮南》云:“堪舆行雄以知雌”,与此小异。许慎云:‘堪,天道也;舆,地道也。’”谓二神同时而行,观北斗之位而知太阴所在,当太阴运行到戌位正月的位置,斗杓则运行到寅的位置,即“正月建寅”;当太阴运行到酉位二月的位置,斗杓则运行到卯的位置,即“二月建卯”——月份以太阴确定,月建之辰以北斗确定,所谓“阴建”与“阳建”,以此类推。

堪舆之法所言位次顺序,均以太阴在式盘上的运行方位为标准,即均右行(顺时针)。雄神北斗只被用作月建和确定某些神煞的参照,已经在次要地位,由此而看,堪舆术重视北斗雌神尤过于北斗。

堪舆术盖是从古老的斗建之术演化而来的一种的选择、占卜术,上古时期人们据北斗旋转以定月份和日期,其中十二辰本为斗建所设,用以确定月份,每辰选用相应的星座作为标识,后被用于岁星纪年。二十八宿创制后,十二辰的位置又以此为标识,更趋精密。但岁星逆行十二辰,使用不便,故发明了岁阴纪年,虚拟与岁星运行相反的太岁顺行十二辰,与北斗的运行方向相同。十日则为记日所用。[12]堪舆术重视太阴,当又受岁星纪年的影响,其创制北斗雌神太阴盖为与岁星运行方向相符——此必在岁星纪年盛行之时所设,则堪舆术之产生很古,其具体时间不可确知,然春秋时代当已盛行,《左传》、《国语》中那些根据天文做预言的例子,大多与堪舆术有关,宋代郑樵《六经奥论》“左氏非丘明辨”条下云:

“《左氏》言分、星皆准堪舆。案韩、魏分晋之后,而堪舆十二次始于赵分曰大梁之语,今《左氏》引之,则左氏为六国人,在三家分晋之后。”

他说“《左氏》言分、星皆准堪舆”明白是对的,所以后人根据《左传》、《国语》所载一些所谓“天象”去推算年代,经过现在先进的天文学手段准确测算后,发现无一合天,因此又做出种种解释,其实那是因为它是堪舆术,而并非是真正的天文星象,以之推算年代,无异于缘木求鱼。



[1] 《揕舆释文注释》,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33-143页。下简称《揕舆》,所引正文、注文随文注明页数,不另出注。

[2]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五册(下简称《集成》第五册),中华书局2014年,93-98页。

[3] 朱起凤:《辞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58页。

[4] 《集成》第五册,93页。

[5] 《集成》第五册,94页注[]

[6] 仪征博物馆:《江苏仪征刘集联营西汉墓出土占卜漆盘》,《东南文化》2007年第6期。

[7] 《集成》第五册,93-94页。

[8] 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科学出版社1979年,85页。

[9] 选自罗福颐:《汉栻盘小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262页。

[10] 《集成》第五册,86页。

[11] 《集成》第五册,86页注[一二]

[12] 王宁:《申论十二辰为十二月》,《郭沫若学刊》2013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