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涉足消费金融, 趣店让这18家A股公司惊出一声冷汗

 紫氣東來兆吉祥 2017-10-29

平台都爱现金贷的时代,却都想和它划清界限。“赚钱可以,但不能赔名声!”在观察君接触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中不下10家都在极力撇清与现金贷的暧昧关系。

上市不到一周,趣店无疑牵动着现金贷产业链的心,而大起大落的舆论风波更是让18家A股公司惊出一身冷汗。

据多家媒体盘查,除了近期纷纷上市的趣店们,A股涉及消费贷的上市公司就多达18家,其中多少与现金贷业务有交叉。

任凭风声嘈杂,在现金贷逐渐走向台前之际,它的魅力也随之表现出来……

消费金融云集的A股

A股有三家在台面上涉及现金贷的上市公司:昆仑万维、联络互动和国盛金控——均为趣店参股方,其中昆仑万维直接持股17.39%,其余均为间接持股。

祸福难料,趣店上市后,伴随着上述3家公司,近20家已宣布或正在筹备上市的现金贷或具备现金贷产业链条的公司曝光,另外一批与现金贷有直接或者间接有业务关系的上市公司也浮出水面。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前述趣店的3位东家,还有15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小额贷款的消费金融业务。

(图片来源见水印)

有业内人将目前市场上的消费金融公司分为3大类——银行系、产业系和互联网系。

银行系以招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等公司为代表;

产业系以苏宁消费金融最为典型;

互联网系则是以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依托电商巨头的流量衍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舆论漩涡中的趣店属于阿里导流作用下的互联网系。

10月23日,“科技型文化企业”盛讯达发布公告,拟设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其中上市公司部分出资1.53亿元,占51%股份。上市公司控股的消费贷产品又增此一家。

相比于早早栽下现金贷这颗摇钱树的前辈们,盛迅达的反应倒有些后知后觉。

最早的利欧股份在2008年就成立了小贷公司,随后还有博瑞传播、生意宝、孙宁云商等10余家上市公司进军消费贷领域。

它们有的修成正果赚得满盆钵,有的则领了“重在参与”的牌子继续伺机潜伏。

拿今年上半年为例,重庆百货、小商品城参股的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盈利1.36亿元,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盈利4286.9万元,南京市三六五互联网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半年盈利843.15万元,成都博瑞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半年盈利624.6万元……

“上市公司靠现金贷盈利。”有心之人的一句调侃,部分已成既定的事实。

当然,春风不尽然全得意,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旗下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温岭市利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半年亏损33.84万元,广州二三四五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半年亏损75.5万元,生意宝半年报未披露杭银消费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上半年盈亏情况……

现金贷成标配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观察包括上市系在内的多家金融企业后发现,盈利公司背后都离不开现金贷。

据不完全统计,新近已公布2017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的上市系金融企业共有7家,包括宜人贷 、信而富、二三四五、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苏宁 消费金融。

上述平台几乎全线盈利,尽管信而富还有亏损显现,但从财报上看出,现金贷业务从去年的12%和上季度的40%上升至54%,已经开始发力。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司整体的业绩来看,二三四五仍然存在亏损,然而旗下以现金贷为主的“2345贷款王”上半年为公司贡献了2.39亿美元的净利润,算得上力挽狂澜了。

这些上市公司与趣店们的纯现金贷产品相比,在消费贷的掩护下赚钱的同时也“深藏功与名”。

事实上,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寄托于消费贷体系的现金贷的生存空间更大。“在互金领域,随着模式的固定和入局者的推广,肯定是体量大、合规的胜出。”互金分析师“深8君”表示,相对于模式单一的趣店们,不断壮大的消费金融市场有更大的可能。

在他看来,大型机构欺骗消费者的代价太大,直接影响到品牌;同时,他们的业务体量大,现金贷只是其业务一部分,公司承担损失的能力更强,很大程度上能规避专一于现金贷的产品所面临的风险。

毋庸置疑,上市公司热衷于现金贷当然是相中它的盈利能力。然而,随着市场不断成长以及合规要求趋严,大范围的现金贷平台以高利率抵消高风险“赚快钱”的盈利模式弊端也会越来越明显,追根究底容错率低的模式始终无法长期循环造血。

复杂的现金贷情节

相对于前述“有底气”的大机构而言,一些小平台对于现金贷的情绪有些复杂。

彼时蜜糖,此时砒霜。一方面舍不下这块香饽饽,但另一方面却又被眼下现金贷的风评吓得哑口无言。这就是当下许多小型现金贷平台的内心写照。

身边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上半年一度颇为高调的现金贷业务宣传攻势竟在一时间都销声匿迹了。热门剧综里的现金贷口头禅也成了禁语。

“我们不是现金贷。”尽管此前在多家媒体上宣传现金贷业务并且曾在网播影视作品中进行广告植入,这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现金贷”的标签表现得异常敏感。

无独有偶,在随机了解的另外几家平台对于主打业务现金贷的说法都表述得异常小心翼翼。一位平台负责人甚至坦言“这个词现在很敏感,谁都不好多说”,并希望“最好不要提我公司有这块业务”。

或许处于这样矛盾的情绪,业内人士在现金贷的认识上也呈现出两拨不同的立场。

其中,一位投资人私下与合伙人谈判时直言不讳:“现在赚钱的公司都在做现金贷,趁着红利还在赶紧入手。”这类有钱人大多是非金融从业者,最大的信念是“在一个温暖的小窝放一把钱,然后等它疯狂下崽”。眼下,现金贷就是资本最好的安家之所。

此前观察君有做过相关分析,在现金贷爆发时期,例如江浙一带的富商以及部分地区的炒房团的有钱人听闻现金贷的商机之后便蜂拥而至,这也一定程度上催熟了这片市场的疯狂。

另一部分则相对理性,“实际上,现金贷产品上市确实蛮鼓舞人心的。”杭州某P2P平台旗下的现金贷产品负责人陈昆表示,半年前入局现金贷是单纯地想稳住P2P市场份额,然而随着领域不断细分以及整个市场的爆发,当下现金贷或许真的能给公司加持不少。

如今他带领着10余人的团队为公司运营3个现金贷产品,风控、运营技术与原P2P平台共用,同时他们还在接触其他的投资人提供金融服务外包。

整体而言,整个现金贷业务的成绩不错。在陈昆看来,现金贷的落脚点最终还是要回到P2P大市场去。

“我从现在的一些舆论的导向多多少少也有些感触,给现金贷招致负面的原因无非是一个安全感的问题。目前当务之急还是提升用户对于产品的信赖感。”陈昆坦言,相对于很多现金贷产品,自己团队占据一定优势,“毕竟在P2P领域也是老口碑了!”重点就是如何将其有效化的问题了。

除了前述两个代表性的观点,也有很多立场模糊的从业者,他们很难简单说清自己是在“赚块钱”还是对现金贷报以更长远的期待。

不过,庆幸的是无论是盲目从流者还是有抱负的金融家,都在这场现金贷的暴风中发现了它的魅力。只是当下,如何有效保护和维持它还有待市场进一步的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