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永明:针灸为西方主流医学接受,需解决四方面的问题

 xyf4345 2017-10-26 发布于浙江

一是针刺疗效是否只是安慰效果;二是为什么针刺非穴位点同样可以产生疗效;三是针灸到底有哪些临床适应症;四是寻找代表个体差异及针刺敏感性的生物指标和临床意义。

对此针灸界需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来回答,因为相关的假说一旦被科学数据所证实,就会被纳入现代针灸理论,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促进针灸的发展。

以下是4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中国“硬针灸”同西方“软针灸”治疗某些疾病临床疗效的区别。如果试验证明,硬针灸(中国传统针灸:针较长粗,重视穴位和针感,患者不需入静)和软针灸(西方现流行的针法:针较短细,针管进针,重视无痛和取穴方便,患者入静)确有差异,很可能两种针法各有其最佳适应症,或产生安慰效果不同。如结果相反,也会有临床意义。此研究结果会有益于今后针灸临床“辨证选针法”,提高针灸的疗效。

2.“泛穴现象”(人体无处不是穴)的临床和实验证明。此研究可以解释“非穴位”治疗效果的迷惑及西方大量临床试验的结果。如此研究证明泛穴现象确实存在,其结果并不否定传统中医理论穴位的特异作用。相反,能扩展中医“阿是穴”的概念和应用,同时凸显特异穴位的价值。也可以解释一些西方针灸临床试验的结果和临床医生观察到的治疗现象。这些研究还可以丰富现代针灸理论,使科学界、西医界及广大民众更加理解和接受针灸疗法。

3.“针灸愈合作用”的临床试验及机理研究。当前常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针灸治疗某种病症疗效”的方法在研究思路上存在严重缺陷,用此方法逐个证实针灸对不同病症的疗效是不现实且十分昂贵的,也不符合针灸的作用机理。

如能证明针灸的确能够加强人体的一些“愈合作用”,那么从理论上讲,通过人体愈合作用可以改善的病症都会得益于针灸治疗。如“针灸愈合作用”得到科学研究证实,我们将不需要再进行无休止的“对症针灸临床试验”,在医学生理病理的原理上承认针灸的疗效,极大地扩展针灸的临床应用。

4.针灸生物效应和疗效的个体差异研究。针刺可产生的生物效应包括经脉循行现象、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及患者的感觉等,而此效应或因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疾病、家族、基因等有较大个体差异,因而治疗效果也会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