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燥和凉燥,有区别?中医教你正确认识!

 dczyxhd 2017-10-26 发布于江西

现已到了秋季霜降时节,有近冬的寒气,气候转凉,此时秋天的燥气与寒气结合,称为凉燥;与刚入秋时不同,夏季的余热和秋燥结合,会多形成温燥。

燥邪分温燥和凉燥,生活习惯、饮食和养生方法都有应有所差别。温燥和凉燥鉴别及养生方法如下:

一、温燥。常见症状包括:身体干燥发热重、怕冷较轻,容易出现干咳少痰、甚则痰中带血,皮肤干燥、鼻干鼻塞,喉咙干痒、口干舌燥、心烦,小便短赤、舌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象浮数或细数。温燥的食疗药膳方法参考:

1. 马蹄茅根水:马蹄8个,白茅根15g,大枣2枚,生姜2片,适合喉咙干痛,咳嗽干渴明显的温燥咳嗽,发热明显加藕汁15g,桑叶10g,苦杏仁6g。

2. 桑杏汤:桑叶10g,杏仁10g,南沙参10g,梨皮9g,淡豆豉6g,栀子6g,川贝母6g,适合燥咳和口渴明显的温燥人群,怕冷多可以适当加些荆芥6,防风6g。

二、凉燥。常见症状包括:怕冷较重,发热多不明显,或头痛无汗,口干,鼻咽干燥,咳嗽痰稀,口不甚渴,舌苔薄白而干,脉象弦涩。凉燥食疗药膳法参考:

1、杏苏散:苦杏仁10g,苏叶10g,茯苓9g,前胡6g,姜半夏6g,桔梗3g,枳壳6g,橘皮6g,甘草3g,大枣2枚,适合怕冷明显,咳嗽痰稀,鼻干咽干这类凉燥感冒型人群。怕冷发热重者,可加荆芥6g,防风6g;喉咙干明显者,加麦冬9-15g。

2、姜苏水:生姜3片,苏叶10g,适用凉燥比较轻的大人或小孩;喉咙干痛明显的,可加连翘12g和薄荷3g;咳嗽较多加苦杏仁9g和前胡6g;痰白稀多,加姜半夏9g和茯苓9g。

(本文由冬日中医供稿,郑芝环医生修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