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治疗食道癌的中医古方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10-23

    十膈气散(《御药院方》),组成: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粗皮)、官桂(去粗皮)、枳壳(麸炒,去瓤)、炙甘草(锉)、神曲(炒黄)、麦芽(炒黄)、诃黎勒皮(煨,去核)、白术、陈皮(去白)、干姜(炮)、京三棱(煨,锉)、蓬莪术(煨,锉)各30克,厚朴(去粗皮,用生姜汁涂,炙)、槟榔(煨,锉)、木香各15克;用法:上药为细末。每次3克,人盐少许,开水调服;功效:消症化积,益气通膈。主治:噎膈。

  丁沉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炙甘草、青皮(去瓤,锉,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蔻仁各150克,白术(锉,微炒)1200克,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煨,取皮)各300克,肉桂(去粗皮)、干姜(炮裂)各75克,麝香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入麝香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每次1丸,空腹时细嚼,用炒生姜加盐煎汤送服,温酒亦可;功效:温中降逆;主治:食管癌,脾胃寒气上逆,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嗳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

  三棱散(《博济方》),组成:荆三棱(擘破,以米醋600毫升,用文武火熬,令尽为度,勿见铁器)90克,枳壳(去瓤,麸微炒)、木香、青皮、槟榔、官桂(去皮)、甘草(炮)各30克;用法:上药为细末。每次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功效:行气消积;主治:积聚气块,心腹满闷,噎塞。

  五汁安中饮(《新增汤头歌诀》)组成:牛乳60毫升,韭汁、生姜汁、藕汁、梨汁各10毫;用法:上5汁和为一处,加水少许煮熟,频频饮服;功效:养血润燥,消瘀化痰;主治:食管癌,火盛血枯,痰郁互阻,噎塞,吞咽阻塞而痛,饮水不下,食物难进,食则吐出,夹有粘液,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胸背灼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欲饮凉水,舌质红而干,脉细而瘦。

  牛郎串(《串雅内编》)组成:白牵牛子(半生半炒,研取头末)135克,槟榔30个,莪术(米醋煮)、三棱(米醋炙)、茵陈、皂角(炙,去皮)各15克。;用法:上药为细末,米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功效:消痰涤饮,理气化瘀;主治:食管癌,胸骨后不适或疼痛,饮食梗阻,或食即吐出。

  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桃仁(炒)、红花各15克,甘草、桔梗各9克,生地12克,当归6克,玄参3克,枳壳、赤芍药各6克,柴胡3克;用法:上药水煎服;功效:行气活血;主治:呃逆,喉痹属气滞血瘀。

  泽漆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泽漆15克,槟榔、附子(炮裂,去皮、脐)各30克,木香、肉桂(去粗皮)、陈皮(汤浸,去白瓤,焙)、泽泻、川大黄(锉碎,微炒)、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各15克。;用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丸,用温开水送服,每日3—4次;功效:行气消积,化瘀消症;主治:食症癖气,脾胃虚弱,头面及四肢水肿

  通幽汤(《脾胃论》)组成:桃仁泥、红花各0.3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当归、炙甘草、升麻各3克;用法:上药水煎,去滓,分2次饭前服;功效: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主治:噎膈,气滞血瘀,气虚血弱。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