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类型 (1)膜周部:最常见,约80%。位于主动脉瓣下方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可不同程度延伸到邻近的室间隔。四腔心切面缺损近三尖瓣隔瓣,大动脉短轴缺损位于三尖瓣隔瓣与室上嵴之间,相当于大动脉短轴切面9-12点钟方向。分三型: ① 膜部型:缺损面积较小,大动脉短轴缺损靠近三尖瓣隔瓣,但与隔瓣有较短的间距; ② 嵴下型:缺损面积较大,大动脉切面缺损靠近室上嵴; ③ 隔瓣下型:缺损位于三尖瓣隔瓣下方,与三尖瓣隔瓣无组织回声。 (2)肌部:最少见。位于窦部和小梁部。除外膜周部及漏斗部以外的任意类型。 (3)漏斗部(室上嵴):缺损位于室上嵴与肺动脉瓣之间,相当于大动脉短轴切面12-3点钟部位。分两型: ① 嵴内型:位于室上嵴内,距肺动脉瓣环有一定距离。在12点钟附近部位,缺损上缘与肺动脉瓣之间有肌组织回声; ② 干下型:位于室间隔右室流出道处,肺动脉瓣后下方。缺损紧邻肺动脉瓣,与肺动脉间无肌组织回声。 室间隔缺损超声表现 (1)直接征象:① 缺损处的室间隔连续性中断,断端回声增强;② 室间隔膜部可呈瘤样突向右室,形成膜部瘤样缺损;③ 肌部缺损走行弯曲,呈“葡形现象”。 (2)继发性改变:① 左室增大;② 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增大。 (3)彩色多普勒:异常过隔血流信号(多个切面显示),多为左向右分流。
超声笔记每天分享,赞赏是正能量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