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教子的故事是何时开始走红的

 江山携手 2017-10-21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三字经》里这句关于孟母的话语可谓家喻户晓。后人把她与岳飞的母亲、徐庶的母亲列为“贤良三母”,孟母更是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孟母”这一称谓,首次出现在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约编撰于西汉成帝永始元年,其中记载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孟子去妻”“孟母处齐”四则有关孟母及孟子的故事。

  中国古代的女性地位较低,没有名字,能在青史留下一笔着实不易。如今,许多人认为孟母是仉姓,这种观点有待商榷。其实,早期的文献并没有记载孟母的姓氏,《韩诗外传》《列女传》《孟子》中均不见。直到金代孙弼在《邹公坟庙之碑》中,始称孟母为“李氏”,后有人又将“李”磨为“仉”,逐渐有了仉姓的说法,这两种姓氏究竟因何而来尚缺乏证据。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孟母颂》有云:“孟子之母,教化别分。处子择义,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可见在汉代时,人们推崇孟母,主要是因为她含辛茹苦,能以“言传”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有独到的教育方式。这种观点强调母子关系、教育理念,把孟母和孟子当成普通人来看待,这与当下的观点不谋而合。

  中华优秀母亲的形象原本也有不少,从战国到唐朝中期的一千年里,孟母并不太显眼,很少被文人墨客所提及。公元748年,唐玄宗曾下诏表彰历代忠臣义士、孝妇烈女,让各郡县修建一批祠堂。其中,李妇七人,孟母只是排到了第五名,这份成绩单甚至有些“凄惨”。

  然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孟子一下子从诸子百家里脱颖而出。韩愈提出道统说,认为孟子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道统,他认定孟子是孔子真正的也是唯一的传人。从此,孟子不再只是个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而是正统的代表,孟子的“升格运动”拉开了大幕。

  两宋时期,孟子成了大红人,也许是红得太突然了,当时人们对孟子、孟母的了解并不多,这才开始寻找他们存在的蛛丝马迹。宋仁宗时,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守兖州,几经走访,终于在邹县县城东北三十里四基山之阳找到了孟子墓,在旁边建起了首座孟庙,后迁至县城东郭,又迁到了现在邹城孟庙的位置。从那时起,朝廷批准在孟庙里开辟专祠,祭祀孟子的父母,孟母终于享受到了香火的供奉。

  此后,《孟子》一书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成为应试者的必读之书。宋神宗诏封孟子为“邹国公”,这是他首次受封官爵,孟子开始被神化。孟母也沾了儿子的光,在元延祐三年(1316年)被追封为“邾国宣献夫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又追封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许多人知道孟母,都是从《三字经》那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开始的。其实,启蒙课本《三字经》是南宋时期编撰的,这时孟子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三字经》开章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番“性善论”正是孟子的核心主张,紧跟着举孟母教子的例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到了明清时期,孟子已经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母也从众多慈母、孝妇的形象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天字第一号优秀母亲的殊荣。岳飞之母、徐庶之母虽然也有贤名,但此时儿子的身份早已没法和孟子相提并论了。

  孟母教子自然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此时被抬上神坛,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大概世上唯一能和孟母一较高下的就只有孔子的母亲了,可惜的是孔母没有留下多少教子故事,再加上孔子是“野合”而生,孔母的形象不够伟岸,因此担当天下母亲榜样的重任,就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孟母肩上。

  明代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有言:“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从中可以看出,这时的孟母已经被完全神化了:儿子圣明是因为母亲圣明,孟母教育儿子就是以孔子为榜样的。

  孟母去世后,与孟子的父亲合葬于邹城北25里的马鞍山麓,后人认为孟子成名,是孟母三迁教子之功,故林地称“孟母林”。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至今仍保留着马鞍山孟母墓、凫村孟子故居(后划归曲阜)、孟庙内孟母殿、庙户营三迁祠等祭祀孟母的地方。

  良好的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和形象表达,母亲在家风培育、家道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人们对孟母的形象有了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有自己的母亲节,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母亲节。五月第二个星期天,其实是美国人的母亲节。因此,近年来有学者呼吁,以孟子诞辰日设立中华母亲节,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法定节日。未来,这位慈爱、坚强又开明、勤劳的母亲形象会有怎样新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张九龙)

(责编:小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