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把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解释山水俱阳的原因,并分析河流在西咸新区发展

 shuirongye 2017-10-26 发布于河南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水北山南谓之阳,水南山北谓之阴.”衡阳、江阴、华阴、汉阳、洛阳都符合这一原则.
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会是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
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南面的日照一定较北面充足,所以山南谓阳、山北谓阴;水的部分由于中国地形是西北高然后向东南渐低,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南湿北乾的情形,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新区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在新区形成“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河: 渭河
两带:五陵塬遗址、周秦汉都城遗址.
四轴: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完善大都市发展格局; 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秦汉文化主轴带.
五组团: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泾河新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