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知只是个直觉”进阶篇

 精有 2017-10-26 发布于江苏

马老师:“良知”就是那个本体,对本体的不断加深体认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去除私欲,廓然而大公,得见心之光明,是为“致良知”。你有你的直觉,我有我的直觉,如果良知只是个直觉,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为你有你的良知,我有我的良知;那其中的立圣之志,见道之学,克私之功,和事功上的磨炼,就会有“人人都视自己的努力为光明向善的努力”的危险了,当人人都急欲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的时候,道德就已经不存在了。

潘鹰:如何对本体进行不断加深体认呢?

马老师:就如先生所言,“如保赤子”,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对“诚意”的觉知体会的过程,“象体察婴儿的心一样”,也就是强调去伪,“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同样是强调一种“天真”的精神,没有半点矫饰,半点虚伪,是一个“见性”的过程。@潘鹰-桂林潘老师,纯粹是个人的体会,愿意接受批判。

这个“本体”,就是所谓“赤子之心”,所谓“原是寂然不动的”。

而直觉,我是从心理学角度去解读的,它是一种略去了思维过程的意识,触发这种意识产生的机制,是大量来自于主动获得以及被动接受的过往的知识,经验,信息积淀下来后,在人的大脑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下意识”判断机制,在心理学上称为“无意识”,人在所有经过思考和判断作出的反应,都称为意识行为,人在不需要经过思考和选择作出的反应,在心理学上就称为“直觉”,而它的触发机制,就是这种特殊的意识----无意识。“无意识”中所积淀的经验和信息,当然就不会全是“良知”,所以,我认为,良知不是直觉,直觉也不是良知。

潘鹰:您提到觉知,说明我们是没有分歧的。心是感觉的世界,良知是感觉中的直觉。

观点探讨,您不必谦虚

虽然都是“下意识”,但是他们“直觉”的对象不同。良知直觉的对象是自己的欲念,这个当下是不存在经验沉淀的。

马老师: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良知是良知,直觉是直觉,两码事。良知是一个客观存在,无论识与不识,都在那里;直觉是一种思维方式,不管准不准确,正不正确,都会不需要经过思考和判断直接产生;良知是天地,是日月星辰,是寂静不动,是不求发现而自在,人致良知的过程,是知天知地知日月星辰,感受其自在而无不在的过程;人是万物之精灵,人之灵动在于意之动,人之妄动亦在于意之动,人要合得天地,则需要只留得那个灵明,去掉那个妄动。如何才得去留?先生才说出一个“事功上的磨练”,跟同事产生矛盾,在自己情绪里去找到那个私,去了那个私,从心里体谅和理解对方,哪怕是理解对方的无礼,就见了良知;不想去解决那个麻烦事,在自己的恼怒里去找到那个畏难,去了那个私,正面迎接困难,就见了良知;可见,良知本是一个寂然不动的东西,而“致”,可是一个要至诚至敬,彻底拿自己开刀反省的下大力气的过程,致良知,是先生所言,要经过百死千难,才得得了的一个好漫长,好彻底的克己的过程。

直觉里有没有良知?有!但是要获得,则必得如沙中淘金,如磨铜镜之锈,要在反观直觉之下的言行后,去固我,去将迎,去意必,捕捉任何一丝一毫的情绪,找到它的根源,看到引起那一丝一毫情绪的私欲,用知天知地的诚意,彻底劝服那个私欲,让那个任性的自己与良知达成和解,这样,在已经觉知的直觉中,剩下的自然就是良知。

理不在心外.

阳明先生之所以会说朱子的“理”沦为“支离”,是针对当时人未克私而先求理的问题而说的

先生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否定朱子的理学,而是指出后世之儒多数心为私欲蔽障却声称求理,所以,先生说,心即理,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继而提出,去除私欲,廓然而大公。然而,事情往往就这样:在纠正一个偏差的过程中,往往又隐藏了导致另一个偏差的风险。人心要克私,但事理同样要明察,空谈克私,不注重明察事理,同样又是另一种虚妄。

如果把“直觉”作为一个普通概念来解读的话,我更倾向于采用心理学上的“直觉”概念去理解,即直觉是一种辨识机制,是人们略过思考和判断的过程而作出的意识反应。因此,任何人都会有直觉,并不需要一个“致”的过程;但是,良知却不是每个人天生就能实现“澄澈灵明”,必须通过正心诚意,事功上磨的这一个“致”的过程,才能实现。

心友张1:您前面说到:如果把“直觉”作为一个普通概念来解读的话,我更倾向于采用心理学上的“直觉”概念去理解,即直觉是一种辨识机制,是人们略过思考和判断的过程而作出的意识反应。因此,任何人都会有直觉…既然直觉是忽略逻辑思考过程,那直觉又从何而来。向您请教

马老师:我先简单说一下我从心理学方面来理解的关于“直觉”是怎么回事,比如,我事先未与您联系,要去您家,去之前,直觉告诉我,您会在家。结果自然是有两个,但无论我的直觉是否准确,它却实实在在产生了,而产生直觉的过程,是并没有事先的求证的,类似比方还很多,象等红绿灯,象博彩过程中的预猜号码等,它强调的是一种意识的浮现,而并不是循这种意识作出判断的结果。因此,我就怀疑,潘老师所说的“直觉”,并不是我从这个角度去解读的直觉。这也是我认为概念引用可能要先统一解释系统的原因。

心友h:“直觉”有时候不能当作普通概念来解读。虽然都有“直觉是一种辨识机制,是人们略过思考和判断的过程而作出的意识反应。”这样一层意思

潘鹰:良知之直觉,对象是自己的心念,不是对外部事物的预感

十号助教:经书不是道,直觉,只不过找了这个词指代而已,言传总有词不达意的时候,所以不可太过拘泥文字。

心友陈:人人都有直觉,可普通人的直觉掺杂了太多私欲,而圣人的直觉直接就是良知的投射。所以说世上每个人的直觉或多或少都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直觉,但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

心友张:嗯,您举得这两个例子都比较贴切,不过与其说是直觉,不如说是心理暗示。因为既然是直觉,那一定比较准的,窃以为直觉大概类似于潘老师所说的先验智慧,不知这么说是否恰当

马老师:所以,我的先入为主是将潘老师的直觉西学解读化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我的局限和问题

心友h:对“直觉”与“良知”这概念我提出一种解释方式吧。
心理学有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模型有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等冰山结构。人格层级理论认为人格分为多个层级,本我、自我、超我等。
简而言之,人内在是有“自我”,是本真的内核,指挥着人的身体和动作,通过潜意识、前意识而运行。但是一般的人都被外在的人格、意识严密包裹着,是为“超我”。超我受到后天习得的知识、伦理所感染,又含有生活经历带来的“坑洞”和“缺陷”。超我受到物欲和善变的头脑思考所左右,表现为对外部世界展示出一副“人格面具”。
自古,在人格、心灵的修炼方面目标都是要剥离“超我”对世界的错误映射,避免“超我”的坑洞和烦恼对人的影响,展露出“本我、自我”。让来自人性本源的内核得到自主的控制权。
从这个方式理解心学,我觉得是自洽的。

这种解释方式,“直觉”不是心灵感应不是预感,是剥离“超我”之后显露出的内在“自我”。“良知”是从人性内核的“自我”、“潜意识”出发的认知和判断,摒除外在的世俗观念和偏见,摒除人格的坑洞和缺陷。“致良知”就是脱下人格面具,回归内在“自我”的过程。

佛家把身外之物以及各类表象都置空,入定、入禅、成佛定义剥离“超我”之后的“自我”。
道家认为内在的本源就是道,“超我”的欲望就是背离了道。
心学的路线更是清晰,向内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把所有超我定义的世界都否定掉,内在的自我就能焕发出良知。
只有朱熹的理学,走了相反的方向。

佛家把身外之物以及各类表象都置空,入定、入禅、成佛定义剥离“超我”之后的“自我”。
道家认为内在的本源就是道,“超我”的欲望就是背离了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