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翰德智库:人才争夺战后人才工作饱和吗?

 昵称48926008 2017-10-27 发布于上海

文:孔令法

人才是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兵者国之大事,人才企业之血液。下面是百度上看到的各二线城市面对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新话题《工作饱和度》

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

对人才的渴望充分表现出个城市对发展的迫切,真心是好现象。笔者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会越来越近,最终成为现实。

但这个现象下我们要思考人才进入工作岗位时能不能发挥价值,从而不辜负政府和企业的期望呢?

今天我们讨论一个话题:工作饱和度。

工作不饱和现象

作为管理者都希望自己团队人数的增加,便于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人员,三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由于工作量不饱和,帕金森定律就发生作用了:为了避免上级“人浮于事”的批评,就开始制造出额外的工作,

例如总务部增加一个秘书,为了填满她的工作时间,就会以公司或者部门的名义通知其它部门,请提交××计划、总结和报表,于是就制造出了额外的工作,形成了一连串的连锁浪费。而该秘书有工作可做了,而且表面上达到了“细化管理”的效果。其实这明显就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单单是一个人、一个团队、甚至出现了跨团队的精力资源浪费。

帕金森定律: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新话题《工作饱和度》

工作量不饱和的负面作用

作为领导如何发现员工工作不饱和

每个领导者都会有过团队成员工作不在状态,工作量不够饱和的担忧。作为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及时发现这些现象,这里提到工作日报的形式,工作日报是员工一天工作的简要汇报,其意义自然会有多个方面,通过日报我们能明显洞察员工工作的饱和度怎么样,要求员工主动写日报,作为领导告诉他日报是为自己写的,具有自我督促、自我分析、自我进步的作用。发给领导的日报领导不一定都会准时看,之所有要求发给领导很大原因是一种督促员工习惯养成的行为。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新话题《工作饱和度》

发现工作量不饱和的利器:工作日报

如何处理员工工作不饱和

在出现不饱和的现象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员工直接交流,在其中看看员工的想法,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个过程了保持微笑,心态平和,象朋友聊天一样,不能让员工感觉出上下级的压迫或是像员工做错事来让他做检讨。

1、寒暄,可以简单地说一下某某进公司来都没有很正式地谈过话,对你的状况也没有完全了解,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够好等等,让员工放松心理。

2、让员工就自己在公司的工作内容及表现作一个具体地说明,做什么、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协助、上下级关系如何。

3、就领导认为的工作内容着重沟通,看看他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否和领导认为的一样,然后提出领导的疑问看他如何回答。

4、了解员工不饱和的原因,看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让员工自己提出改善意见。

5、告诉员工这个面谈的目的只是了解一下的工作状况,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或负担,以后工作中有问题可以及时与你联系或反应。

6、根据访谈结果,如果是因为员工做得不够细化,就在细化上要求,如果是工作内容不够就适当的增加或调整相关工作内容或开始展开人员优化工作。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新话题《工作饱和度》

如何处理工作量不饱和

总结:优质状态的团队工作量饱和度较高,作为企业一定要做到因事设人,而杜绝因人设事的现象。最后介绍一下文中图片的来源,本文所选取的图片均摘自本人的人才与管理系列培训课程之《优秀管理者的速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