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朱强讲述“小胃病”里的“大”误区

 昵称40561730 2017-10-27 发布于安徽

家庭健康》杂志记者:马莉

医学博士、博士后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内科学教授,美国梅奥诊所消化科访问学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委员会委员。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名。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项。

专业擅长: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肝癌大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有独到的见解。

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是说10个人当中,9个人可能有胃病。肚子痛、烧心、胃不舒服……有了这些“胃病”,不少人会选择自己买点胃药吃,也有不少人会到消化内科门诊看病。但是,有这些症状就是得了胃病吗?自己吃点胃药就能治好吗?在这些看似“小毛病”的诊治上,又存在哪些“大”误区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朱强。除了“三十多岁就成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这些青年楷模的标签,朱强教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温暖、谦和”。而之前在与这位年轻的教授商讨专访主题的时候,他更是选择了很贴地气的“小胃病”。

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是胃病

“听说在门诊上,遇到最多的就是‘胃痛’患者?”记者首先问道。“老百姓说的‘胃痛’临床上称为上腹痛,这样的患者总数超过我门诊量的二分之一,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患者的上腹痛并非胃病所致。比如肝脏、胆囊、胰腺的炎症或肿瘤均可以反映为上腹部疼痛,急性心肌梗死、腹主动脉夹层也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因此,遇有上腹部疼痛患者,应该综合分析其病程、发作次数、疼痛部位、与饮食的关系等情况后再进行检查、诊断。

“第一,对于仅表现为上腹痛者,可以进行钡餐或者胃镜检查,看看是否有炎症或者溃疡等病变,其中胃镜的准确率远远高于钡餐,而且胃镜检查有助于排除肿瘤。钡餐检查属于影像学范畴,其容易漏诊的原因在于它显现的就是个影子,就像在太阳下有两个身高、体形都相似的人,他们的影子或许差不多,但其长相不同,完全是两个人。

“第二,对于兼有后背部疼痛者,应该做上腹部超声或者CT检查排除一下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稍低一些,必要时可行强化CT检查。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胃痛’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和B超检查,诊断为胃炎,但是该患者在夜间痛得醒来,遂转来我的门诊,经过仔细询问,我发现他伴有后背部疼痛,于是马上安排他去做了CT检查,结果诊断为胰腺癌。胰腺癌患者有个特点是喜欢保持膝胸位,也就是蜷着身体,因为这样的体位有助于缓解疼痛。

“第三,对于急性上腹部疼痛伴有胸闷、活动后疼痛加剧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该进行心电图检查,排除下壁心肌梗死。”朱强教授娓娓道来。

胃病治疗存在两个误区

“关于胃病的治疗,有哪些认识误区呢?”记者接着问道。“老百姓对胃病的治疗往往存在以下两个误区。第一个是简单地认为得了胃病吃胃药就行,也不分哪种类型的胃病,买来胃药就吃,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一般来说,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胃炎患者,应该服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同时辅助中和胃酸的药物。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吃止痛片,越吃胃越痛,因为大部分止痛片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会刺激胃。而以上腹饱胀为主要表现的胃炎患者,应该服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比如吗丁啉、莫沙必利、西沙比利等,必要时可以加用消化酶。

“第二个是得了胃病过分关注,甚至焦虑、抑郁。比如有的患者查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或者患了萎缩性胃炎,就担心自己可能会得胃癌。这样的患者,吃一些调节心理的药物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有位60多岁的男性上腹部疼痛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他在2年内去遍了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大型医院,不停地进行胃镜检查,他服用过很多治疗胃病的药物,但仍然感觉到上腹部疼痛。我建议他调整一下心态,并给他开了调节心理的药物,1个月后患者复诊时,症状明显减轻,心情也没有那么焦虑了。临床上有这种焦虑、抑郁表现的‘胃病’患者以女性较多。”朱强教授说道。

HP感染≠胃癌

“关于HP感染,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记者问道。“这个问题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其实并非这样。HP确实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MALT淋巴瘤)等胃部疾病,但并不能说感染了HP一定会得这四种病。我国HP的感染率比较高,有些文献报道高达60%~70%,但不是所有HP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治疗,严格把握治疗指征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有胃癌家族史、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伴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者,应该积极进行杀菌治疗。

“关于其他HP感染者是否需要进行杀菌治疗,学术界存在争论。但是在杀菌治疗前一定要权衡利弊,这个毋庸置疑。因为HP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群中感染率高;二是这个细菌容易耐药,可能几种抗生素吃了2~3个月,还没杀死细菌;三是感染后容易复发,细菌可能躲在胃小凹里面,等抗生素的‘枪林弹雨’过后,它又大摇大摆出来了;四是容易交叉感染,大家在饭桌上喜欢互相夹菜,筷子就成了HP的传染途径。鉴于此,不建议一般的HP感染者积极进行杀菌治疗,杀菌杀不完,还可能因为长期服用抗生素诱发其他疾病。总之,对于HP感染要有正确认识,杀菌治疗要谨慎。”朱强教授强调道。

正确对待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呢?”记者最后问道。“萎缩性胃炎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衰老的一种标志,一般胃镜下有血管显露、黏膜苍白等表现。其实,这种病就像年龄大了会长皱纹、心功能会下降一样,并不会致命,无需杞人忧天。当然HP感染可以引起胃黏膜萎缩,对于伴有HP感染、久治不愈的胃炎患者,可以进行杀菌治疗;伴有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属于癌前病变,应该积极治疗。

“胃肠道器官可以说是最具有感情色彩的器官。比如说,一个高三的学生,他吃饭、睡眠都很规律,但是就高考这一个压力,就可能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些人一紧张就胃痛,就是情绪引起了神经内分泌等的变化。因此,如果胃镜检查没有大问题,就应该放宽心,过度关注某些胃病,反而适得其反。”朱强教授语重心长地总结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