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合一之体 知行并进之功

 精有 2017-10-28


【原文和陈荣捷集注】

来书云:“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①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不能自觉,任情恣意,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

此段大略,似是而非。盖承沿旧说②之弊,不可以不辨也。夫学③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④染翰⑤。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

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

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⑥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

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于后世之说者,正在于是。今吾子特举学、问、思、辨以穷天下之理,而不及笃行,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为无行也已。天下岂有不行而学者邪?岂有不行而遂可谓之穷理者邪?

明道云:“只穷理便尽性至命⑦。”故必仁极仁,而后谓之能穷仁之理;义极义,而后谓之能穷义之理。仁极仁,则尽仁之性矣;义极义,则尽义之性矣。学至于穷理至矣,而尚未措之于行,天下宁有是邪?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

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⑧,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

吾子所谓气拘物蔽者,拘此⑨蔽此而已。今欲去此之蔽,不知致力于此,而欲以外求,是犹目之不明者,不务服药调理以治其目,而徒伥伥然求明于其外。明岂可以自外而得哉?任情恣意之害,亦以不能精察天理于此心之良知而已。此诚毫厘千里⑩之谬者,不容于不辨。吾子毋谓其论之太刻也。

 

施邦曜云:“‘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此是先生立教之本。今得此意,先生千言万语,只在此一句中矣。”又曰:“朱子曰:‘我非知外而不知内,已早言之。’学者唯会二先生立言之意,其道自一。’”

三轮执斋云:“‘穷理’字本出《易·说卦》(第一章)。明道以‘只’‘便’二字结说之。王先生所说穷理,则以心说之。故知行贯在其中,盖亦明道之意。朱文公所说,特以知识一边,故不贯行。在乎不贯行之知,岂能尽性以至命哉?明道‘只’‘便’二字是玅解而易意。与朱说异,亦可见也。”

东正纯云:“穷理字本出《易·说卦》。先以道德,后以性命,而穷理与理义配对。其所主在明人心,非泛然穷至物理之末,亦彰彰矣。然则明道所谓,只穷理便尽性,简易直截,原无可疑。而朱子却议之者,属其创说,始(且)非易旨也。文成据明道之说,更发挥其知行合一之说,可谓后无余蕴矣,谁谓好与先儒牴牾?”

但衡今云:“本节言知行合一并进,较言合一者,辞旨畅达,文亦生动可喜。谓‘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是直以行为知矣。其说亦极精到。谓‘殆以吾心之良知为不足,而必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则失于隘矣。甘泉(湛若水,一四六六至一五六○)谓阳明自小其心以此。物无穷,而人之生也有涯。又安得不求裨益以致其知哉?且所谓致知者,与吾心为终始,亦即与物为终始,与理为终始,而后始得以尽其用。予固不以主一主二而为是非也。”

 

①学问思辨。参看第四条,注四。

②旧说。指朱子学说。

③学。南本、施本、俞本、张本均无“学”字。

④觚。竹简也。

⑤翰。笔也。

⑥说。诸本作“理”。

⑦只穷理便尽性至命。程颢语,出自《二程遗书》卷二上(页二下)。

⑧人一己百。参看第九十九条,注九。

⑨此。此四“此”字指良知。

⑩毫厘千里。参看第四条,注六。



【译文】

来信说:“人的心体,原本是没有不明的,但是每个人受到各自的禀气的束缚和外物的蒙蔽,就很少有不昏暗的了。除非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来明了天下的理,不然的话,善和恶的起因由来,真和假的分辨,都不能自我察觉到。如此就会纵情恣意而为,其危害也将举不胜举了。”

这段话,大体上是似是而非,原因在于它承袭了旧说的错误,不得不来分辨一下。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可以称之为学,没有学了却不去行的。比如说学孝,就必须要服侍奉养双亲,躬行孝道,然后才能称之为学。哪里能只是空口说说,随便听听,就可以称之为学孝了呢?

学射箭,就一定要张弓搭箭,拉满中的;学写字,则必须抻开纸,拿起笔,濡上墨一笔一划去写。

天下所有的技能学问,没有不去执行而就可以称之为“学”的。

学的开始阶段,就已经行的开始阶段了。

“笃行”的“笃”,是敦实笃厚的意思,是说一旦进入了行之始,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行下去,不半途而废的意思。学习,不会没有疑问,那么就有了审问,审问也是学习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行的一个环节。然后还是不是有了疑问,就有了“慎思”。“慎思”也是学习的一个环节,也是行的一个环节。然后又不能没有疑问,于是就有了“明辨”。“明辨”也是学习的一个环节,也是行的一个环节。

分辨明白了,思考慎重了,问得详尽了,学也找到门道了,然后又能持续不断下功夫,这就称之为笃行。

并不是说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后,才开始执行。

所以说从寻求能做某件事的方面说称之为“博学”,从寻求能解决学的过程中的疑惑方面说称之为“审问”,从寻求能弄通所学的对象方面说称之为“慎思”,从寻求能精确察看所学对象的方面说称之为“明辨”,从寻求落实所学对象到实践中来的方面说称之为“笃行”。

从分开的不同环节而言,可以说是有五部分,但是五部分合起来说其实是一件事

。这就是鄙人“心、理合一”的本体,知行并进的功夫所不同于于朱熹先生的说法之处。

现在你只举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来穷尽天下的理,却没有涉及到“笃行”,这是仅仅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当作是“知”,而认为穷尽天下的理是不需要“行”的。天下又岂有不“行”而学的呢?岂有不“行”而就可以认为是穷尽理了呢?

程颢先生说过,“只是穷理,便能做到尽性至命。”所以按程颢先生的意思只有施行仁,并将“仁”做到极致,然后才可以称之为能穷尽“仁”的理;只有施行“义”,并将“义”做到极致,然后才能称之为能穷尽“义”的理。将“仁”做到极致,就是穷尽了“仁”的性了,将“义”做到了极致,就是穷尽了“义”的性了。求学的人达到了穷理,就认为功德圆满了,却还没有付诸于执行,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所以,“知”而不行,并不能称之为治学,如此就知道不去执行同样也不能称之为穷理了,知道不执行不可以称之为穷理,也就知道了知行合一、齐头并行,而不能将其分为两件事来看了。

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我之一心。如果一定要说,要穷尽天下之理,恐怕凭借我心之良知还不够,而必须要向外寻求天下广大的事理,以补足增益我心之良知的不足,这就好比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了。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功夫,哪怕资质上属于“困知勉行”的人来说,只要下别人尽一份力自己尽百倍力的功夫,而将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极致,达到尽性知天的境界,也不过是“致”了我心中的良知而已。

良知之外,难道还能增加一丝别的东西吗?

现在一定要说:要穷尽天下之理,却不知反求自心之良知,那么,所说的善与恶的由来,真与假的分辨,舍弃了我心中的良知,又用什么来体察呢?您所说的“禀气的束缚,外物的蒙蔽”,也就是束缚蒙蔽在不知心外无理而已。现在想要摆脱这种蔽障,不知道在致良知上用功,却想向外物寻求去蔽障之途径。

这就像是眼睛看不到东西,不服药调理来治疗眼睛,反而昏头昏脑寻求能更清晰看清外界,而要清晰看清外界难道可以从外界求得吗?纵情恣意而行的危害,也是由于不能在自己良知的基础上精确体察天理而已。这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地方,不容我不来分辩啊!您千万别怪我言论太偏激尖刻啊。



此为传习录连载第136


心友将修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感悟发至以下邮箱,我们请老师为您解答

187270597@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