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夜半钟声到客船 2017-10-23

我们比较大小高下,必先有一个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高于它为高,低于它为下。有句话叫“五十步笑百步”,意思是只要有逃跑的行为,跑出多远其实并不重要,那么逃跑这个举动,就是一个基准。

所以修道,如果同样也有一个基准的话,失道者失去多远,其实并不重要;得道者得到多少,其实也不重要。不过老子庄子可能为了方便人们参看自己的处境,分别列出了四种失道的层次,四种得道的境界。

《道德经》有四种失道的层次:物、俗人、不善人、下士;《庄子》有四种得道的境界:真人、圣人、至人、神人。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一、真人

真人,《黄帝内经》说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已经相当于是《庄子》中神人的境界了。相比之下,我更认可《庄子》对真人的阐释: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睡觉,吃饭,呼吸,生死,出入,往来,他的形象仍然还是一个鲜活生动的人,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古时称修行人为“真人”,而不敢称“圣人”、“神人”。所以真人,在修行的路上,当是一个基准。至于为什么,且听我讲一个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小故事:

说是从前有一只与众不同、善于思考的蚂蚱,它冥思苦想了七七四十九日,终于决定做一件蚂蚱家族从来没做过的事:学习勤奋刻苦的屎壳郎。他找到了一个大粪坑之后,便带着眷属们,不停地往下挖。经历过了一代又一代,这个粪坑,已经挖得非常深了。

到了第六代蚂蚱的时候,在洞底,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这个深洞,其实是一座四面合围的山,叫作香粪山,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山顶高耸入云,从来没有蚂蚱爬上去过。蚂蚱们的宿命,就是继续往深处挖这个粪坑。

后来出现一只蚂蚱,它认为蚂蚱吃粪是不对的,吃粪是屎壳郎的事。它开始沿着粪坑,使劲往上爬。爬到胡须都白了的时候,终于从洞里出来了。蚂蚱站在洞口,放声大笑。

路过的一只蚂蚁问:你笑什么?蚂蚱边笑边说: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爬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蚂蚁说:哪有什么山?蚂蚱说:这里不是?我刚刚爬上了世界上最高的香粪山! 说着,指指脚下。

蚂蚁瞥了一眼,道:那是从你爷爷的爷爷就开始挖的一个粪坑而已,哪是什么香粪山!你现在不过是出了你爷爷挖的粪坑,正好好地站在了平地上。蚂蚱仔细看看四周,花草树木,远山溪谷,一切都很明媚,想来蚂蚁说的不假。于是收起傲色,低头默默爬开了。

与《庄子》和《黄帝内经》中所描述的上古有道之人相比,我们现在的修行,不过就像上文中描写的那只蚂蚱一样,在爬自己祖祖辈辈挖出来的那座香粪山而已。爬出洞口,真正的修行才刚刚开始;“复归于婴儿”,也不过才刚刚恢复为一个“真人”。

自己走下的弯路,再重新折返回来,有功吗?自己丢失的天真,再重新寻找回来,有功吗?自己损害的健康,再重新修养回来,有功吗?自己破坏的自然环境,再重新保护回来,有功吗?让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丢失天真,损害健康,破坏环境,走上弯路,有道吗?

上古天真,上古之人,天生而真,是谓“真人”。“真人”,真正的人,能做一个真正的人,这不过才是修道的开始而已。然而就这一道坎,不知道阻了多少人,多少年,终其一生也迈不过去。一辈子都在做一个“假人”,而不知“我”是谁,又谈何修行?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二、圣人

真人之上,便是圣人。《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三者其实就和《道德经》所讲的“希”“微”“夷”一样: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无己,无功,无名这三者同样也是很难分开讲的。

所以至人、神人、圣人其实很难比较高下。如果硬说有高下,大概也只是他们在“用”的侧重和偏向不太一样。《庄子》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杂篇·天下》),道是浑然一体而不可分割的,但衍生出术、具体到用,则是各有不同的。

比如《庄子》说老子喜欢的是“以无极无限的本源之道为精微,以有极有限的具体之物为粗鄙,以积蓄为不足,恬谈地独自与神明共处。”《庄子·杂篇·天下》

而庄子喜欢的是“空虚无形,变化无常,生死一体,与天地并存,与神明同往。茫然何往,忽然何去,包罗万物,而不知其所归。”《庄子·杂篇·天下》但以上二者,都共同归属于上古道术的内涵。所以,我们也就只能从术,从用的层面上去作个比较。

为什么把“圣人”排到第二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老子庄子都讲过“绝圣”,所以我对这个名号天然有些不感冒,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庄子所说过的一句话。庄子说,要用“道”最精华的部分来修身,残余的部分来治国,糟粕的部分来治理天下。《庄子·杂篇·让王》

那么圣人是干什么的?治国取天下的。而“道”在治理国家、治理天下这方面的功用,庄子认为只不过是渣滓。许由就曾辞让天下而不受,甚至听到相关的话都要去清洗耳朵,表示受不了。因此圣人排第二。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三、至人

“至人”,庄子所谓“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人,是庄子极推崇的一种状态。因为至人享受了作为一个人最高的美和乐(至美至乐),所以已经达到了人的极至,再往上,就不再局限于“人”的范畴了。

“至美至乐”,庄子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描述的:说有一次孔子去拜见老子的时候,老子恰好在晾刚洗过的头发。只看见老子披着长长的散发,迎风而立,微微抬头,双目似闭又似开着,脸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像一棵枯树一般。

原来老子利用晾头发的时间,完全进入了一个深邃的奇妙世界,即万物的生机活泼的本源中去了。孔子奇怪地问道:“这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老子说:“达到这种境界是最高层次的美妙和快乐,这是人的最高境界。”

这个至美至乐,超越了感观五识所及的层次。我们现有的所谓最高享受,最大快乐,都远远不能及。没有体会到它的人,是连想都想不到的。就像我们都知道“仙女”很美,但想象不出是怎样的美,除非你能亲见。至美至乐,也同样如此,体会到它的人才能知道它有多美多乐。

至于《庄子》接下来的描述“至人潜入水中不会窒息,踩在火上不会灼伤,行走于万物之上也不会害怕。”“山林焚烧,不能使他燠热;江河结冻,不能使他寒冷;迅雷劈裂高山,狂风掀动大海不能使他惊恐。”等种种神异,大概只是在“游心于万物之初”的基础上,做的一个理论延伸。

游于万物之初,与万物同源共生,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即如此,天地间又怎么还会有能让他惊恐的事,又怎么还会有能伤害到他之物呢?万物都如同他的化身一般,故而可以“乘物游心”。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四、神人

神人,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了,而更像是意识的化身。《庄子·逍遥游》描写道:“他的肌肤有如凝雪,柔美有如处女;他不吃五谷,只是吸清风、饮甘露;他乘着云气,驾御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心神凝定,就能使农作物不受灾害,造成五谷丰收。”

“神人啊!外物不能伤害他,洪水滔天不会使他溺毙,严重的旱灾熔化了金石、烧焦了土山,也不会使他燠热。他发挥一点剩余无用的力气,就可以造就尧、舜那样的功业,他哪里肯把世间的俗务当成一回事呢?”

可见,神人不但拥有圣人、至人的能力,而且更进一步,完全不食人间烟火,乘云御龙,逍遥游于四海之外了。四海之外,是超出了我们所能及的范围之外,不但包括我们的身体,也包括我们的思维。这世界,就像一口井,而唯有神人,才是真正跳出了这口井。

接下来我们说说《道德经》四种失道的层次:物、俗人、不善人、下士。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一、物

“物”,可以直解为“东西”:“有物混成”,有个东西浑然一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如果把道当成是一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恍恍惚惚的似在非在,你是看不清它的形象的。

我们常骂人“不是东西”,那么是个东西又如何呢?也就只是个东西了。人如果变成了一个东西,一个物件,别人手里的工具,也就不再具备任何独立意志,任何独立思维,任何智慧,而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了。所以《道德经》中的物,只是个活的物件,被当成工具一样驱使的人。

因此,《道德经》中出现了几次“物或恶之”,意思是就算是个活物都不会喜欢,不具备任何思辨层次,只是停留在本能上的。比如:“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让你吃多余的饭,干多余的事,是个人都不会喜欢。“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捅你一刀,是个人都不喜欢。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完全只是在凭本能,凭欲望行事而已,并不具备任何智慧。“物刑之而器成之”,把人刑伤成器,变成工具。“物或损之而益”,连自己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好是坏都看不分明。所以“物”这个层次,在失道者中当排首位。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二、俗人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里的“人之道”,指的正是世俗人之道。如老子所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所以顺应天道而行的人,才会“独异于人”,总是表现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样。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的运用,在有“智慧”的人眼里就是愚蠢;“大巧”的方法,在有“智慧”的人眼里就是笨拙。“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这些,都是俗人与道者之间的认知差别。

道者拥有一颗“沌沌兮”的“愚人之心”,“为天下”而“浑其心”,所以才会“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世俗之人都能看得很明白,唯独我好像昏昏沉沉;世俗之人都能算计得很精明,唯独我好像什么也不懂。在俗人眼中,我就是一个“顽且鄙”之人。

那么“俗人”是什么人?是顺从流俗,随波逐流的人。他们大多不懂得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从众而又不明所以,顺从而又不知所终,茫茫然,昏昏然。

《庄子》中的描述就更为深刻:三个人在一起行走,一个人迷惑,要去的地方还是可以到达的,因为迷惑的人毕竟占少数;三个人中两人迷惑,就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占多数。我们都知道,对父母说的话一味称赞,对领导说的话一味奉承,这是“谄媚”的行为。但如今社会潮流认为是对的,我们往往也会赞成;社会潮流认为是错的,我们往往也会反对,我们这样生活着,岂不正是一直在“谄媚”然而自己还不知道吗?

这就是“俗人”之道大行其道的结果。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三、不善人

“不善人”,其实更有可能是一种统称,就像不论跑了五十步还是一百步,统称逃兵一样。不过在老子的态度上,我还是能感觉到些许差别,因此就把它拿出来,单列为一个层次。

对于“不善人”,老子是抱以一种“不割”的态度的,不应该把它们放弃。它们就像大树上的叶子,就像海上延伸的小沟渠,虽非根非本,但足以用。《道德经》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掌握了道的人,可以指导和领导他人;没有掌握道的人,可以被他人指导和领导。不尊重自己的指导老师,不爱护自己的臣民和下属,不论他表现得多么聪明,其实仍然十分愚昧。说的就是这个精深微妙的道理。

因此,“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他们就算没有达到“善”的层次,又怎么能就此放弃他们呢?“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古时候的人如此重视道是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有求于道,道可以让他得到;有悖于道,道仍然不会对他们关上大门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贵的东西。

因此“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有道的人行事,对于明道的人,和不明道的人,我都同样以符合于道(“善”)的行为去对待他们。这样才能把道施行于天下,让天下人都得到“道”。

《庄子》得道有四种境界;《道德经》失道有四种层次

四、下士

“下士”,士在当时是高于平民阶层的,属于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一群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下士为何会闻道大笑?因为此道和他心目中的道不同。所以下士是有自己一套想法的,是有自己思想的,只不过他的思想不同于道而已。

《道德经》中有一些地方本身就是站在“士”的角度上来写的,比如“善为士者不武”,“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古之善为士者”等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下士,也算是与自己同列的同行,只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同行。因此,下士排最末。

这个排序,只不过是我的个人浅见,诸君且作一笑罢。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