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開│真实不虚

 诗词歌赋对联 2017-10-26 发布于吉林




有幸在年青的時候拜了一位高明的老師陳子奮。據說陳子奮收徒曾講究姓氏,一度只收陳姓的學生,似有宗法思想。我拜謁他的時候正值文革浩劫時期,他生活很困厄,患高血壓病,沒有公費醫療。而我父親恰好也得這病,公費領回一大堆永遠喫不完的藥,不孝如我便偷了父親的藥時時給老先生送去。時間長了,先生大概看我還誠懇,畫也似乎可教,於是贈我一首五古,算是收我為入室的關門弟子了。詩不長,不避炫耀抄錄如下:“我年七十一,石開才十七。誠懇復多情,時來視我疾。平日喜作畫,亦間學鐵筆。息心追精微,極意求忠實。竊謂藝之工,由來重品質。只此以卜之,成功大可必。”說先生高明,高明在因人施教。同門的弟子十來人,或把手示範,或施以課題,或閒聊啟示,教學的方式因人而不同。

石开篆刻作品

 

我跟隨的八年中,他只與我閒聊,而我當時迫切需要示範,以為示範才能學到真格的。我原先刻邊款,石頭要不停地轉動,問先生可不可以,並希望他示範,他說怎樣刻都沒關係,支吾著不肯動手。後來有一回見他刻印,也是八年中唯獨的一次。我進門時印面已經完成,只見他正在刻邊款的最後二個字,我一看便明白了刀動石不動的技巧,回家一試,果然可以得心應手。這刻法我從那時一直沿用到現在,如果當初未見他刻,我的邊款肯定不是如今這個樣子,可能永遠都刻不好,當然,也有比現在好的另一種可能。


石开篆刻印面

 

啟功先生有一段文字:“作書勿學時人,尤勿看所學之人執筆揮灑。蓋心既好之,眼復觀之,於是自己一生只能作此一名家之拾遺者。何謂拾遺,以己之所得,往往是彼所不滿而欲棄之者也。”啟先生論書的是高明,移作論篆刻其理相通,我似乎也明白了陳先生當年不主動示範的用心。寫到這裡,我突然暗自慶幸:那天幸好只見刻款不見刻印,假若早去半小時可就糟了!


石开篆刻边款

 

刻印不在石上寫墨稿,塗黑了便刻,這是陳子奮反復強調的。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他好似一時也說不出很充分的理由,直說如果墨稿的字本身不好,如何期待刻出的字會好?我私下嘀咕:寫出的字既然欠佳,存於心中而刻於石上又如何更佳?所以即使他再三敦促,我都沒有付諸實踐。直至先生謝世數年之後,有一次我在杭州宣大慶家做客,主人令製印章。這是我首次在外人面前表演技藝,不免虛榮和逞能的心理大膨脹,而一時又找不到小筆打稿,於是索性一抹黑硬著頭皮撐下去,記得是刻一方朱文的“花中君子”,不意居然還順手。從此以後,十餘年來我就再沒有打過一次墨稿。至於塗黑了刻究竟有什麼好處,在此我不想浪費筆墨而贏得“好為人師”的美名,因為此中妙處也委實只有實踐者自知。


石开自题印稿

 

刻印不打墨稿與寫字不折疊紙張似乎有點相類。古人我不曉得,只知于右任、譚延闓寫條幅和對聯均不折紙,因為目擊者至今尚健在。小生也好高也好強,近年寫字也學著不折紙,但有時寫七言聯尚無法駕馭,假若有一天連這也馬到得手,便擺桌叫老妻設宴自慶一番。   

文/原载《書法報》總第456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