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茶连连看之一百三十一:普洱茶“茶气”

 liuhuirong 2017-10-29
\
  无论是去茶馆、逛茶店或是到一些茶友私家的茶室品茶,常会听到一些老茶友说哪款茶"茶气"很足,哪款茶"茶气"明显,"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要特色之一。虽然茶气和茶叶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等有关,但如果仓储时,茶质发生了变化,刺激人体感受的物质也会发生变化,能感受到的人群也可能发生改变,甚至消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茶质好的茶可能会有茶气,但也可能因种种条件导致茶气消失;如果茶质不好,那这茶就不会有茶气了,不论以后如何仓储,存放多久都不会有。
\
  长知识
  【普洱茶香型】1、兰香。次嫩的三四五级茶菁,陈化后青香沉淀成兰花香。2、蜜香。大多版纳茶品陈化一至二年都会产生此香。3、枣香。茶树生长环境植被繁茂云雾缭绕。4、荷香。幼嫩茶菁,陈化后浓烈青叶香淡化成荷香。5、樟香。陈化中茶叶生成某些酚、酯类物质遇热挥发出类似香气。
  1、樟香。樟香的形成其实和樟树没有任何关系,樟香通常出现在经过广东香港传统仓仓储过的茶品中。闻起来有点类似旧木头箱子的味道,也有很多北方人认为这是湿仓的味道,樟香在北方不大被人接受,在广东一带比较受欢迎。樟香根据茶品的不同可以分为:青樟香(生茶),樟香(熟茶)。
  2、荷香。荷香其实要分两种,一种是荷花香,一种是荷叶香。通常市面说的荷香,是指荷叶香,这个则是需要细嫩的芽叶(最起码要一级以上的茶箐)发酵制作的熟茶,再经过5年以上的干仓仓储,才能转化出来的,类似干荷叶的一种清香(例如:勐海茶厂的白针金莲)。而荷花香,则是通过不同等级的茶箐,依照配方混合,并人为的控制发酵程度,就可以做出(例如景真茶厂的荷香蜜韵)。
  3、兰香:新鲜的普洱茶青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而转为青香,那些种植在樟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为兰香,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
  4、枣香。枣香的形成需要相对粗老的叶片发酵制作,青壮细嫩的茶箐是发酵不出枣香的,所以,枣香型的普洱茶最常见的就是老梗老叶子的比例相当的多,也是普洱茶中比较低档的品类。
  【"洗茶"实乃"润茶"】很多人以为洗茶是为了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等,其实不然。多数情况下,"洗茶"的主要目的是浸润茶叶,帮助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有部分爱茶者更愿意称之为"醒茶"、"润茶"或"温茶"。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
  碎碎念
  还不曾见过单只手端一杯热茶,又迈开大步前行的人。如果你确实是想品茶而不是解渴,你不会手提瓶装茶饮料边走边喝,你必须首先消停下来,不管是坐在客厅,坐在茶馆,还是坐在路旁。你必须让自己的身躯进入某种静止状态--品茶是一种内在的活动,活动的开始起于双脚运动的停息。
  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打招呼:来,喝杯茶吧。那么,他其实是说:来,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吧。
  独自饮茶,感悟在心,妙不可言。与茶友处对饮,相互坦然,话题绵绵。三人饮茶如三江汇合,浊水瞬间激变为清流,令知情者骇然。男女老少聚饮,古今中外一席话,三教九流一壶茶。茶艺是为了泡壶好茶,茶道是为了做个好人。不去喝永远尝不到好茶,不去做永远成不了好人。天天喝茶可以改善自己的肠胃,日行一善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如果喝茶无感,无异于喝水。
  品茶,从茶中可以看尽一生风和月。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苦中也会有一丝甜的味道浮动。现在,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杯冲泡过的茶或茶叶,坦然舒展在杯底。植、摘、焙、烹,历尽煎熬后,半杯残茶,且用来浇花吧。
\
  商家说
  陈升茶业于2014年将正式推出正岩系列高端精品普洱茶,目前1号茶已研制完成,于近期推出,系列产品正在研发中,将陆续面市。正岩1号茶品由普洱茶界与茶相伴四十余载、久负盛名的茶界大师带领专业团队寻遍西双版纳茶区的村村寨寨,亲力、倾心炮制而成。滋味:色香味俱全,幽香、活水,韵深,汤色金黄明亮,岩味浓郁,饮后舌底鸣泉,回味绵长,百饮不厌。
  茶界浮夸风
  "今年的龙井出来了,我去收龙井去了。"
  "什么是龙井茶?"
  "龙井村出来的肯定是龙井啊,以前都是皇帝喝的呢!你看我有关系,给弄了一点。"
  "哇!这龙井喝着真香!"
  ……
\
  普洱晚课
  在普洱茶的边缘行走--缘起
  从04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年的春秋两季,我都会去普洱茶区。春季一般去三个月,秋季一般去一个月,就07年没去,那一年我一直呆在在敦煌,回不来。
  算起来,我去普洱茶区的次数不算少了,但我既不是茶商,也不是普洱茶的粉丝。我什么茶都喝,从不刻意取舍,因为在我心里,所有的茶,都是上天的赐予,都是好茶。当然,有的茶平时还是喝的多一些,比如龙井茶和茉莉花茶。喝龙井,是受家母的影响。老太太一生偏爱龙井,加上阿姐在杭州工作,每次回沪探亲,都会带些龙井,家里的龙井也就常年不断,我从小跟着喝,习惯了,属于家传;而喝茉莉,则是因为我有七年在北京求学的经历,茉莉花茶的香气,能让我的心回到江南。
  至于普洱,小时候也喝过。三次?五次?真记不得了,不过,那是当药喝的。如果我乱吃东西肚里积食消化不良,母亲就会先用针扎我双手中指最上面那一节的弯弯处,挤一滴血出来,然后从小木盒里取出点黑黑的普洱茶,用瓦片在火上焙一焙,冲水给我喝。那味道,焦苦焦苦,每次我都是被逼着愁眉苦脸喝下去的。人在小时候对某物某事所留下的深刻印象,最难忘记,有的记忆,甚至会影响他一生。普洱茶留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焦苦的味道伴着针刺的痛。长大以后,我从来不碰普洱茶。
  真正重新接触普洱茶,是因为我的师弟。
  师弟比我小五岁,曾是大学的教书先生,专攻德国古典哲学。他发第一篇论文《论德国古典音乐的神性》时才二十四岁,应当有很好的学术前景,但是由于一场运动的牵连,他辞职下海,去了广州,此后,怀璧而隐,除了我这大师兄,很少与他人联系。直到八年前我去广州,才知道从不喝茶的他喜欢上喝茶,而且是普洱茶。德国古典哲学能与普洱茶有什么联系,我实在想不出来;但他由一个热血青年变为一个安静的品茶者,其间的种种无奈与心路历程,我却能够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