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声音丨校本研修须念好“三子经”

 李辉的文章仓库 2017-10-27 发布于河南



龚俊波
作者系湖北省秭归县归州中学副校长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的校本研修需要定准调子、开好方子和搭好台子,多角度多层次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研修生态,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

  “调子”定下指向性
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专业发展程度,决定学校的发展高度。因此,校本研修必须首先定准基调,找准努力方向和发展重心,使其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就当前的学校实际而言,校本研修必须重点指向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教师素养问题。教师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师德是核心和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是关键,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根本,良好的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基础和保障。第二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研修就是解决问题,不能针对问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就是无本之木。学校要依托学科组,组织教师梳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共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合作攻关”的格局和浓厚的校本研修文化。

“方子”带来实效性
盲目的校本研修难以深化并有所突破。当前的学校校本研修主要有两道门槛:教师的专业基础功底不够深厚,教师平时不重视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吸收和利用。校本研修只凭感觉、经验是无法找到问题症结的,只有结合当前学校教学实际,俯下身子,找准痛点,开好药方,才能增强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首先必须明确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参与学校校本教研计划的制订、进行制度完善和跟进活动实施,做校本研修的引路人;其次要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只有建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方法的校本研修模式,才能让校本研修持之以恒,有条不紊,有序高效;再其次,校本研修方式要灵活多样,比如对普通教师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课堂观察、调查研究等方式,科学有效解决相关疑难。

    “台子”给出操作性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因此,学校为校本培训搭的台子,既要有高大上的理论讲解,又要有小而精的“现身说法”;既要有专家、名人的系统论述,又应有一线教师的“七嘴八舌”……这样的研修形式,不仅易于操作,让教师更好地参与,更能让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更好更完整的教育理念,也更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显示校本研修的创新和优效。

这些平台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学校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聘请专家、名师作讲座,帮助教师了解知识、学科前沿,提出策略建议,使教学层次上新台阶;可以根据学校自身实际,设置教师读书报告会、教师观点报告会、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会、教学案例研讨会、课堂教学展示会等等舞台,尽可能地让教师亲身体验、感受和展示,实现“看中学”“做中思”“思中学”。

念好“三子经”,务实扎实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有助于建构优秀的校本培训文化,培养优秀的教师个体和教师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