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xiake172 2017-10-29

【弈客围棋APP 记录你的围棋人生】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本因坊文裕棋圣名人王座十段碁圣天元全七冠王井山裕太

零、引语

昭和棋圣吴清源仙逝后,有记者采访聂卫平,问及吴清源的围棋水平和今天的高手相比较时,聂卫平表示:规则不同,无法比较。但是,在以前,聂卫平接受湖南卫视采访时,在肯定黄龙士的棋才后,明确表示:黄龙士下不过道策。也许,聂卫平现在意识到规则对围棋下法影响很大,所以,古今顶尖高手不下一盘,是不知道谁高谁低的。

座子围棋发展两千多年,大家公认黄范施是最高峰,周小松曾说不敢评《当湖十局》。而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的日本围棋,仅仅相隔五、六十年,就因规则不同而分不清顶尖高手的强弱了。

好,下面,笔者试着论述一下,从道策算起,日本围棋发展到今天用了大约三百年的时间,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围棋传播示意图,旁为日本正仓院所藏棋盘,据记载为唐朝皇帝送给日本天皇的礼物。

一、不贴目围棋的尴尬

日本昭和时代,吴清源是当之无愧的不贴目围棋的王者。但是,早在秀和秀策时代,日本棋手就已经认识到了黑棋有先行优势。据说,秀和认为黑先优3目,而秀策认为黑先优4目。从这里大致可以推论:假设两人与同一个高手下棋,秀策执黑水平比秀和执黑水平强1目,执白水平比秀和执白水平弱1目。所以,导致两人对先行优势的判断不同。

秀和秀策意识到了黑有先行优势,却一直不更改,仍由黑先占便宜,这种状态持续到秀哉。然而,正是这种不公平的比赛,成就了吴清源。当吴清源在十番棋战中,把日本高手打到先相先,甚至定先的棋份上,确定了他昭和棋圣的地位。

看来,在日本不贴目的围棋时代,要想真正分出高下,只能进行十番棋战。因为这盘我执黑便宜,下盘你执黑便宜,下偶数局,我赢得多,我就比你强。盘盘不公平的棋战累加=公平的比赛,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脑子灵光。那么,我就想,如果匆匆相遇,切磋一盘呢?这样的胜败岂不是对白很不公平?或许,当时日本人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两人对局,都得下偶数局,奇数局无效。

日本围棋发展到今天,采用贴目来抵消先行优势,但是,用贴目的办法依然解决不了比赛公平性的问题。看看今天的职业棋手,他们会说:围棋嘛,贴7.5目行,贴6.5目也行。还可以来个应氏规则。都是科学的,符合精细化控制到0.5目的职业棋手理解和认识。

由此看来,今天的职业棋手,和秀和秀策一样,没弄懂到底黑先应该贴多少目。从这一点上看,从秀和秀策以来,职业棋手对围棋的理解和认识,并没有什么大发展,顶多是执黑水平比以前高了,超过7、8目才赢棋。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IGF成员分布图

在东亚围棋诸强的共同努力之下,围棋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传播工作也成绩斐然。在这方面,成立于1982年的国际围棋联盟(IGF)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王汝南当选为国际围棋联盟副会长。2005年,国际围棋联盟成为国际智力运动联盟的创始成员,2006年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正式成员。目前,国际围棋联盟已经拥有71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在2009年年初的会议上,IGF进行了重要改革,将由中日韩三国轮流担任主席国。2008年,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选手参加了围棋项目的比赛。2010年,围棋成为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是围棋首次进入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二、日本围棋进步了什么

都在说日本围棋发展到今天,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那么,日本围棋进步了什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有一个参照物。我把目光锁定在定式,因为定式普遍反映了棋手对围棋的理解和认识。中盘,从某个角度说,是定式思维的延续。

由于贴目时代的来临,日本不贴目时代的定式逐渐消失,尤其是小目大型定式。这是肯定的,因为黑有大贴目的负担,还采用不贴目的两分定式,肯定黑吃亏。比较古今定式,你会惊讶的发现,现在的定式,比古代要简单许多。由此带来的影响是,现代棋的中盘,更注重中腹的争夺。因为序盘少了手数,少了变化,中盘必然就增加了手数和变化。想想过去,一个大型小目定式,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一个棋盘。

看来,日本围棋三百年,战斗的重心是一个在从边角向中腹发展的过程。那么,注重中腹大战的围棋,一定比注重边角的日本古围棋,比如秀和秀策高吗?笔者认为,不一定。

在黄范施时代,座子围棋发展到最高峰,当时的棋手轻边角,重中腹决战,比今天的职业棋手更厉害。大飞守角,五六飞攻等下法,几乎对角部实地无视。所以,角部经常被对手二路夹。这不能说古人水平低,就象今天的无忧角,也不是真的无忧,依然给留对手二路托、尖冲和镇的手段。我在黄范施的让子棋中,也没有看到无忧角,根本原因乃是行棋的思路与日本棋迥异。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言归正传。秀和秀策不下现代棋,根本原因在于,围棋赢0.5目就可以了,在黑先行优势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即可。所以,秀和秀策注重边角。黑的下法影响到白的下法,白虽然要追赶,但是也只是限于在边角动脑筋。其实,道策就下过一盘宇宙流名局。这说明大天才棋手的创造力,不是寻常棋手能比的。

自吴清源木谷实发布新布局后,日本棋手才开始认识到中腹战斗的作用,开始尝试星布局。令人眼花缭乱的空中大决战,才进入我们的视线。据说,吴、木谷发布新布局时,秀哉名人专门出书反对,而且,吴的老师濑越宪作也明确表示反对。当然,今天的围棋,多采用星、小目的平行型布局。对角型的布局基本淘汰了。

写到这里,可以作一个小结。日本围棋发展三百年,从定式的变迁可以看出:日本围棋发展的是布局变化——从重边角战斗布局到重中腹战斗布局。三百年来,中盘战斗顶尖水平基本上没提高,道丈秀下出来的妙手的水平,一点不比现代职业棋手差。当然,布局变化了,对中盘肯定有影响。现代人看日本古棋,会想:你黑棋怎么这么下啊?你白棋怎么那么下啊?理解不了。聂卫平说,规则不同,无法比较,也有一定的道理。藤泽秀行,小林光一,对道策非常崇拜,并言自己不一定能下得过道策,是因为他们看懂了道策的棋。

日本围棋一脉相承,日本人看懂道策的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好,下面再论述一下黄范施的座子棋。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历代棋家的呕心沥血之作为后人留下了无价的珍宝

四、什么是座子围棋

黄龙士开创的八卦布局,到范施达到最高峰。我们就以黄范施的八卦棋当作座子围棋的代表。

那么,什么是座子围棋呢?弄清这个概念很重要。

施襄夏说:“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显然,施襄夏对布局的重要性认识很深。

按照笔者的粗浅理解,座子围棋有以下特点:

1、不重角地,不重边地,注重中腹决战。

2、座子分割势力,布局追求打散,“使敌无大块”。

3、加以还棋头等其它规定。

一个空荡荡的棋盘,如果定义了围棋规则,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围棋的下法和风格。比如,采用现代的中国规则,就不可能下成日本的不贴目古棋,更不可能下成座子围棋。从这一点看,座子围棋与日本围棋是两种不同的游戏。四颗座子绝对不等于日本围棋的对角星布局。

座子围棋的优点有二,一是规则简单,二是能有效解决先行优势。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五、座子围棋的白先优势是多少?

座子围棋对子局采用白先,那么,白先的优势是多少呢?

首先说一下先行优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里假设的段位代表棋手的真实水平。

1、职九发挥先行优势肯定比业3要大。(越高水平子效越高)

2、职九执黑对职九之局的先行优势,比职九执黑对业3要大;也就是说,对弈者水平差距大了,先行优势会变化。(上手的子效发挥越高)

3、在贴目制下,职九对职九的先行优势,业3对业3的先行优势基本抵消。

4、平行型布局先行效率大于对角星布局

座子围棋执白先行,肯定也有先行优势,问题在于,座子围棋的先行优势有多大?能不能对胜负产生影响?

孟泰龄真诚的回答一网友提问:现代职业棋手水平〉秀策〉道策=黄范施。好,我们假设孟泰龄的回答是真实的。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代职业棋手的先行效率〉秀策〉道策=黄范施。而秀策认为黑先优4目。平行型布局先行效率大于对角星布局,所以,黄范施为代表的八卦布局,先行效率肯定低于4目,甚至低于秀和认为的三目。考虑座子布局追求打散,笔者认为,其先行效率在1目左右,即半子左右。那么,如果是半子的先行优势的话,对大砍大杀的座子围棋的胜负,能产生多大影响呢?笔者不说了,读者自己判断。至少,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古人的八卦布局,比日本不贴目更合理的解决了先行占优的问题。这或许也是,黄范施等人在理论中没有阐述白先优的原因吧。

孟泰龄很了不起,他的结论从侧面告诉我们,黄范施下得座子围棋,尽管比不上现代围棋,甚至比不上秀策,但是,他们合理的解决了围棋中先行优势的问题,使比赛更加公平。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六、饶子棋的困惑

宋刘仲甫曾言:饶天下先。意思是说,让下手执黑先走。初始,我很迷惑,如果座子棋的执白先行优势微乎其微,那么饶子棋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授子棋(让子棋)?因为,和刘仲甫下棋,执白先行是对子(分先),怎么执黑先行就成了授(让)子棋呢?还有,徐星友和程兰如的十局棋,和吴清源的十番棋升降不同,没有棋份的规定。徐后来输给程,老老实实把棋坛第一人让给程,如果徐和程接着下,依然是对子。

在中国古代,一般位尊者执白先走,是围棋的一项礼仪。和今天的领导先走有点相似。好象还有,如果水平相近,差不到一子,还有上手执白先走的礼仪。

我简单查了一下“饶”字和“授”字,饶,有饶恕宽恕的意思;而授,则有指导教授的意思。考虑中国古人是很讲究礼仪和用字的,所以,我大胆猜测,饶子不等于授子。刘仲甫说“饶天下先”的意思,是下手承认自己是下手,执黑先走,并且上手贴子,即饶子。上手贴多少子由双方商议。用今天的话讲,中国古代的饶子棋类似于让先倒贴目。换句话说,刘仲甫时期,上手既下饶子棋,也下授子棋,这样,就可以解决让先的问题。或者,饶子棋的概念很大,包含了授子的概念,只是在具体下棋的时候,大家商量一下罢了。

到了清朝,黄范施遥遥领先同时代的棋手,一般下授子棋(让子棋),饶子棋就不再提了。这可能和语言的变迁有关系,比如仅仅一百年,今天的中国人都不把让子棋叫成授子棋了。

如果认可了座子棋先行优势极小,对大砍大杀的座子棋胜负影响甚微,再认可饶子棋不简单等于让先棋(授子棋),那么,以下说法就可以理解:

1、为什么和刘仲甫下棋,执白先行是对子(分先),怎么执黑先行就成了授(让)子棋呢?

2、为什么黄范施、包括其它古代棋手,根本就不在意先行优势?

3、为什么徐程十局只是争霸之战,没有棋份升降?

4、为什么古人博奕时,对谁先谁后不在意?中国有关古棋传说中没有这样的事。

5、因为不考虑先行优势,所以,还棋头的真正意义是和中盘决战过程相关的,终局时黑多一块棋,即使黑白子数相等,也表明黑比白下得差一些。简单是美嘛。我觉得还棋头是座子围棋体现棋局过程动态变化的一项合理棋规,比今天的人用静态的方法分析棋规要高明得多。

日本围棋三百年来到底发展了些什么?

七、结束语

为什么一些专家被嘲笑成砖家呢?因为有知识不等于有见识。对于持证上岗的围棋技术工,和他们聊起来,确实挺费劲的。如果座子围棋和日本围棋是两种游戏,那么,围棋专家应该抱着“考古”的心态去研究,而不是抱着今天的思维去随意评价。陈祖德研究古谱的心路历程很好的作出了诠释。

最后,说一下人类的认知心理过程:人遇到新鲜事物时,会用既有的知识去分析判断。这个很正常。如果已有的旧知识,和新鲜知识相冲突,愚者会感情用事的一概否定新鲜知识;而智者,则会用理智分析,从新整合新旧知识。历史上有造就的科学家,都是具有开放性思维的聪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