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古诗词不押韵?

 涂鸦吧 2017-10-21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我们上学时候经常产生的疑惑,为什么这些诗词读起来不舒服?但很多老师并没给我们答案,起码小编当时就没得到答案(小编其实比较自闭,根本没问过!!)

后来我们知道不舒服的原因是不押韵,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押韵不是古诗词必须的吗?

为什么有些古诗词不押韵?

虽说格律诗源于唐代,被称为“近体诗”,以区别于古体诗,但实际上古体诗对字音也是有要求的,押韵是必须的。但为什么会有不押韵的现象呢?其实是因为——古今读音的变化

首先,无论是发音还是声调,古音和普通话发音都有很大的差别。

为什么有些古诗词不押韵?

比如,上图,中古音的“入声”已变成现在普通话中的四声中,这只是古音汉语读音变化的一个现象。

因此,在唐代杜甫的时期:“哀”、“回”、“来”、“台”、“杯”都是押韵的。

为什么有些古诗词不押韵?

ps:格律知识大放送

1,押韵并不一定是韵母相同,实际上这涉及到语言学的知识,韵母可以由单元音和双元音组成,如“a”、“ao”等, 也可以是元音和辅音组成,如“an”、“ang”等。有些韵母相同,但却不怎么押韵,如“迟”和“依”,原因是在这个两个音节中,如果用国际标准音标来标音,其元音是完全不同的,只是在汉语拼音的书写上都用了韵母“i”,而“chi”是整体认读音节,我们都知道声母和“i”相拼都读声母的读音,而且在语言学中,汉语拼音的声母并不等于辅音,实际上声母的读音相当于一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相拼的结果,这个说起来就很复杂了,而“yi”这个音节,实际上声母“y”现在已经取消了它做声母的资格了,因为它的读音就是元音“i”。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语拼音方案对于诗词用韵的规律上是很不完善的,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在古代,甚至没有汉语拼音,所以人们就把某些字归为一个韵部,又把韵部根据声调的不同分为“平韵”和“仄韵”,这就是韵书的产生。其实用韵主要还是要靠语感(使用普通话的人用古韵的除外),因此韵书的产生最主要的目的是对于当时的官方语言很多当时的“方言”并不会说,所以也就没办法感知语感,韵书方便了全国使用统一的规则让其用官方语言读起来是押韵的。

2,近体诗押韵的规则是奇数句(第一句除外,可押可不押)不押韵的。

3,几个名词“平仄”、“粘对”、“拗救”、“孤平”、“孤仄”、“对仗”可自行百度,其实搞懂了这些词就基本就搞懂了格律。格律相对还是很简单的,如想深入研究或者想在诗词创作上,下面这些也许有帮助:

为什么有些古诗词不押韵?

友情推荐:

《诗词格律》作者:王力

《平水韵》(对研究中古汉语发音及演化还有相当大的价值)

《二十四品诗》晚唐司空图(作者存疑,但没关系,主要是内容)

《论诗三十首》元好问(很多人忽略这些以诗论诗的杰作)

各种词谱:《钦定词谱》、《白香词谱》、《中华词律》等

《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

一颗文学和音乐完美结合的心(诗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