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坐随想(6)—可以读懂一点《参同契》

 大夫山炼气士 2017-10-23

      《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所著。这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一方面,派生出了哲学和科学的相关学理,致使西方人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时,把这本书看成是化学,地球物理和天文等学问的重要源头。另一方面,它更使我国的古人直称为“千古丹经鼻祖”,是修炼养生,内丹人非读不可的典籍。

       这本书成于汉代,差不多是四字为一句,用词严谨,对仗工整,由于惜字如金,故有一种“一字括千言”之感,加上“类比”“易经”比比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修炼功力和真实修养的解说,是根本进不了这座深奥难测的殿堂大门的。 对于学习养生修炼的著名典籍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当你了解了,知道了里面的真意,不仅会补偿你付出的辛苦,还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获得感。尤其当“苦思不得其解”时,猛然与先哲心神相交而得到了顿悟时,更从内心深处佩服先哲们的智慧,博奥和自己的灵性大发。

       我在学习典籍时,有两条尊循的路子。一是要弄清楚“这句话”,“这件事”的周围语言环境。二是要尽量用自己养生修炼的实践经历加以解释。下面,我以“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为例,与大家交流共享。 为了便于述说,现把“炼己立基章第六”附下: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在这里,这句话的语言环境有4条:

1、 “第六章”是十分重要的章节: 许多著名的修炼名词如“养气”,“百日筑基”“黄中通理”等都出自本章。

2、 本章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以“内以养己”开头,说明“炼己”功夫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和以“闭塞其兑”为开始的,落实这些基本原则的一些方法。下部分前两句话“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是对按照上面提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修炼后,能够达到的修炼效果的总结。这里要多说一点的是: 后人把“黄中通理”现象已经视为因修炼 而内外通达,无病,长寿的代名词。

3、 “初正则终修,干立未可持”这两句则是说,要想按照上面所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修炼,就必须在开始时选择“正确”。只有“初正”才能取得后来修炼的的成功。这种开始时“初正”的选择,还象你选择了“树的主干”,那依靠“主干”的枝和叶就必然会成长的很茂盛。

       在这里魏老夫子并没有讲“初正”的“正”究竟是什么? 这和他“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的指导思想贯穿“参同契”篇中文尾有关。既然如此相信后人,我也想说一下他讲的“正”:“初正”是专指修炼初期,决定选择某一种正确功法的用语。而“参同契”中的“初正”则是要求后代修炼者,要选择正确的功法,才能使身体机能能够得到修复,补益,达到精足,气满,神旺,进而达到内外畅通,无病,黄中通理的修炼效果。 而要达到上述修炼效果,只有靠激活体内三宝(元精,元气,元神),并使它们不断地团聚和融,才能有效地激活我们体内固有的“功能库”。

       这个“功能库”中包含“疗伤治病功能态”,“超前预测功能态”和其它“特异功能态”。 在诸多修炼功法中,只有道家的“精气神学说”,才是唯一能有效激活人体内这个“功能库”的功法。因此,魏伯阳的“初正”就是想告诉后代者们: 在修炼的初期要选择最正确的功法: 这就是中国道家养生气功“精气神学说”的功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