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献,是在2013年5月,由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周伟雄,许婷,刘丹医生发表在现代诊断与治疗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家庭无创通气长期治疗COPD 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要发这篇文章呢? 我国呼吸领域专家钟南山的一次报告中指出,中国哮喘患者有3000 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数量约有1 亿。 慢阻肺的患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呼吸机治疗,那么呼吸机治疗到底有没有效?就和我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献吧。 本篇文献,选取了2009 年1 月~2012 年1 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7 例,将长期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 例),未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25 例)。 他们是如何治疗的呢? 无创通气组在治疗时,均使用S/T模式,吸气压力在8-18,呼气压在4-6,每天保证8-10小时戴机时间。 一年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及COPD 急性发作频率、年住院费用等指标,你们觉得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 先上两张一般人都看不懂的表格吧。 看不懂没关系,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CAT问卷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评分表,得分越高,代表症状越重,越不好。 FEV1:越低,代表气道阻力越大,越低越不好。 PaO2和PaCO2代表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PaO2越低越不好,PaCO2越高越不好。 通过表一,我们发现,从以上四个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这个表很容易看了,通过表2可以看出,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年住院费用均远低于对照组。 我们来算一算,急性发作平均降低3次多,住院次数降低大约2次,费用自然会降低至少一万以上。 怎么样?大家看懂了吗? 今天的内容,相对比较专业,但确实是非常的重要,让我不得不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患有慢阻肺,一定要重视起来,慢阻肺如果控制好,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