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校方略】提升校长规划力亟待明晰的教育关系

 天下知仓 2017-10-29



近期规划与长远战略思考和谐相称

规划学校发展既要有长远的战略考量,也要基于学校发展的现实性需求进行科学定位。提升校长规划力必须从近期规划和教育愿景两个视角进行关注,准确把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形成的教育发展需求和教育策略,科学理性分析学校规划的可行性。


首先,理性建构学校发展规划周期。一般情况下,学校发展规划主要从学期、一年、三年、五年、等几个时间跨度进行,对于教育规划周期的选择主要根据学校近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进行定位,这与学校教育教学周期和校长自身专业发展阶段相匹配。


其次,近期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愿景相匹配。学校教育愿景是学校经过几代人努力而可能达成的教育目标,而学校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教育发展需求和发展定位,需要校长必须基于学校发展愿景建构不同阶段的教育发展目标,使之与愿景匹配。


第三,强化战略策略与战术思路相统一。学校教育发展愿景需要校长及学校其他成员共同努力,以解决学校在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主要从宏观方面进行系统建构和科学梳理。战术层面的策略主要依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思路对学校教育中的一些质量问题和发展问题进行操作性的策略定位,以解决具体教育问题和学校发展中的现实性问题。


顶层设计与部门发展和谐互动

规划是学校发展指南,校长如何将顶层设计与中层教育发展实际和需求进行有机整合则是校长规划力的应然关照。


首先,融通双向规划。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模式有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模式是指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主要依靠学校管理层和外来咨询专家的力量,提出学校发展规划草案,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建设性调整,最后确定学校发展规划。


其次,校长顶层设计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学校规划是校长治校的顶层设计,是其依据学校教育愿景,积极谋划、描绘和指引全体成员共同发展,从学校的发展方向、方式、方略进行全局性定位,是全体成员的教育愿景和行动路线。主要从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任务、办学宗旨、办学方略、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校长在设计过程中不要好高骛远或盲目模仿,必须基于学校资源的现实性,基于学校文化的传承性,基于学校发展的前瞻性,确保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胸中有丘壑”,对于学校发展规划了然于胸。


第三,校长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校长规划力不是闭门造车或异想天开,在顶层设计里每一项工作都会有路径,每一个人都会有位置。必须关照中层和教师个体的专业现状,校长顶层设计必须系统剖析学校中层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向,校长必须对各部门的教育规划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关注中层各部门之间的教育合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确保目标与理念有效匹配;关注教师群体对学校发展规划认可,促进他们责任和荣誉共享,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学校组织凝聚力,形成教育发展共同体。


校长理念与规划推进机制和谐相接

校长规划力是其教育理念的彰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如何循序渐进推进学校规划的实施,不仅是校长一个人的智慧,也需要将理念有序融入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


首先,校长理念是学校教育规划的基石。校长办学理念和教育理想是校长治校的基础,一个校长如果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想,这所学校不会有创新型发展,不会有自身教育文化,因此,校长教育理念与理想是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保障,只有将校长的理念与理想融入在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通过明确、公开、正式规章规约彰显校长治校理念,把校长治校行为和后果纳入到教育规划体系中。


其次,校长理念与教育规划推进机制相得益彰。校长治校理念和理想是循序渐进的,校长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理想也是不断发展的,校长的理念与理想不断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式和推进进程,校长的办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会不断升华,对教育改革实践不断从理论层面进行完善,对改革路径有效拓展,对改革策略不断优化,校长的教育理想在规划推进中不断实现。校长治校理念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规划推进机制也会趋于扁平化,以提升师生的参与性,提升规划的实效。


教育规划与实践范式和谐相生

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蓝图,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南针,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一个观念,在校长治校权利和职责明确后,学校规划的行动性开始凸显,也就是说,教育规划是一种行动。


首先,规划实践是校长治校理念的一种教育转化。学校规划实践主要包含规划文本的话语范式、规划的价值目标及其结构、规划活动过程(规划编制、规划实施与规划评估等)中主客体关系等要素。不仅是规划的有效分解,也是基于教育规划内涵进行系统建构,使得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与实践范式进行有效链接,将文本化的资源落实在操作层面,使得学校规划有机会、有路径、有策略落实。


其次,实践范式使教育规划成为公共场域。教育规划是校长对学校发展的一种展望与设计,一旦进入实践阶段,教育规划必然成为公共场域,教育规划不仅是校长个人的教育思考,还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教育规划不仅关注校长治校合法性,更关注通过规划实践保证每一个体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教学与管理》2017年第25期 夏心军 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