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易博客欢迎您

 天行健w4m7st8j 2017-10-24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zch3631 2010-11-06 13:03

3.汇报交流。汇报交流可以使实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汇报交流是实验课上的最后一道程序,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各自发表自己在实验中得到的结论,以及在实验中的一些困惑。这样有争论、有探讨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知识的火花就会得以呈现。
   二、择优选用实验器材
在实验器材的选用上,要从操作的误差性、可靠性、易观察性和安全性几方面进行择优。确保探究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三、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

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进行实验。如在《风的观测》、《做个小磁铁》、《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金属热胀冷缩吗》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

四、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
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五、善用多媒体,使实验课更生动有效
  多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科学实验课也不再在“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里大讲科学了。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六、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课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喜欢的一门课。因为科学课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不是所有的同学的能力都很强的,在这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表达和总结的能力也很差。我们做老师的要让他们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给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
我觉得要上好一节小学科学课,就要组织好学生实验,要组织好学生实验,就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引出问题 宣布实验;2、交待实验要求;3、实验与观察;4、汇报展示;5、总结规律。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因此,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到实验中,才能取得实验课教学的效果。

总之,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值得大家深究。作为科学课教师,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同时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