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木叶”》教学设计

 修水中丘易道人 2017-10-27 发布于江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对作者及其创作要有所了解。  

  2.能够把握议论性文章阅读的基本步骤并应用于实践。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4.引导学生参照文章的写法,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作一点分析和论说,增强艺术评论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需要学生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  

  2.调动学生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要指导学生尽可能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4.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随笔。  

  5.文中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如有条件和需要,可以把这些诗词的全文告诉学生,最好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2.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品位。  

  3.逐渐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二、教学重难点 

  1.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篇课文读起来并不轻松,原因之一是里面运用了很多的古典诗歌例子,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需要学生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意象的艺术特征,进而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3.学习文本的写法以及文中的主要观点,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实践中。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文概述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这是在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安排这个单元的。应该说,到这个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个单元的。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说“木叶”》的作者是林庚,又一位大师。《说“木叶”》一文,是“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因何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说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年少时,他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年老时,他又被列为北大中文系“四老”之一,他就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林庚。 

  【设计思路】有关这篇课文的导入很多都是借助与文本内容相联系的古诗鉴赏,而这个课程导入采取从作者入手,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引领学生去领略他的创作。 

  (二)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林庚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逊》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沈从文称其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均为其弟子。  

  【设计思路】作者简介还是有必要的,虽然该篇文章解读没有诗歌时代性那么强,但一位大家的作品,对其作者学生要有所了解,积累文学常识,也可以拓宽他们的阅读面。 

  (三)回顾“文学评论”的相关知识(略)  

  【设计思路】《咬文嚼字》是开篇文学评论,有关它的文学评论的知识在第一课的讲解中应有提到,所以该篇的讲述可以让学生结合上次的课文及教师补充的资料进行回忆。 

  (四)阅读步骤与问题合作探究(两条并行线──阅读步骤和相应的问题探究) 

  1.步骤一──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慢慢阅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  

  (1)结合课文注释,再次通读以整体感知文本。  

  (2)试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参考: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3)简述作者的主要观点(参考略)。  

  【设计思路】这三个小题是并行提问的,第一小题是后两个小题的基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文本中组织问题答案;在三个小问题之前设置了一个文本阅读的第一个步骤,希望能指导学生阅读,提点他们注意课文注释以及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 

  2.步骤二──理清文章的思路。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纲要。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各部分内容的顺序以及相互之间关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纲要。  

  (1)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段落,段意是什么? 

  参考: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  

  【设计思路】这个小题可以结合第一个大题来思考,它们是递推关系,在阅读步骤上是顺承。 

  (2)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  

  参考: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设计思路】建立在第一个小题之上,由分到合,多角度把握行文的思路。 

  3.步骤三──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  

  思考:试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意味的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 

  4.步骤四──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阅读的过程中倡导学生做笔记。  

  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请结合实例谈谈。(参考略) 

  【设计思路】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要结合文本对作者的观点有所认识,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证明自己的看法。借用并行的双线──一般的阅读步骤和问题探究,边指导阅读,边回答问题,用问题设置来例证阅读方法的实用性,诚然,方法要灵活运用,问题的探究方式可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七、课后作业 

  搜索林庚的另外一篇文章《青与绿》,与《说“木叶”》进行对比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