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人注意了:科学家发现长时间用手机真的能伤精子

 功到自然成gx1b 2017-10-27 发布于河南
现在几乎是人手一个手机,“低头族”到处都是,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但是你知道吗,手机过度使用不禁伤眼,还有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图片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男性使用手机通话长达几个小时将危及他们做父亲的机会。
研究过程中,一项有关精子的实验发现了暴露在辐射环境16小时之后的DNA受损的证据,实验中用到的辐射强度与手机类似。类似这样的研究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初步研究发现在20日于布里斯班举行的生殖能力会议上公布。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研究,即频繁使用手机的用户精子数量较一般用户相比最高低40%。
图片
为了进行此项研究,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可在与手机通话同样的无线电频率下对精子进行辐射的装置。该大学生物技术与研发中心负责人约翰·艾特肯(John Aitken)教授表示,他们能够准确鉴定精子DNA受损程度。“经过16小时的辐射,我们发现了与DNA受损有关的明显证据。这虽然只是我们分析得出的非常初步的发现,但应该引起人们重视“。
图片
精子DNA受损将降低生育能力,同时提高流产和子女患多种疾病 - 例如儿童期癌症以及包括孤独症,双相情感障碍和自发性精神分裂症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 的风险。研究中出现的DNA受损是由氧化应激导致的,即游离基的产生超出身体抗氧化防御机制所能承受的范围。艾特肯说,精子DNA受损主要由氧化应激导致,氧化应激可能与传染病,吸烟或者衰老有关,但很少有研究将氧化应激与手机辐射联系起来。人造黄油等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样会触发自由基和潜在的氧化应激“。此外,我们怀疑痤疮治疗也可能加强游离基效应,但我们至今未找到一名愿意参与这种研究的皮肤学家“。
研究小组表示,如果氧化应激导致精子DNA受损,抗氧化治疗将是一个不错的解决之道。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将手机电磁波列为2B级可能致癌物,这是第一次如此高规格地承认手机辐射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默斯科唯茨(莫斯科维茨)博士认为,纽卡索大学研究团队所做的工作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有助于全球加深对手机危害的认识。
尽管并无确切的研究结果证明精子数目减少和手机辐射有关,但默斯科唯茨认为,综合相关研究发现,手机辐射越强,精子受到的损害越多,因此男性不该将手机放在裤子口袋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