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修炼

 乔太极 2017-10-28 发布于美国


 


一、“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的本質特徵。

太極拳是內功拳的一種,也可以說她是“意拳”。而內功拳首在練意。“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的最顯著的特點,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然而卻又是最難講清,最難運用的基本原理。從古到今,所有的太極拳理論無不強調“以意領先”,無不強調“用意”的重要。

目前,就大多數太極拳愛好者而言,對於太極拳“用意”問題,還未加深入研習,還未在太極拳體用上能進入用意引動的較高的層次。從某種意義上嚴格地講,這些同志還尚未真正進入太極之門。正如當代吳式太極宗師,太極拳技擊實戰家王培生老師所說:“現在許多人練太極拳懂得了不用拙力,但不足之處是失去了意念,沒有意念也就不成其為太極拳了。”打個不太貼切的比喻來說,沒有意念的拳架,就像沒有靈魂的空殼子,離太極功夫相差甚遠。因為沒有意念的引導,就會出現盲目的演練,而失掉了拳架一招一式的真正的技擊意義。

如何理解“用意”,怎樣加強意識,怎樣運用意識,怎樣訓練才能實現“用意不用力”的高超的效果,都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二、要全面理解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

對於“用意不用力”一語,一般人不易理解,如果簡單地從字面上狹義地去想,往往會鑽死牛角,怎麼都想不通。你想呀,除非躺下,沒有不用力的動作。打拳、技擊,又怎麼能不用力呢?

古人雲:“法中有訣從何取,解開其理妙如神。”我們從小到大,從局部到整體,分步驟、分層次地把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深奧道理解剖開來,一一細論,就能比較清晰地理解這個問題。

“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體、用(推手、散手),實戰技擊的總的原則,在太極拳的任何姿勢或動作中都必須遵循這個基本原則,所以她是太極拳最本質的特徵,只有理解並掌握了“用意不用力”這個要訣,才算是真正進入了太極拳的大門。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看看太極拳是如何貫穿“用意不用力”的。

(一)太極拳正確的身法是用意識貫注而養成的。

打太極拳和太極推手時都強調不用氣力的,而是以“松力、沉氣、用意”為主。正確的身法是規範動作的基礎和保證。大家知道,太極身法主要有:松肩、沉肘、涵胸、拔背、裹襠、溜臀、松腰、抽胯、頂頭懸等九大法則。身法要求必須“立身中正安舒,才能支撐八面,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這是說打太極拳要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連成一條,使脊柱要節節松沉又虛虛對準,腰部松沉直立,不可動搖,使身法在任何變換時都保持中正,不偏不倚。這樣才有利於內勁發揮,即“氣貼背”、“力由脊發”、“主宰於腰”。正確身法的形成,是在懂得太極拳的基礎上,用意識引導動作,用心、用意、用神貫注動作的始終。即使是最簡單的動作,也是用意引導它的全過程,使身體各部都符合太極拳身法之要求。

比如,太極拳預備式,是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垂於體側,頭正,眼平視。這僅僅是外形的要求,而意識的要求則是從上到下用意識來蓄養精神,下頜微收,虛領頂勁,沉肩,墜肘,鬆手指如指尖戳地,兩臂微微內合,胸肌鬆弛,不可挺胸弩氣,能涵胸自然能拔背,做到脊背舒展自然,腰胯放鬆,裹襠溜臀,尾閭中正,兩膝自然伸直。通過這樣自上而下地意識引導,使周身放鬆,立如平准支撐八面,而做到輕靈圓活,從而保證身法的正確不乖。在盤架子過程中時時處處用意識暗示自己,每個動作都合乎正確的身法。每個動作都是意識引導,意從心中生,我意向何處,眼神直射何處,周身也直對何處,一轉眼則周身全轉,視靜猶動,視動猶靜,各條身法必須一一求對,結合起來,只有一個身法,一處不合,全身都會出毛病。所以心中要永遠牢記身法,永不許錯,推手、散打雖千變萬化,總要保持正確的身法,才能發揮拳技。以意識調控身法,是太極拳用意的基礎,又是太極拳永久的話題。即使拳技臻於化境,仍然不能離開此題。只是更熟練,更自然,不期然而然。

 

(二)虛實轉換全為意動。

太極拳最重視虛實的轉換,手與足上下配合虛實的變化,手足的進退也必須注意虛實轉換,身體重心的變換也是身體各部位虛實的轉換。拳譜上講:“進退須有轉換,往返須有折疊”,要“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從而達到虛實轉換“內動不令人知”的目的,因敵變化示神奇。如果軀幹四肢用力行動,那是絕對不能掩人耳目的,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以轉換之法全以意行,正如前輩大師武禹襄所言:“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邊。”這種以意動變虛實是太極拳用意的一個重要體現。

當然虛實轉換“內動不令人知”的功夫,絕非一日可得的。據當代太極宗師王培生講,虛實變化意的運行功夫分為四個層次:初步練習虛實轉換完全是重心的轉移問題;中級階段的虛實開始與中氣結合起來,以意行氣也就是變成在意的指揮下中氣的轉移問題;到高級階段,在重心和氣的方面幾乎都可以保持平衡了,只是在心意和勁頭方面分虛實;最高層次是意變如神,不期然而然,《譜》雲:“不分虛實而自有虛實。”功夫到此,方為最高。所以,太極拳家特別強調虛實變化,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無論體用虛實之變化,皆是通過意識的轉換而實現的。王培生語:“有意所注之處即為實,無意之處即為虛。高功夫者虛實變化純以意行,全無外形可觀。這就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奧秘。”

 

(三)太極拳技擊中的以意化勁。

以意化勁是太極拳技擊之精髓,掌握了此法,才算得到了太極技擊的化勁功夫。吾師王培生先生之所以能成為太極技擊實戰家,就在於他那神奇的意化勁運用純熟。與人交手,對方的拳頭、手掌無論怎麼樣揮舞,都打不到他身上。以意化勁,就是用意念的轉移化掉對方的勁力。在雙方對抗中,對方攻擊到我身何處,何處要動,動的要快速靈活,無論對方怎麼動,絕不能抵抗,我總是順著對方來力的方向走,不使對方得到反作用力。主要是用意走勁。比如,對方打我肩,我意用肘;對方打到肘,我意又回到肩;再打到肩時,我意轉到腰或膝,或足腳都可以,這樣迴圈無端的變化,即叫做以意化勁法。

一般沒有經過太極拳、武術特別訓練的人,對於外力打擊,必然按條件反射作出反應。如遇對方從高處打來,必用手臂架抵,如遇對方用力推來,立即還手抵抗對頂。這種見招打招、見勢打勢的攻防手法屬於先天自然之能。

太極拳不採取這種手法,太極拳則是用意識的訓練克服先天的“條件反射”作用,不頂不架,用特有的引進落空手法與對方競技格鬥,化引拿發。太極拳的以意化力最為神奇。《拳譜》雲:“人剛我柔謂之走”,即無論對方進攻的力大力小,都把它看作“剛”,絕不要抵抗,而要柔化沾連,以意化之。

 

 

三、關於“用意不用力”的訓練。

太極用意如何訓練?太極宗師王培生先生明確指出,要真正學會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功夫,只練套路還不行,走架之後,還要練定步推手,活步推手,散打,最後還要老師喂勁等等,掌握了用意不用力的方法,再學會聽勁、懂勁,然後才能逐漸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終至“從心所欲”的高深境界。

太極拳所要求的“用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識蓄養精神來引導動作,說起容易做到難,必須經過長期的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意動身隨”,“意到身到勁自到”,沾之則發的效果。太極拳“用意”之訓練,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大體上分四個階段:

1、“以意領先,先在心後在身”的初步訓練。

《十三勢行功心解》說太極拳動作是“先在心後在身”,這是太極拳用意的最基本的要求,這也包括由淺入深的幾個層次。

初學者剛剛學習套路,還不懂得技擊意義和方法。只能是先結合套路中的動作培養自己的意識。太極拳的意識就是把動作的方法要領,潛藏在腦子裡,然後通過大腦的感覺思維恰如其分地反映到肢體上。在盤拳走架時,對每個動作,在未動之前要先想動作的方法要領,動作所經過的路線,到達的位置,想好了再行動,隨之運動之後,邊做邊想下一個動作,連綿不斷地想與做相結合,也就是把動作與意識結合起來,使意氣勁三者合而為一。

2、第二步“以意運臂”的訓練。

太極拳套路打熟之後,隨著動作的熟練,用意應逐步細緻,隨著動作的變化而不斷使意識深刻化,用意識指導手臂和各部位著力點(接觸部位),逐步做到“以意運臂”。也就是根據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原則,把我們的想像運用到動作中去。運動時應當是用意越多用力越少,即使是極輕微的一動一靜也不能例外,這樣連續不斷利用想像力,使動作越練越細緻。以意運臂,關鍵在於一個“輕”字,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動作輕靈才能達到用意不用力。體內因全身各關竅鬆開,經絡暢通,而真氣運行無阻。久久練之就能達到“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以意運臂,以氣貫指”。


3、假設性含技擊意義的練習。

經過老師的拆著說手之後,練習者初步懂得太極拳套路中每一招式每一動作的技擊意義,這時便進入了結合技擊方法用意的階段。在盤架時要“無人似有人”,根據技擊原理,用意識引導動作,假設在與人交手,想像手臂各著力點的轉換,全神貫注,以意領先。這一訓練階段,在太極拳運動中十分重要。

在盤架子的整個過程中,時時處處用意識暗示自己,全身放鬆,氣沉丹田,時刻都能在蓄勁,含有技擊的意念,努力做到無人似有人,意動人打影。從外形上看必然是動作輕鬆,變化圓轉自如,精神內斂,穩如泰山。

盤拳時,身體各部位無論何處,觸之即被彈出。常聽人說,在打拳時,突然有人跑來撞到自己身上,自己被撞毫無動搖,而對方反倒跌個跟鬥。這就是拳譜所說的“粘之則發”、“犯者立僕”。所以用意訓練,要求練拳時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意識,使用意之效應得逐步鞏固與提高,行功用意運氣自如,練至“意到身到勁自到,粘之則發”。所以練習太極拳從始至終必須思想集中,用意正身,心中有假設之敵情。

4、推手實戰中的用意訓練。

太極推手用之四要:“化”“打”“拿”“發”。在推手中如能正確地發揮“引進落空”、“乘勢借力”、“四兩撥千斤”的技巧,就可以將對方乾脆俐落地發出去。這都需要用意訓練。發勁之前要有拿,在拿之前要有引。意思是說,先用引誘之法,使對方的重心出於體外,處於不穩之態,或發呆之際,正好順其傾斜之趨勢施用拿,把對方的活關節管死,叫他跑不掉。關鍵在於掌握“接觸點和意念”,要同時達到你所想的地方(肩、肘、腰等處),一定要準確。意念不可移動才能管得嚴。發放之時,意在領先,目光隨之轉換,身、手、步隨。如欲將人發遠,則眼遠視,發高則高視,控制對方勁路以何手為主,則目光需視何處,目光決不可與動向有偏差。要立身中正,切不可前俯後仰,或左右歪斜,手腳前去時,腰部朝後微微一挺,同時要松胯提膝(這時只是用意一想),推手要訓練意形相連不斷,將欲發放,步須暗進,勝在進步,敗在退步,手法、步法、身法必須要配合協調一致。發勁時,身、手、步和眼神必須一齊俱到。在推手中運化中要運用折疊之術、轉換之法。“粘連黏隨、不丟不頂、隨曲就伸、舍己從人”,而逐步克服“頂”、“扁”、“丟”、“抗”之病。打輪極熟練,有了“懂勁”功夫之後,方進入“問答”與造勢之階段,進而散手技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全憑心意用功夫。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

 

 

四、“用意”訓練中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對於太極拳的“用意”,往往會出現兩個誤區,一是過分強調意的運用而忽視了動作的正確性,而忽視了形體的訓練;二是不適當地強調呼吸的配合而造成動作的遲滯。

(一)正確的姿勢是用意的基礎,“用意”決不可忽視形體訓練。

有些人聽了拳諺中有“內家拳意氣為上,不重外面”,“太極拳重意不重形”的說法,在練拳時就不重視形體訓練了,對拳的姿勢也不講究了,這是完全錯誤的,必然誤入歧途走彎路。

太極拳重意不重形,指的是練拳至上乘功夫,在技擊中以用意為主,而不再強調動作之外形,真正的高功夫者與人交手,“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裡”,沾之即發。你還沒看清他的動作,對方早被打出去了。

初學者練拳必先由外形入手,切不可忽視拳架姿勢的準確性,盤架子動作要工整到位,姿勢正確。要明規矩而循規矩。要知道正確的姿勢是用意的可靠保障。藝臻上乘之後,即可脫規矩而合規矩,這是學拳所應固有的正確程式,舍此無他徑可走。太極高手,動則為法,怎麼做都對,怎麼做都有,“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邊”。這才是太極拳“重意不重形”的全面準確的含義,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真正的太極功夫。

 

(二)尚氣則滯,用力則僵。

一般地說來,初學者在“用意”的訓練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意識貫注到呼吸和勁力上。按照正確的教學程式,初學太極拳的人,不能馬上就結合到氣,只能是先搞身體運動,把姿勢擺正確,把動作練熟,達到“中正安舒,輕靈圓活”。《拳譜》要求的是“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然而,實際上很多人都急於把動作與呼吸結合,而誤入歧途走了彎路。因為,如果把意識貫注到呼吸上,想呼則呼,想吸就吸,這樣就會出現動作的遲重凝滯,從而不能獲得“吸則拿得起人,呼則放得人出”的技擊效果。如果把意識放到勁力上,有意識地去用力,就造成肢體的僵硬,使得周身氣阻,經絡不通。從中醫理論看,這種情況就會出現病變,絕對得不到健身之效果。在技擊上,身體出現僵硬之時,就是挨打之時,所以古代先賢諄諄告誡:“切記不可用力,不可尚氣”。太極拳一切動作都要“先在心,後在身”,以意領先。在加強意識訓練時,必須牢記兩個“不可”的古訓,才能使太極拳技術水準向更高層次發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