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三个担夫随军而行,数年后年入上千万两银子

 lixj1028 2017-10-22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北方残元进行穷追猛打,成吉思汗的子孙不得不退回塞外生存,逐渐形成了漠北,漠南,漠西三大部。后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位时,采用联姻和结盟的方式进行拉拢,漠南和漠北相继归附清朝。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三个担夫随军而行,数年后年入上千万两银子

清康熙九年,漠西噶尔丹当上准噶尔部的头目之后,准噶尔部的势力达到了鼎盛阶段。噶尔丹野心勃勃,东征西侵,不断南下,想重振蒙古往日的辉煌,部下控弦之士达到10万人,对清政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为维护清朝北疆稳定,决议御驾亲征。

在清朝大军征讨途中,山西右玉县的杀虎口是清军的必经之路,在这一场战争中,三个随军担夫彻底依靠卓越的商业眼光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共同建立的一个商号,数年后年入上千万量白银。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三个担夫随军而行,数年后年入上千万两银子

王相卿,山西太古县人,幼年时家庭贫苦,后来依靠出嫁姐姐的照顾才长大成人,成年后的王相卿不愿再依靠姐姐的接济去生活,就打算外出谋生,在辗转多地后,王相卿除了没挣到钱,反而落魄的只剩下一根扁担。

最后,经人指点,王相卿前往杀虎口做佣工。1696年,康熙决定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叛大军源源不断经过杀虎口,由于清军要深入漠北的不毛之地,运粮艰难,就允许商人随军贸易。王相卿认为这是一个脱贫致富的好机会,就在清军中做伙夫,服杂役,并随机做点小生意。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三个担夫随军而行,数年后年入上千万两银子

后来,他结识了同样是担夫的张杰和史大学,三人一拍即合,志向相投,就结为异性兄弟,决定合伙做一番大事业,但做了一年,三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张、史二人就返回家乡谋求出路,王相卿留下来继续坚持。

清军取得胜利后,杀虎口成了军事重地,驻扎了大量的部队,王相卿的生意也随之越来越兴隆,此时张,史二人返回,三人一起开了个商号,称为吉盛堂,康熙末年改为大盛魁。此后又经过他们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最终把'大盛魁'办成专做蒙俄贸易、伙计达6000余人、商队骆驼近20000头、年贸易总额达上千万两银子的著名大商号,王相卿也成了垄断蒙古市场的商界巨头。以后又经过十几代人努力,'大盛魁'竞在蒙古大草原上称雄200多年。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三个担夫随军而行,数年后年入上千万两银子

大盛魁根据蒙俄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不同时期贩卖不同的产品,经营策略非常灵活,所以深得蒙古和俄国人的喜爱。另外大盛魁总号对商机的把握也很到位,比如道光,咸丰年间,大盛魁总号的经理王廷相,通过市场分析,果断采购大量白蓝绸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冷门货,反对囤积,而他却坚持进货。不久皇帝驾崩,举国吊丧,白蓝绸缎很快脱销,此后大盛魁高价出货,大赚了一笔。

大盛魁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其资本十分雄厚,声称其资产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道路。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三个担夫随军而行,数年后年入上千万两银子

后人为了纪念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三人的创业精神,在'大盛魁'的祠堂和财神座前,供奉了四样传家宝:一条扁担、两个货箱,一块石头、一碗稀饭。扁担是创始人以肩挑贸易起家;货箱是创始人用过的装财物的大木箱;石头是创业时作为秤砣用来称银子的衡器;稀饭据说是三人创业最艰苦时,没钱吃饭,在过除夕时,三人决定奢侈一次,就煮了一碗小米粥来打发年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