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覃小平毅然放弃狱部机关优越的办公环境,出任垫江监狱八监区监区长、党支部书记。他用监狱警察的火热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无悔青春,践行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大家都说,他是监区管理的“开路人”、改造罪犯的“修路人”、青年警察的“引路人”。 监区管理的“开路人” 覃小平担任八监区监区长时,监狱领导找他谈话,他既喜又忧。喜的是组织对他的重用和信任;忧的是八监区属一线生产大监区,押犯多、调犯多、反改造分子比例大,犯情复杂,生产任务重、难度大。面对挑战,他说:“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 担任监区领导伊始,正逢监狱警力调配,监区暂无教导员,覃小平毅然肩担双责。刚进入角色一道坎摆在了他的面前:由于产业调整,监区原有的劳动项目“关停并转”,新上的劳动项目不但服刑人员摸不清,就连监区警察都从未接触,从劳动工序人员调配到调换工种,从服刑人员考核系数调整到劳动工具的管理使用,从劳动产品质量到产品产量,该怎么管?要怎么做?问题接踵而至。深思过后,他白天请教丰富经验的老同志,晚上下班回来潜心研究监狱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开展调研,根据监区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完善《监区调换工序后相关规定》、《劳动岗位管理规定》、《产品质量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 为了监区改造秩序的安全稳定,他像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机器,常年穿梭在罪犯的劳动、学习和生活现场,针对重要时段、重点部位,重点对象,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每天,他总是提前半小时上班,一上班必先到劳动现场“走一圈”,每个周末车间里都有他的身影,经常在劳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很少坐在办公室,身体力行地带动全监区警察一心扑在工作上。 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绩效,他带领监区警察群策群力,深入罪犯改造现场,通过实践论证、比较和测试,多方面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科学地制定罪犯劳动改造工序及流转图;合理分配改造任务,根据各劳动工序间不同的劳动强度及质量要求,结合罪犯实际劳动能力,合理安排劳动岗位及分配劳动任务;积极推行竞争机制,在监区率先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对奖励方法及结果进行日公布、月评比,并将结果与罪犯奖励分、物质激励挂钩,极大的提高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同时,他注重活跃罪犯改造氛围,鼓励罪犯劳逸结合,组织罪犯开展各类文体文艺活动,互帮互助。通过近半年的努力,监区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产量稳步提高,还培养了一批劳动能手,增强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