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为什么提倡“小国寡民”?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17-10-23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长期的大一统环境之下,我们中国人一向都有比较强烈的大国情怀,排名世界第一的人口和世界第四的国土面积,也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骄傲。但老子为什么推崇的却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群体环境呢?

老子为什么提倡“小国寡民”?

原因一: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里怎样定义“大国”和“小国”,第六十一章:“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处下,则能取小国,小国处下,则能取于大国。“取”是兼并的意思,把小国纳入大国之内。不论是历史上的“招安”也好,投奔也好,对于这些主动“入事”的小型集团,基本上会给予比较宽厚的政策。建制得以保留,甚至能得到自由度比较高的“自治”。

所以这样而成的大国,事实上是自治型小国的联合体,类似于当时的分封制,但又不等同于分封制,因为小国是有自己愿景的。

老子比较认可“自治”。“我无为而民自化”,自化即自治,人民自然会知道如何实现自我管理。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不同,风俗习惯、居住饮食,甚至语言文化都有不同,所以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自上而下去管理,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自下而上的制定治理方针,这也是“以百姓心为心”的道理。

以前,姜子牙和周公旦分别分封为齐国和鲁国。姜太公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因其俗,简其理”,保留原来的风俗,简化一应礼仪。与之相反,周公之子伯禽到鲁地后,“变其俗,革其礼”,费了很大的力气举国推行周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就使得齐国越来越强,最早称霸;而鲁国越来越弱,最终覆灭。

老子并不是不能治大国,而是指出,要像“烹小鲜”一样的治大国。大国就像一盘大菜一样,由许许多多的“小鲜”而组成。烹制小鲜的时候,每一条都要根据火候单独对待,该翻身翻身,该延时延时,而不能一锅烩,拿大勺一起翻。翻一下不行,翻两下不行,一来二去整盘菜就翻烂了。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很微妙的道理,大国分拆开来,不就是一个个小国吗?每个小国都“因其俗”而治,不就是大家都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吗?大家都安于自己的饮食和习俗,也就不会到处串联互相流通,不就是“老死不相往来”吗?

老子为什么提倡“小国寡民”?

原因二: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事而民自富”。什么叫“无事”呢?按照韩非子的说法:“战车军马不在遥远的道路上劳累拖垮,战旗不在辽阔的沼泽里乱舞,百姓不会丧命于敌寇,英雄猛士不会短命于战旗之下;豪俊杰士不会在青史上留名,不会在青铜器上记录功劳,记载大事的史册也是空的。”

这样一个简单无事的状态,不正是“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吗?天下太平,没有敌对和威胁,所以连军队和兵器都用不上了;没有征伐开拓的欲望,所以大型的器具也没有人使用了。天下平淡如水,清淡无味,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记载大事的史册都是空的,那么不就能“结绳而用之”了吗?

需要注意的是,在动物界也好,人类社会也好,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侵略性较强的动物,多有主,如狼有头狼,狮有狮王,蚁有蚁后,团结有序;而侵略性不强的动物,多无主,如蟑螂、兔子、老鼠、蚊虫之属,自由散漫。

战斗欲望特别强的人群,往往管制也会比较严重;管制比较严重的人群,往往侵略性也比较强,这是相互促成的。所以如果对外没有敌人,那么人们的战斗欲望就会慢慢削弱下来,成为散漫的自由体。

因此为了团结国民,增加对国民的控制力度,国家往往就会宣扬战争威胁。以前是制造敌对国家,现在更高级,开始把安全隐患提高到莫须有的外太空的外星人,和自己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了。

当人们不再一致对外的时候,才会安下心来对待自己,对待生活。在老子理想化的社会中,是消除了战争的,所谓“天下有道,戎马生于郊”,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在这种状态下,自然会“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人们自然会关注自我。

就像西方发达的小国家一样,外无敌且自我充实的状态下,人口也不会得到扩张,生活质量和福利待遇也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小国寡民”的好处。

老子为什么提倡“小国寡民”?

原因三: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无为、好静、少私而寡欲,即为“清静”。清静是天下的根本,所以在天下有道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和生活状态就会向“清静”归拢,正如风浪大作的海面会向平静归拢。“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所以动荡的状态都是不长久的;耗费心神力量的坚持都是不长久的;互相损伤的“双输”状态也都是不长久的。时间长了,纷乱也会归于有序;尖锐也会归于平滑;耀眼的光芒会归于柔和;高下和不平会归于尘土。这就是道的作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如果说人类社会有一个最终极的模式,谁能给予描述?老子做到了,他从天地万物的运作规律而一眼看到了人类未来的归宿:

最高级的治理模式,一定不是一人发号施令于千万人,事事亲力亲为,而是适当放权以自治,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自化”。那么上升到治国层面,最终也必然不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是区域之间因为地域风俗文化的不同而各有治理之策。区域之间各有特色,互有差别,这就形成了老子所说的“小国”。

人民富足的时候,并不会轻易离乡;远离故土而外出追求,只能说明人民还不那么富足。所以最终发展到人人富足的时候,大家就会“重死而不远徙”。

世界各地每每都有重大新闻出现,是因为世界并不太平。太平,则无事。所以如果达到至治的状态时,人民的生活就变得极其简单,事情少得用结绳都能记得清了。

大工程,大项目的运作,是因为我们对现有的状态并不满意;战争、迁徙,是因为我们想要过得更好;互相沟通,互相串联,是因为我们并不觉得满足。而如果我们对现状满意之至,那么就会达到老子所形容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这种状态,很有可能也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