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两课】《亚健康调理师》(四十九)——辩证方法

 秦岭之尖 2017-10-23

------- 每周一、五为大家倾情奉献 ------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科院《亚健康调理》



第十一章   辨证论治纲要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在针灸疗法中具有特殊的运用形式,即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证治为纲领。针灸治病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所见的各种不同证候按脏腑疾患、经络证候和相应组织器官病证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辨证论治。

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都离不开脏腑、经络。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证候的表现和转化,虽然错综复杂,但究其本源,总不外乎脏腑、经络两者的功能失调。由于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和每条经脉的分布各有异同,则它们反映出来的疾病变化、证候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只要我们能掌握脏腑病证的发病规律和经络证候的表现形式,就容易明辨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从而就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进行恰当的治疗。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就是将八纲、脏腑、气血、经络的辨证方法紧密结合,融汇贯通。分析病性是属寒还是属热,是属虚还是属实,是属阴还是属阳。确定病位是在表还是在里,是在经还是在络,是在脏还是在腑。然后确定治疗大法,配穴处方,按方施术。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使脏腑、气血、阴阳趋于调和,经络恢复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这就是中医临床按八纲、脏腑、气血、经络辨证论治的全过程。


第一节、八纲证治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证治就是以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对病变的病位、病性、正邪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而进行施术调理的一种方法,是各种辨证论治的总纲。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就病位的深浅而言,不在表,就在里;就疾病的性质而言,不是热证,便是寒证;就邪正的关系而言,不是正虚,就是邪实。而以总的方面划分疾病的类别,又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因此,八纲证治就是把疾病分为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虚证和实证、阴证和阳证四对纲领,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在八纲中,其他六纲又可以用阴阳两纲加以概括,即表证、热证、实证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为阴证。

(一)阴阳证治

阴阳是指病证的类别而言,大的方面可概括整个疾病,小的方面可表示一个证候,为八纲证治的总纲。

一般而论,凡不及的、衰退的、低下的、抑制的,以及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的范畴;而太过的、旺盛的、亢进的、兴奋的,以及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的范畴。在临床上,阴证习惯上指虚寒证,阳证习惯上指实热证。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阴证治宜温中、散寒、补虚,针灸并用,重用灸法,针则深而久留,用补法。阳证治宜解表、清热、泻实,用泻法,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如果阴证转为阳证,表明病情有好转的趋势,阳证转为阴证,提示病情有加重的倾向。

(二)表里证治

表里指病变部位的内外、深浅和病情传变、转化的趋势而言。说明辨别疾病的表里。

疾病在经络、皮肉者属表,六淫之邪侵犯体表,症状反映在外的称为表证,多为外感病初期;一般发病较急,病位较浅,病势较轻,病程较短。疾病在脏腑、筋骨者属里,病邪侵入体内,波及脏腑,症状表现在内的称为里证;一般发病较慢,病位较深,病势较重,病程较长。外感、内伤均可产生里证。在外感,或为表邪入里,或为外邪直中于里;在内伤,或为情志、饮食、劳倦所伤,或为外感病虽愈,而气血已伤所致。

表证治宜通经活络、疏散表邪,常取大椎、合谷、曲池、外关、列缺、风池、风门、肺俞等穴。根据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的不同,决定选择适宜的疗法。如表证实证选拔罐、刮痧等,虚证可选艾灸等。

里证治宜通调脏腑、行气活血,常取中脘、天枢、大横、支沟、丰隆、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下巨虚等穴。根据里寒、里热、里虚、里实的不同,决定补泻方法。里实、里热证,以清热泻火、通调腑气;里虚者,补法,重用灸法;里寒证以温中散寒。

(三)寒热证治

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寒证是阴气过盛或阳气不足,无力抵御阴邪而导致的病证。病位有在表者,也有在里者;病情有属虚者,也有属实者。外感、内伤均可致病,在外感为感受寒邪(寒邪或侵袭于表,或入侵于里),在内伤为阳虚阴寒内盛。热证是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而导致的病证,有表热(见于外感)、里热(外感、内伤俱见)、虚热、实热之分。一般多指实证。

根据“治寒以热”的原则,寒证治宜温通经络、助阳散寒,补泻兼施。对于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肌肤疼痛或麻木者,艾灸最为适宜,也可以用拔火罐。对于寒邪在里、凝滞脏腑者,因阳虚寒甚,需温经散寒,内透脏腑。如脾胃虚寒者,取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重用灸法,以温中补虚、助阳散寒。

本着“热则疾之”的治疗原则,例如,热邪在表的风热感冒,常取阳经腧穴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清热解表,可用刮痧法。热邪在里(阴有阳疾),症见“四大”(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以及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常取合谷、曲池、支沟、丰隆、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清泻里热、通调腑,多选用刮痧法和拔罐法。

(四)虚实证治    

虚实指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可见,“虚”为正气不足,泛指机体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的不足以及阴阳偏衰的一系列病证。“实”为邪气有余,或正气不衰而与病邪抗争的表现以及阴阳偏盛的一系列病证。

对于虚证,应本着“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阳气虚者,,用补法,重灸、用耳疗。以益气养血、鼓舞正气、强壮脏腑和经络的功能,常用腧穴有气海、关元、神阙、百会、大椎、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太溪、膏盲以及特定穴中的原穴、背俞穴等。阴虚火旺者,一般多用耳疗、和轻刮法,平补平泻。    

对于实证,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应本着“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以泻实祛邪、镇惊宁神、消肿止痛。常用重刮、走罐等。

热烈祝贺君竹丽人品牌2015年11月19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杨倩老师上市时接受央视采访】

君竹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盖闻业分百类,以医者为仁,人有百流,而德才共钦,舍此孰可论君子乎?

予之谓君子也,仁义之行,山河动容,信德之言,气贯九重;修心如镜,日月齐晖,来自巴国多险岳,汉水贯长虹,中有一杰,人中凤也,乃本君,王氏君竹,十二学医,四十载求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竹于胸;《千金方》《伤寒病论》如数家珍;著《现代经络美容》,挥毫《和谐中国》,《科技复兴》《中国学者》箸学;拜师于红墙,施人于众生,办学于蓉城,举世瞠目;养性如竹,丽人天下,义无愧于名,其仁德久荡与心胸,故以君竹丽人名市者,岂仅上口而已也哉!

方今医界,春秋鼎盛,群雄奋跃;紧鼓密云,名逞雄略。君竹既出,伊易晚悦,赫赫正途,昂昂伟业,展奇材之未晚,凭英胄之一绝,择其善,从其能,得翼翼之股肱;左青龙,右白虎,催堂堂之鼓乐,夫堂者,阵也;灸者,兵也;水火者,谋也;管理者,将军也,突突兮指法行云,芸芸乎久疾皆除。

招招术妙,款款情殷,欢呼之声自巴山而雷动,倾慕之客从华夏而星奔,听慷慨之言,观叱咤之行,信乎大道源于天地,君子出自白丁,时君竹之旌,内则可率士气,外则可壮丹田,上则可泣日月,下则可御鬼神,又岂是一针灸之诚耳,座君竹府,颂君子文;喝君竹酒,践君竹行人生之,此也大快,复何他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