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程强:王阳明的生命之仁能守之【良知评论】

 精有 2017-10-22

    王守仁的启蒙老师是陆恒。据《余姚县志·陆恒传》记载,陆恒字有常,号拙庵,是余姚当时有名的儒学学者,有《易学指南》等著作传世。爷爷王伦干了一辈子私塾先生,完全有资格当孙子的先生,为什么还要把孙子送到陆恒那里就学呢?这就是我们古人的高明之处。《孟子·离娄上》说,前人们习惯于“易子而教”。为什么要易子而教呢?爷爷、爸爸对自家孩子要么太溺爱,要么太苛责,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王守仁后来成名后,不忘师恩,在回余姚探家时,给陆恒家题写了四字匾“理学旧居”。

古代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还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样说法的实质是对老师的尊重。尊师才能重道,所谓的师严道尊。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得很清楚,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一门技术都有很深的学问在里面,有着历代的传承,有着一代代老师一生、两生、三生、多生的感悟在里面,有着一代代老师的心血在里面,不尊重老师的话,老师愿不愿意教是一回事,老师教了信不信是一回事。老师点拨一下,可能让学生少走十年的弯路。如今提倡工匠精神,要做大匠人,自己摸索技术和老师指点同样重要。

成化十七年(1481),王华进士及第,在北京安顿下来后,第二年就接父亲到北京享福。这一年,爷爷61岁,孙子11岁。前人们努力上进,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的,也有光宗耀祖的用意。后辈的成功确实离不开长辈的栽培和支持。

从余姚到北京主要的路线是大运河,运河连接着余姚、绍兴、杭州和北京。在镇江,大运河和长江交汇,运河的水位高于长江,船只上下要过水闸,过水闸要通过绞车协助。宫廷的物资供应主要来自南方,宫廷、北京各衙门的口粮和北部边境的军粮主要来自南方,这都需要通过大运河来运输。大运河等于南北的大动脉,在与长江和黄河等河的交汇处却习惯性地形成了梗塞。闸门前等待通行的船只曾经上千艘。于是,王伦、王守仁等人只好在镇江等候过江。

绍兴文教事业发达,余姚是绍兴八个属县之一,绍兴的知识分子在外当塾师、做书吏、甚至干账房先生的不在少数。王伦和王华父子在镇江这个大码头,不会缺少熟人。另外,新科状元家的老爷子一路乘驿船、住驿站,当地政府接待人员可能会接待一下。这就有了一场饭局。饭局被安排在金山寺。文人坐在一起喝酒,免不了要行文雅的酒令。酒性引发雅兴,免不了要摇头晃脑地吟诵几句诗赋。像名传千古的《兰亭序》,就是一群文人酒后诗兴大发后结集成册,王羲之为这册诗集所作的序。

王伦乘着酒兴要赋诗,以金山寺为题,却大脑断电被卡了壳。11岁的小守仁挺身而出,为爷爷救了急,他随口吟诵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这首诗有气派有境界,气派表现在“金山一点大如拳”,意境表现在“打破维扬水底天”,境界表现在“醉倚妙高台上月”。“维扬”指长江。

状元他爹做不出来诗,状元11岁的儿子出口成章,客人们对此很惊异,要再考一考,这次以“蔽月山房”为题。小守仁随口而出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首诗见识比第一首诗更高了,我们慢慢体会吧。

我们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神童,有些记载的神童事迹比小守仁年龄还要小得多,像《明史》上记载的比王华略早和同时代的就有大学士李贤、大学士杨廷和和大学士程敏政等。有的神童年龄小得还需要大人抱在腿上,但是却能即兴吟诗和随口对对。

王守仁是如何看待神童的呢?1511年,他40岁时在给小舅子诸用明的信中告诫道:“我个人很不赞同年轻人这么早地去博取功名。一旦不幸少年得志,怎么会不耽误他们一辈子呢!凡是这些聪明伶俐的年轻人,必须磨挫他们的浮心傲气,让他们含蓄才智,充分地涵养德能。”

宋代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从神童变成了废童。

比王守仁晚一些的张居正有江陵神童的称号,5岁入学,12岁就成了府学生员,13岁参加省里的乡试,几篇文章获得了湖广省按察司佥事陈束的欣赏。巡抚湖广省的顾璘认为,少年才子难免心浮气傲,一旦少年得志,容易轻狂,所以才子少年需要磨砺,需要沉淀,需要积累,才能成为大才,才能成为柱国栋梁,于是建议这一届乡试不予录取。后来张居正为此感恩顾璘一辈子。

如何教育神童呢?“知及之,仁能守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