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先生的辩论之道

 精有 2017-10-28


各位师友下午好,今天向大家汇报一篇学习心得:《阳明先生的辩论之道》,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通常我们所认为的“辩论”,就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

在《王阳明全集》中,多处记载了阳明先生对辩论的看法,我们不妨细细品味一下,看看有何帮助。

一、辩论的动机与目的

据年谱记载,1521年先生回到余姚以后,专意讲学授徒,声势浩大,震动朝野,引起了一班固守程朱理学的官僚们极力反对。

次年年七月,御史程启充、给事毛玉,秉承首辅杨廷和的旨意,倡议论劾守仁,加之以遏止正学的罪名。

弟子陆澄时为刑部主事,特上疏为“六辩”以驳斥论劾者。为此,先生专门就此事写信给陆澄,谈论自己对辩论的看法。

信中写到:吾侪[chái]今日之讲学,将求异其说于人邪?亦求同其学于人邪?将求以善而胜人邪?亦求以善而养人邪?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凡今争辩学术之士,亦必有志于学者也,未可以其异己而遂有所疏外。

先生在此处强调,要理性地看待辩论的参与者,他们都是“有志于学”的人,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辩论来说服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不能将动机放在“以善胜人”之上,而是要放在“以善养人”上。

发心皆为善,一“胜”一“养”便分出了境界之高下。面对御史程启充、给事毛玉的恶意,先生仍坚持“以善养人”,可见圣人之心量广大。

何为“以善养人”呢?即:虚心以相听,诱掖以接引,持守一颗与人为善之心。

先生在传习录中有言:“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在朋友之间进行交流辩论时,有两种情况最容易引发我们的情绪:一是对方的观点浅近粗疏,让自己有一股想立刻插嘴去纠正的冲动;第二种就是对方自我炫耀,自命不凡,恨不得驳倒他,让他清醒清醒。

先生提醒我们,这两种情况只不过是对方“病发”,对症下药就行了,何必把自己摆在一个高大上的位置上去鄙视轻薄他人呢?您去医院看病,见过医生鄙视病人的吗?医生也保不住会生病不是?一旦有了“鄙薄之心”,便会失去君子的“与人为善之心”了。

为什么要持守一颗与人为善之心呢?先生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彼其但蔽于积习,故于吾说卒未易解。就如诸君初闻鄙说时,其间宁无非笑诋毁之者?久而释然以悟,甚至反有激为过当之论者矣。又安知今日相诋之力,不为异时相信之深者乎!

所谓疑之深,信之切。世人受积习蒙蔽,是非之心未能彰显,偶有非笑诋毁也是情有可原,只要“求道之心”不息,久而久之便会释然以悟。

回想自己在学习心学的历程中,就和先生描述的一样,当时自己的“相诋之力”,化成了今日的“相信之深”,一路走来,不得不感激前辈老师们,他们深谙“以善养人”之道,践行“与人为善”之理,始终在交流辩论中不断鼓励和劝勉着象我这样的后学,如今读到先生这一段不禁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当我们起心动“辩论之念”,背后必有发心,此“心”应为 “切磋交流”之心,追求真理之心,“与人为善”之心,让对方接受和认同自己的观点不是辩论的唯一目的。

二、辩论时的注意事项

在与人辩论时,仅有一颗与人为善之心还是不够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在前文中先生给陆澄的信中有这样一段:四方英杰以讲学异同之故,议论方兴,吾侪可胜辩乎?惟当反求诸己,苟其言而是欤,吾斯尚有所未信欤,则当务求其是,不得辄是己而非人也。使其言而非欤,吾斯既已自信欤,则当益致其践履之实,以务求于自谦,所谓“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者也。然则今日之多口,孰非吾侪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乎!

这两段有以下几层意思:

1、要有耐心,等待对方将观点阐述完整。议论方兴,吾侪可胜辩乎?耐心的背后既是一种尊重,更是自己修养之体现。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从心念到言语文字,直到点“确认”键的那一刻,我们是否始终保持着觉察呢?

2、无论对方观点有无道理,都要反求诸己。先生在这里其实讲的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心学中人,做到此“四勿”是“虚其心”基本要求。

如果感觉对方的言论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还未能实证,则应当认可他们对的地方,不能总是固信自己而否定他人。

即使他们的言论不符合道理,我们既然有这个自信,则应当更加着实去做工夫,报以谦逊的态度。

从某种程度来说,一次辩论便可以看出修行工夫之深浅。按照先生的思路,辩论中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最合适呢?

我觉得应该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主,揣摩他人的观点为辅,多去思考他人观点背后的核心义理,而不是咬文嚼字地去挑刺,贴标签,上纲上线。他人观点中哪怕有一丝可取之处,你能发现就是你辩论的收获,不然枉费口舌,一场内耗而已。

辩论即是事上磨。今日之多口,孰非吾侪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乎!怎么磨呢?当然是“磨心性”。

先生在书信中有这样的提示:先儒之论所以日益支离,则亦由后学沿习乖谬积渐所致。彼既先横不信之念,莫肯虚心讲究,加以吾侪议论之间或为胜心浮气所乘,未免过为矫激,则固宜其非笑而骇惑矣。此吾侪之责,未可专以罪彼为也。

首先,对方观点之所以不合道理是有原因的,辩论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其次要看清对方辩论时的状态,是固执还是虚心,如果是固执己见,切不可为“胜心浮气所乘”。

如何做到呢?就是在对方理亏嘴硬时,出言不逊时,在同伴呐喊助威时,旁人点赞喝彩时,还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气血涌动,还能不让这股“气”被急躁和求胜的情绪“附着”上,始终保持自己思路的清晰,心平气和不受干扰,始终不动摇自己“与人为善”的初衷。

这样的工夫谁做得最好呢?先生的弟子在信中写到:“又尝见朋友中见有人议先生之言者,辄为动气。昔在朱、陆二先生所以遗后世纷纷之议者,亦见二先生工夫有未纯熟,分明亦有动气之病,若明道则无此矣。观其与吴涉礼论介甫之学,云:‘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气象何等从容!”

先生对学生这个观点的评价是“极是极是”,并教育学生们说: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可恶乎?

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感恩对方,感恩他关注你的观点,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你辩论推敲,让你对自己的观点投入更多更深的思索,从而趋于完善。

三、辩论有“风险”,参与须谨慎

首先,不要自己去招惹。情况往往是这样,他人亮出一个观点,你立马冒出一个“犀利”的点评,顿时惹来他人的不快,于是一场唇枪舌剑的论战开始……

先生说: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切忌轻自表暴,引惹外人辩论,枉费酬应,分却向里工夫。

虽然说辩论也是事上磨,但却不是“没事找事”,而是“事来而顺应”,一场无谓的辩论下来,枉费时间精力不说,向里的工夫都没做,甚至还结怨于同道,真是得不偿失了。

其次,要明白辩论的局限性。我们辩论的手段依赖的是语言文字,其本身就有个人理解的局限性,并且辩论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闻见之知,受到时间、空间、个人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以及经验所局限,很难分出一个绝对的对与错,所以,对于结论不能执着。

最后,以先生的一段警示作为结尾:

忘己逐物,徒弊精力于文句之间,而曰吾以明道,非惟有捕风捉影之弊,抑且有执指为月之病,辩析愈多,而去道愈远矣。故某于朋友论学之际,惟举立志以相切砺。其于议论同异之间,姑且置诸未辩。非不欲辩也,本之未立,虽欲辩之,无从辩也。夫志,犹木之根也;讲学者,犹栽培灌溉之也。根之未植,而徒以载培灌溉,其所滋者,皆萧艾也。

今天就汇报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陪伴和聆听。

 

心友有感:

十号助教:潘老师今天所讲,真是医我病的良药,多少回都是逞口舌之快,固执己见,话语随意出口而忘记省察自己的念头。忏悔!


长沙心友:主要是讲清了,好懂

 

张瑞:此为大功德,便如鸠摩罗什翻译佛经,讲经说法一样


福建心友:老师一场课好像现在大热天里的一股凉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