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向往的生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文心雕龙方 2017-10-28 发布于浙江

园艺 | 苔藓 微景观 | 传统文化 | 庭院情怀 | 视觉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当下或许正是“乡村重归美好”的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已逐步进入高级阶段,

人们越来越期望有一种生活

能兼备城市的便捷和乡村的自然生态;

同时,农村土地产权逐步明确,

亦使乡村复兴有了政策基础。

“比城市更自然,比农村更文明”

或将成为中国主流生活方式,

正如陶渊明诗中所写: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一个占地广袤、环境优美,

人际关系亲密,生活节奏缓慢,

配套丰富,

安宁又充满乡愁的地方。

这也改变了各地乡村的面貌。

让更有内容、更具情怀的田园生活从每个地方的

土地里生长出来;

“返璞归真”不应该是对山林耕地

而是以现代规划手法来保留乡村的淳朴,

同时为其注入经济活力,

让城市文明、工商资本下乡,

以此带动城市周边乡村环境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在这样的“桃花源中,

庭院和田园将成为每个家庭的标准配置,

田地,可种四季时蔬瓜果,

向大地索取一份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园子,可养几只宠物,

圈一片鲜花满园,做一个朴实而奢华的梦。

农庄不再是简单的无机物的堆砌,

而是带着充沛的情感立于大地,

在山水中呼吸着生长。

绿色、生态的居住空间满足了自然的栖居,

而多样的生产空间满足了人们原始的劳作需求,

助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桃花源” 式的生活方式令人抛却物质的枷锁,

唤起人们的乡愁和对自我的内省,

这是返璞归真式的内在复苏,

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人与自我便得以获得全新的对话。

如此,

农庄用一种新的手法对居住和生产进行了书写:

万亩良田可劳作,

不施不惠物自足。

自然而生,向心而居,

山水深处,恰是原乡。

对大地的热爱,是每一个人骨子里的情怀;

对田园的尊崇,是每一个人内心的向往;

对院落的情节,是每一个人共同的审美。

或许我们都已经开始

贪恋城市里的触手可得

也觉得自己早已习惯

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冷漠法则

但当这一幅从大地里长出来的

生活画卷铺展在眼前时

仅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

已经足以撩动每一个人心底柔软的一隅

至纯至真,心向往之





最美最具创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