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承光先生谈拳语录(二)

 tjboyue 2017-07-22

   姚承光先生谈意拳语录(一)

       姚老师讲站桩时如果有人突然拍你的间架,意思是说要试你的功力大小,看看你的间架撑劲有多大。当他在拍你间架的同时,你一定要有意识的用力去顶一下,就如摸劲时的松紧转换一般,切不可一味放松的让别人去拍。如果你放松的让别人拍,即使你的功力再大,也会被拍瘪的。要知道意拳的动作意念都是要有意识的去找去做,当我们经常在这种意识中训练,逐渐就会形成无意识的本能反应。也就是说意拳的训练都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从有力到无力,“无力”不是说不用力,而是说你的力量要变化无穷,让别人捉摸不透,看不出来。意拳站桩不是说学会了站,有了功力,就可以不用力或无意识的来抵抗对方的拍击,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力量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你在站桩时别人用力拍你的间架,你只有有意识的一顶,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力,否则则相反。所以说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对方突然拍打你时,即使你功力再大,也难以承受。所以一开始练习时都是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有意识的去抵抗对方的拍击,这才是入门之正规。


22、意拳的发力练习,在动作上要由大到小。大是为了力量的畅通,小是为了力量畅通后的冷、脆、快。减少力量的击打时间,提高打击的速度。


23、利用旋法发力时,应该向下,向身体的侧面发力,要将对方旋到你的侧前方,然后利用向前发力将对方发出。


24、意拳的意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要想提高功夫,在练习意拳的不同阶段就得在意念的要求上不同。初级意念是有定式的框框;中级意念有变化,但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高级的意念则是随机随势,无所不为。


25、意拳练习程序,站桩,试力,走步(摩擦步,步法基本功),推手,发力(固定姿势及步位)开始练习,逐渐到不固定姿势,无定位的随意发力。


26、站桩--站桩是在静止状态下去体会“劲”,更要用意念诱导去摸索“劲”,“整”是拳术上的传统术语,即周身意力,是在平衡守中的状态中,在站桩锻炼时,开始双手有沉重,发胀,发热等感觉,进而有前伸,后拉,上抬,下压,外分,内合都感到有一种阻力,大有欲动不能的之感,(并非真不能动)。始而两手,渐而周身都有这种感觉(由轻微到真切),这就是所谓的“整”。在站桩初期锻炼中要“用意不力”,注意放松,要作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简言之,即“松紧协调”。试力--在站桩中摸到了“劲”(身外阻力),但稍一动作,则阻力全失,这就要在试力中再摸到“它”,在动作是要有意念诱导(步子不动),要点是精神集中,意念真切,要小要慢,缠绵不断。有了阻力感后,动作是向由小到大的,由慢到快的去作,原则是“用意不用力”,总之要有内涵的劲,即阻力感。

       走步--(即摩步),走步就是脚腿的试力,有阻力感后,再结合手的试力一起去作,由有规则的进退转移到随意变换身手步法。进入全身试力的阶段。原则要求是“一动无不动”,“牵一处动全身”,随时在“整与不整之间”。


27、意拳所说“发力”即爆发力的简称,要求在极短暂时间内将平日锻炼的整劲,迅猛发出,原则要求“一触发,一发即止”。


28、站桩是本中之本,在站桩锻炼中,不断地提高要求(姿势与意念),在试力,推手,发力锻炼中,发现本身有力量微弱,反应迟钝,或空白处,再从站桩中通过意念活动的诱导,去摸索及加强内涵力,由静到动,由动返静,反复地相互参照,彼此帮助的练习下去,其进境是无限的。


29、在走步练习中加上试力,要将意念放远放大,前后,左右,上下都要有阻力。意念设想也可轻可重,身体各部和外界都能相连,要慢慢动中细细体会,在快速中也要体会是否有慢中的力量,手上有没有试力的控制感觉,步法快步移动时有没有摩擦步中的力量,这时注意自己头部是否虚灵挺拔,胸部是否有吞吐蓄之力,腰胯膝部有没有意念中的争力感。


30、在站桩中摸到阻力后,即可增加作走步和试力的练习,在走步试力中有阻力感后,就可作推手练习。在试力练习中都有了明显的阻力感,就可作发力练习,由定位到不定们,再进到随意发力,(设想和对手实作),更进而实作,击与发均用,水平低时,为避免爱伤计,可限制攻击之部位,也可用防护器具。


31、意拳中所谓的争力就是用意念引导全身上下前后左右互相牵引共争一中,所产生的弹簧般相互呼应的意中力,具有这种争力后,再经过试力,发力等步骤练习,才能达到发挥争力的目的。


32、练习争力先由简单的争力入手,而后及全身求整体的争力,无论是简单的争力还是整体的争力都要先在浑元桩法中去摸索。


     33、争力的练法:可先用浑元桩的任何一式,站好后,设想前臂腕部(回弯处)系一条有弹性的绳子,之前端拴于前方某一物体上,如墙,树等均可,绳之后端系于自己脖项上,位置相当于风府穴下。练习时用意略挺颈而微拧(左臂在前即向左侧微拧,右臂在前则向拧),全身后靠要拉紧有弹力的绳子去拉手腕,腕子再拉紧前方的绳子,设想前后两个力量对称相消,而手不为所动,又要能感觉有一股力量,稍一拉,就松开,后手像抱一个有弹性的球,当身体去拉前手时(重点在脖项),后手用意去抱球与前手相呼应,反复练习,久之自会体会松松紧紧的争力,这就是所谓“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互用的意中力,也就是王芗斋先生所说 “松紧紧松勿过正”,“正”是适当,适到好处的意思。


34、整体争力的练法:经过不断练习,已求得争力后,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练习整体争力。练习法是按浑元桩法站好后,设想头上好象有弹性绳子系起,与两脚间的中心点上下相争,同时头与后脚上下相争,更与前脚作斜线角,前后与后手作左右争 ,左手与右脚作斜线争,两肘与两膝作上下及斜线争,前手与后手作左右争,右手与左脚,左手与右脚作斜线争,两肘与两作上下及斜线争,左胯与右膝,右胯与左膝作争斜线争,至于手与脚,肩与胯作上下争力则包含在头与脚相争之内总之四面八方共争一中,但要注意“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练习时要注意形曲力直,好象八面出锋,进而设想周身毛发习涨与外界互相联系互相牵引,身体不能转而双处处都能微动之意,作时一定要意念切实,可是不能执着,这就是王芗斋先生所说“顶上力空灵,身如绳吊系”,“力松意需紧,毛发势如戟”之意。


35、我们的基础步法训练要缓慢,均速。目的是摸索阻力,有阻力感后(前进和后退)从意念上加重分量,使阻力感加强,进而变换阻力感加强,轻重随时变换,目的是摸到的力既有力,又灵活多变化。


36、摸阻力感技击桩较明确,较简单,收效快,但是健身桩同样在摸阻力感,例如健身桩中说的“摇法”、“旋法”就是求阻力感,不过细微轻松,是进一步较高的练法。


37、上下争力,重点是前脚与颈,后脚和头顶,身体各部都要参与,其重点是“肩如担担,手如提蓝”(意念)。挺拔是上下争力,但是要求很轻微。


38、向前发力先将力量往后,意思是否将身体当作一把弓,因为上下争力而形成一条强弦,身体力量往后一撞,自然反弹向前,而上下争力的弹簧越强,则所发出的力量越大,就是用上下争力做成第一个主要弹簧,再用意念假设出若干弹簧(上下,前后,左右),内与外争,内与内争,从而达到“无处不争”。


39、(一)争力不要做出形来,争力的弹簧有大有小,练习时有时像自己拉动树,有时树一动处处动,更想像自己如巨人一般影响到周围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