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玉悟道之浅解

 水清木华kkxa19 2017-10-27 发布于甘肃

对贾宝玉的理解始终很梦寐。

他的原创者曹雪芹写下莫效此儿的时候,是否多少对自己的也有着更深的责备与叹罚。

而贾宝玉的内心与曹雪芹相连。

曹雪芹似乎就是在阐明。

他自己实在也想领悟。

但却被宝钗移性情变成罪人一说而左右为难。

一方面,贾宝玉实则是曹雪芹本人对佛理与道家学说颇有见地。

但身为世俗之人他又无法像甄士隐一般真的隐居世俗像道士一般隐退。

而且是真正的隐退。

家族的败落。

自身的贫瘠。

更加剧了。

好了歌的绝深领悟。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所以甄士隐才问什么好?什么了?的。
 
其实听不清楚好和了的具体内容。
 
恰恰是提醒读者。
明白这好了歌真正的意图便是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什么意思?
答案就在曹雪芹的家世中。
好是一语双关。
一则是暗示曹雪芹家中的好。
好就是富贵鼎盛之时。
 
人人都称赞好。
好得不得了。
 
好上加好。
 
却不得去了。
 
但一件事,一个家,一个人。
 
好了。
 
便是了了。
 
了了就是了结了。
 
而世上之祸端。
灾难。
 
只要能有所了断,有所了结。
 
那就是好事一桩。
 
美梦易醒。
 
醒不仅仅是美梦结束更是圆满的意思。
 
也就是了。
 
免得画蛇添足,锦上添花。
 
这美就不是美而是累赘了。
 
所以跛足道人和疯癫和尚要把甄英莲这个好宝贝让甄士隐舍了去。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掌上明珠。
 
会遇到灾难。
 
还会给甄士隐一家更好的生活平添数不清的麻烦。
 
最后家道落寞。
 
甄英莲也会下场悲惨。
 
当然,曹雪芹若真是写了跛足道人,疯癫和尚带走了甄英莲和甄士隐。
 
那他后面想阐述的社会黑暗就无从谈起。
 
这四个人的作用就无从轻重。
 
变成拖笔了。
 
再说回甄英莲和宝玉的几次接触。
 
一次是甄英莲也就是香菱说她采了一支夫妻会的花。
 
几个小丫头不懂还取笑于她把她推进泥沟。
 
她新上身的红色石榴裙沾上了泥巴。
 
不能洗废了。没法跟薛姨妈交代。
 
贾宝玉悟道之浅解

贾宝玉悟道之浅解

贾宝玉怜惜地说:“袭人前儿亲戚家死了人,穿不了红。我跟她说,让她把红石榴裙你。”
 
香菱推辞不过就接受了。
 
得亏是袭人贤惠不计较什么。
 
要是晴雯,估计又该磨牙了。
 
当然,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都有一个规律。
 
那就是刚开始在一起很开心的人。
 
后来必定是要闹别扭的。
 
而欢喜冤家有开始互相怒目斜视。
 
最后比秀恩爱的人更亲密。
 
所谓不打不相识。
 
后来香菱家来了夏金桂。
 
宝玉一听像是响了炸雷。
 
他素问夏金桂是个泼辣厉害的货色。
 
绝对不比王熙凤差到哪里去。
 
于是好心提醒香菱。
 
而香菱却听说夏金桂是个出了名的好人。
 
同样单纯的两个人。
 
却因为不同的传闻闹了别扭。
 
香菱因此上说出了那些婆子们误传宝玉的风言风语认为他是有意离间。
 
因此上说出:”怪不得别人说你是亲近不得的人。“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听到真话的人往往最会被流言蜚语中伤。
 
但最后,香菱到死都不知道。
 
她一心一意服侍的夏金桂竟然是她的催命符。
 
而她误会的贾宝玉才是在她死后把《断肠集》放到她手里的怜惜她的知己。
 
所以贾宝玉才会对张道士索取治疗妒忌的偏方。
 
张道士说这偏方叫疗妒药。
 
有冰糖陈皮山楂等。
 
甜丝丝的又消食。
喝了一百年她还嫉妒什么。
 
这虽然是个笑话。
 
但也加深了宝玉对佛家的理解。
 
再说,贾蔷和龄官之间的爱情故事。
 
有一日下雨。雨水又大又急。
 
贾宝玉猛地往怡红院方向跑去。
 
见龄官用树枝在泥地上写着贾蔷的蔷字。
 
一边写还一边哭。
 
他顾不得雨水往肚子里灌便大喊让龄官避雨。
 
就这还被丫鬟婆子们一通笑骂。
 
说自己被淋了个落汤鸡还管别人淋没淋雨。
 
可是龄官却不领情。
 
贾宝玉让龄官唱一段牡丹亭。
 
龄官推说嗓子不好。
 
昨娘娘让她唱她还没唱呢。
 
这倒好,硬生生地把贾宝玉的姐姐搬出来压人。
 
好大的胆子。
 
贾蔷进屋来。
 
把会衔旗传信的雀儿给龄官解闷儿。
 
这可是一两银子一个。
 
有哪个公子哥愿意花这么多的钱去哄一个戏子。
 
可是龄官开始觉得好玩儿。
 
可后来哭了起来。
 
她感叹自己身世孤单。
 
说那雀儿就算飞了,家里还有个老雀在窝里等着。
 
她却孤苦伶仃。
 
连生身父母是谁都不知道。
 
越哭越伤心。
 
贾蔷说:”我只道能哄你开心解闷儿,却怎么忘了这个。“
 
于是也不计较银子多少把雀儿放飞了。
 
贾宝玉联想到龄官先前在大雨里哭着写贾蔷的名字。
 
现在身感伤寒咳嗽不止。
想起先前众人那龄官的容貌比林黛玉。说她们长得像。
继而又想起为他操心短命的林黛玉。
想起了她们的葬花。
想起来双玉观书。
想起了牡丹亭的情思都付与断壁残垣。
 
于是便明白了那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网友丽心在网上写到:经云:‘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这就把心与境,境与心的相因相成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心既因境而有,境亦不能离心独立,因境系因缘生!无有自体。比如镜影!虽有万别千差之相,如无镜光,影不能现;境亦如是,无心境无成,即或有美景佳境,无心领受鉴赏,有亦同无。以境不自境,不自谓为美妙胜境也。心与境既相对而生,离一即无,则境与心,皆非真实,同属虚幻之影明矣。
 
所以才有了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出自《红》第二十二回
大意是:彼此都想从对方得到感情的印证而频添烦恼;看来只有到了灭绝情谊,无需再验证时,方谈得上感情上的彻悟;到了万境归空,什么都无可验证之时,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
 
而黛玉所填的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用宝钗的话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毕竟空的思想来告诉宝玉的那句是立足境是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明还是讲有。
 
借用六祖慧能的话来讲。便是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而这个了便和好了歌里的好和了相呼应。
 
互相为证。
 
好了歌说世上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死后又随人去了。
 
而贾宝玉所说的是立足境是在讲她与黛玉日日说恩情便是立足之境。
 
而黛玉似乎明白,宝玉的未来。
 
知道她死后宝玉还是要随人去了。
 
于是才会说,有的终究会没有。
 
所以连立足之境也无。
 
方才是真正的干净。
 
才是真正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宝钗深知黛玉孤高自诩,目下无尘的七窍玲珑心。
 
才会饶有兴致地讲明。
 
所以说,宝钗才会劝得动黛玉不让她看杂书移了性情。
 
才会撕掉宝玉的偈子。
 
说出他要是浑说了这些话。
 
她就成了罪魁了。
 
精神上的富足~坦然快乐~我不为了某种目的而做某些事情。所谓,“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意思是灵巧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总有人所求所以劳累忧愁。没有能力的人没有什么追求。吃饱了去遨游好像不系缆绳的小舟,四处潇洒遨游。  其实这是说。心以之为刑役~知来者可追。意思是我们的心被需求被世俗名利,声闻利养所刑牢奴役。我知道未来是可以追回我的自由的。所以劳身不劳心。世故做事,天真做人。才是逍遥似神仙。世故做事不是精明世故而是深谙处事之道。天真做人不是无知而是单纯快乐没有杂质。
 
这正和黛玉的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如初一折。
 
再见平日里操碎了心,掏心掏肺善待的一众姐妹。
 
却不理解她。
 
他才会想到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他才会说出他只得他应得的眼泪。
 
而他只为了林妹妹流出痴情泪,真情泪。
 
或许宝钗是无心。
或许她已经知道了她和宝玉之间的婚事。
所以若有似无地借用此戏文暗讽黛玉的境遇。
却不料想,有心伤花花也伤,无心插柳柳成荫。
 
宝玉倒是种下了出家的善根。
 
是啊,宝玉若真是出了家。
 
那她又该如何是好。
 
所谓伤敌一万自损三千。
 
倘若她真是贤惠。
 
或许黛玉的病也好了。
 
宝玉也不会有离她而去,去赴黛玉死后他去做和尚的誓言了。
 
而宝玉的悟道从这许多儿女的痴情故事。
 
逐渐化繁从简。
 
逐层递进。
 
最终走到了出家的根源。
 
用顺治皇帝出家偈来讲。
 
那就是: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批身难。
 
为人切莫用心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我今撒手西归去,管甚万世与千秋。
 
好像弘一法师一般。
 
尘缘已了。
 
父母已故,覆巢之下,不提完卵。
 
其实他也是极为孝顺之人。
 
大概也是应了好就是了,了便是好的点化。
 
为他的半世浮华,后世业障。
 
也为了红楼众儿女了了一世冤债。
 
超度逝去的亲人。
 
回向给逝去的林妹妹和芙蓉女儿晴雯。
 
还有那些四散飘零的众儿女。
 
为他们祈福消灾。
 
也应了黛玉的那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随风化去尘飞怨,独与仙草共往来。
 
的尘缘。
 
他只得他应得的眼泪。
 
林妹妹的,史湘云的,宝钗的,妙玉的。几位妹妹的,她姐姐元春的,还有晴雯,袭人等人。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他觉得无趣~自是要找有趣。
 
但这世间自是家破人亡,哪里还会去寻什么有趣。
 
自然是芒鞋破钵随缘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