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昵称535749 2017-10-27 发布于辽宁
2017-10-27 00:05 | 豆瓣 

2017-10-27

本文作者“蓝紫青灰”,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榅桲花

沙苑是陕西大荔县南洛水与渭水间一大片沙草地,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其处宜于牧畜。西周秦汉时期洇波浩渺植被茂盛。西魏大统三年,宇文泰大败高欢于此。唐在此置牧马监。明中期后逐渐变成沙漠。在唐宋时这里水草丰美,什么都有:谁栽沙苑千株柳;沙苑春生有去鸿;不数沙苑千群羊;沙苑铺金团蹇兔,晴云飞箭落鸣雕;沙苑无云鹤自飞;秋深沙苑多蒺藜;沙苑菽尽雪霜多;沙苑烟晴苜蓿肥;红杏啼莺沙苑邃;马闲沙苑暗蒲萄;草丰沙苑早回春……

这里有千株柳树、万亩苜蓿、成片蒺藜,有红杏、葡萄、大豆,有鸿、鸥、鹤、雕,有兔子,有名马。还有大片水域,王昌龄《沙苑南渡头》诗:“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看诗中的意境,水面蛮大的,有渡头有船夫。

写沙苑的诗非常多,凡是我们熟悉的名人都写过,有写在沙苑围猎的,有写在沙苑踏春的,有写在沙苑看风景的,有打那儿路过的,有在那里戍边的……杜甫有一首《留花门》,光题注就可以讲清楚了:“甘州东北千馀里,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门山堡。又东北千里,至回纥牙帐。肃宗还西京,叶护辞归,奏曰:‘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今归灵夏取马,更为陛下收范阳馀孽。’”诗末有两句“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写得最多的是沙苑的马。这是传说汉武帝从大苑弄来的马最早就是放养在这里。杜甫《沙苑行》比前一首更有气势:“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余里。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诗很长,只录前面一段。龙媒是古书上说的天马,汗血是贰师城外的汗血宝马。沙苑养的马不是龙媒就是汗血,也只有沙苑这个又有水草又有沙地又有树林的地方才能作为皇家军马场。

梅尧臣《得沙苑榅桲戏酬》诗:“蒺藜已枯天马归,嫩蜡笼黄霜冒干。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驼载与吴人看。”沙苑除了有天马,还有蒺藜、葡萄和榅桲。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榅桲,榅桲也是时候出场了。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榅桲

榅桲不是中原物产,很难得,有人得了沙苑来的榅桲,便要匀一些送给亲友,于是我们在他们的答谢诗里能看到谁谁又送了谁一筐榅桲,梅尧臣不知是得了谁送的,文同就写得清清楚楚,得了《彦思惠榅桲因谢》写了诗作答:“秦中物专美,榅桲为嘉果。兹焉遂名产,沙苑忽幺么。”

宋朝的时候榅桲都是从沙苑贩来的,《东京梦华录》里提到榅桲,都是出自沙苑:河阴石榴、河阳查子、沙苑榅桲……感觉所有的榅桲都出自沙苑了,就好像是大闸蟹都是阳澄湖的。

榅桲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任昉(南朝·梁)著的《述异记》中:“江淮南人至北,见榅桲,以为楂。”多正常啊,这时候榅桲才刚从中亚细亚落户我中原大地吧,就连榅桲这个名字,也是音译。它在中国南方的广东,还有一个名字,叫榵梜。

我初见榵梜之名,愣了一下,想这是什么东西,名字好不古怪,以前从未见过,再看它的拉丁名Cydonia oblonga. 看来看去觉得眼熟,输入植物志中一查,出来就是榅桲。再看这学名,忽然就明白了,榵梜就是longa的音译,而榅桲则是oblo的谐音,如果把这一北一南两个名字连起来读,就是榅桲榵梜,这不是oblonga吗?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榅桲花

现在我们熟悉榅桲,是从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得来的印象:“我有一位亲戚,属汉军旗,又穷又馋。一日傍晚,大风雪,老头子缩头缩脑偎着小煤炉子取暖。他的儿子下班回家,顺路市得四只鸭梨,以一只奉其父。父得梨,大喜,当即啃了半只,随后就披衣戴帽,拿着一只小碗,冲出门外,在风雪交加中不见了人影。他的儿子只听得大门哐啷一声响,追已无及。越一小时,老头子托着小碗回来了,原来他是要吃榅桲拌梨丝!从前酒席,一上来就是四干、四鲜、四蜜饯,榅桲、鸭梨是现成的,饭后一盘榅桲拌梨丝别有风味(没有鸭梨的时候白菜心也能代替)。这老头子吃剩半个梨,突然想起此味,乃不惜于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梁实秋的闲适小品甚是流行,这篇文章又写得奇趣夺人,更是广为人知。有一回我得了两斤榅桲,拍了照放在微博上,打了两个字“榅桲”,我朋友看见了,就问“榅桲拌梨丝那个榅桲?”我答曰不是,朋友回复了一个疑惑的表情,我笑笑,说等我写篇文章告诉你。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榅桲树

除了梁实秋写过榅桲拌梨丝,和梁实秋一起在美国登台合说过相声的老舍也写过,他拌的不是梨丝,是梁实秋说的白菜心。

这一回是在《四世同堂》里了,北平城日占已久,杀人如麻,冠晓荷的妾桐芳也没了,他从平则门出城去寻尸,在乱坟岗遇上叫花子一般的钱先生,钱先生指着薄坟头让他看,这是桐芳的、这是小文夫妇的,这是祁天佑的……钱先生放过了他,他逃命似的回到城里,只想着要吃点好的安抚一下受惊的身体:“在西四牌楼,他教车子停住,到干果店里买了两罐儿榅桲,一些焙杏仁儿。他须回家烫一壶竹叶青,清淡的用榅桲汤儿拌一点大白菜心,嚼几个杏仁,赶一赶寒。”

《老饕漫笔》的作者赵珩也写过这个北京名菜:“下面一道是‘榅桲菜心’,榅桲是一种单核儿的山楂,但是比山楂个头儿小得多,也精致得多,口感略硬一些。榅桲算是一种蜜饯,用它拌白菜心非常爽口,可以解年夜饭的大油大腻。”

就因为他们都写作榅桲,才导致了这样的误会,这个他们口中像山楂一样的精致果子,在老年间,老北京人也曾写作温朴。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里就有:“温朴形如樱桃而坚实,以蜜渍之,既酸且甜,颇能下酒。”

我一个北京的朋友也曾写文章回忆说,她小时候东安市场还有温朴卖,有点象小个的红果,腌成蜜饯,红红的、酸甜酸甜,装在透明的小玻璃瓶子里,很是好看。她父母春节回南方,必得去买几瓶,送上海的亲友。她说,这果子,如今少见了。她也写作温朴,而不是榅桲。

照他们的描写,榅桲形如樱桃,比山楂还小,而榅桲,北宋苏颂形容它是果大、色黄、多毛、味甘、气芬:“榠楂木、叶、花、实酷类木瓜,但比木瓜大而黄色。今关陕有之,沙苑出者更佳。其实大抵类楂,但肤慢而多毛,味尤甘。其气芬馥,置衣笥中亦香。”这几条,哪一条都和形如樱桃,比山楂小,味酸联系不起来,这其中一定出了岔子。

这时我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又找到一个资料,这下完全解了我的惑。这本书叫《几暇格物编》,作者是玄烨。是的,就是康熙皇帝玄烨,这位皇帝精力充沛爱好广泛,什么都喜欢研究一番。他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这本书。

书里有一段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榅桲从北宋时的比木瓜还大,到了清朝就比山楂还小了的原因:“而关西有楸子,有榅桲(满洲呼山楂曰榅桲,与陕西同音。查梅尧臣有‘得沙苑榅桲诗’,《政和本草》附载榅桲于柰内,是宋时已有此称。其始或从陕西流名关外,或从关外通音陕西,俱未可定),亦皆柰类。”虽然他把榅桲认作是一种苹果,但也解释了榅桲是山楂的满语发音。

比康熙略晚的乾隆朝的军机大臣阿桂著《钦定满洲源流考》,也有同样的解释:“温普,国语译汉音,书之山中果也,形似楂,味蚨酢,或借榅桲字书之。考《花木记》以榅桲为梨别种,则徒取音近,固不相类耳。”

他还写了首诗:“山果还将山蜜浸,大于北地小于南(关内山楂大如弹丸,制之可供肴核。关外如热河一带之山楂小不及半,亦不中食,盛京所产温普,大小介乎二者之间,蜜渍之可以致远)。实成露结而霜降,味合梅酸与蔗甘。”

一旦搞清楚原由,就知道真相其实很简单。满语山楂发音为“温普”或“温朴”,有人借古书上一个现成的果子名字为它取了名,然后一直误会到如今,以为清代以后在北京街市上出现的蜜饯温普(温朴)就是古人说的沙苑榅桲。也就是说,梁实秋老舍他们说的榅桲根本就是一种山楂。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木瓜都算生僻了,榅桲到底像什么呢?当然它不像山楂,它其实长得像苹果,闻着像梨,吃上去像青苹果和酸橙的复合味道。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里对榅桲的描述才是准确的:“陕西有木,实名榅桲,肉色像桃,上下平正如柿,其气甚香,其味酸涩,以蜜制之,岁为进贡。”明朝人对西洋苹果还不熟,要讲清楚它的形状,便说它像柿子,如果他见过一个国光或元帅苹果,他就会说榅桲似苹果。它真的颇像现在的苹果,它在西方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金苹果。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榅桲(金苹果)和苹果

只要是对西方历史和神话传说有一点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金苹果的故事:金苹果最早出现在宙斯和赫拉的婚礼上。大地女神盖亚从西海岸带回一棵枝叶茂盛的树给天神和天后当结婚礼物,树上结满了金苹果。看守这棵树的除了夜神的四个女儿,还有一条长了一百个头的巨龙。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泉水女神的指引下制服了的河神,在路上释放了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指点他来到盖亚的孩子阿特拉斯背负青天的地方。赫拉克勒斯提出接替他背负青天,请阿特拉斯去取金苹果。阿特拉斯杀死巨龙,骗过仙女,取得了金苹果。但再不愿意扛起天空。赫拉克勒斯用一招偷天换日之计让阿特拉斯过接过青天,拣起金苹果走了。

下一次金苹果再次出场还是在一个婚礼上,这次是人类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众神均受邀,唯独忘了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怀恨在心,在婚礼把一个金苹果高高举起,说是献给最美的女神。她这一条“一桃杀三士”之计十分管用,女神中地位最高、最美丽的三位女神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为了这个金苹果争执不下,宙斯便让熊孩子牧羊人帕里斯(他是真的熊孩子,他被父王母后抛弃,一只熊养大了他)做裁判。帕里斯无视赫拉许诺的权力、不要雅典娜赐与的智慧,选择了阿芙罗狄忒送给他的美人——斯巴达王后海伦,从而引发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帕里斯选美》彼得·保罗·鲁本斯

这个故事波澜壮阔,人和神的世界彼此交织,纠结在一起不死不休地缠斗住整个西方文明的宗教和历史,金苹果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他们很是喜欢这个长相丑陋香气扑鼻的金黄色果子,有名有姓的古典画家都画过金苹果,或神话或静物。到了近年,西班牙人还拍了一部两个小时的纪录片,内容只是一个画家在画一棵金苹果树。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糖水煮榅桲

我读过一首美国诗人莉莉·彼得的诗,《留在门口的便条》:在那边的榅桲树下/他会看见我站立的身影/头上插着紫罗兰/茉莉花握在手中/为了最后瞧一眼/这亲爱的土地/为了最后亲一下/那拂面的微风/看浮云从头顶掠过/优雅而从容

美国人喜欢榅桲,用来作为闻香果辟味增香,放在衣橱里、或冰箱里。也用来制作果酱和果汁;用来酿酒,许多甜与不甜的白葡萄酒都有榅桲的香味,干白酒里是新鲜榅桲的水果香,甜白酒里是榅桲果酱的甜烂香。欧洲人除了食用,还用来调制香水,巴宝莉有一款女士香水用榅桲的果香和香叶天竺葵的柠檬香作为中调,以过渡香豌豆和佛手柑为前调的柑橙香,开启大马士格玫瑰为后调的浓香。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榅桲果酱

西式烹调日常用榅桲,和苹果用法一样,削皮去核切片加肉桂粉煮,搭配烤肉和牛排;切碎加糖熬成浓汁,浇在早餐薄饼上。我国新疆的做法最是简单易学,要么切成大块和羊肉一起加米煮成手抓羊肉饭,要么跟烤羊肉串一起直接搁火上烤,烤时不去皮,只挖去内核,内填冰糖。冰糖榅桲烤后芳香四溢,可以解去吃羊肉带来的滞腻,清新口气,还帮助消化。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榅桲烧鸡

ps:此文摘录自拙著《食其果》,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发行。

豆瓣日记:沙苑榅桲和金苹果

《食其果》

(全文完)

本文作者“蓝紫青灰”,目前已发表了90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蓝紫青灰”关注Ta。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