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GIF 01 关于科普重疾险这件事 让我决定写这篇重疾险文字的缘起,是朋友推送这篇文章给我,这是香港某家保险公司的公众号刊发出来的文章。漏洞百出,看的我心惊肉跳。我想,我们得先有判断力,才不会轻易被洗脑呀。 就这张截图,我们来看看里面不妥的地方: 1. “重疾险有两种:消费型和分红型” --重疾险的分类:居然分成消费型和分红型 ? 目前市场上的重疾提前给付型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消费型(本金不返还,如同车险消费)和返还型(本金返还)。消费型重疾险可以在网络端销售,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都具备销售资质,返还型人寿保险产品具有长期保障利益,出于监管安全和客户利益的长期考虑,尚未对互联网全面开放。 2. “为什么我觉得没有分红的重疾险不行” --定额型产品和增额型产品的定位混同; 重疾险保险产品有定额型和增额型,增额型产品分为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英式分红又称为保额分红,以保额为基础进行分红,将当期红利增加到保单的现有保额之上。 美式分红又称为保费分红,是以所缴保费为基础进行分红。带有分红性质的增额产品往往比定额型的成本高,因此保费也相对定额型的产品贵。 增额型和定额型产品没有好坏之分,都具有保障功能,需要分析客户的具体经济情况和购买力,来进行判断和选择,也可以进行组合搭配。 3. 文章中错别字还不少,心情就暂按下不表。 就这样一篇文章看下来,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保险科普真的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不管未来保险服务提供者的定位,是代理人,还是财务规划师,还是财富管理专家,都需要在这个领域不断精进,才能以足够的专业水准,服务好自己的客户。 今天,就这个话题,我们来细细谈一谈重疾险的分类与选择。 02 重疾险的类别如何判断?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表。 这些都是重疾提前给付型的产品,但是产品形态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在保监会监管下,不同的保险公司,面向市场合法合规销售的保险产品。 在返还型产品中,较为常见的有定额型;增额型重疾险;多次给付型等,我们常常说,保险行业的监管越来越完善,保险产品也越来越好,只是,重疾险不能等,是因为重疾险的投保标的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永远不知道疾病什么时候来。 目前人寿保险业务的主要渠道分为:
现在,自助的网络渠道也越来越丰富。 保险业务的每一个渠道,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因此提供的相应产品也都可能是差异化的。 03 如何选择产品组合? 重疾险的分类,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可以体现重疾功能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就上面的表格,我们简单举两个例子: 1.纯保障性质的重疾险里,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保费定价基础不一样;带增额分红的重疾险,和定额重疾险的保费定价也不一样; 2.以理财性质为主的万能险,带有消费型的重疾保障功能,有时也被拿来和纯保障的重疾险进行PK。而其实,它们不完全是一类产品,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叫做发生重疾理赔,无需发票,可提前给付,而其他很多细节,都不相同。 因为重疾产品的类型和形态各不相同,那么横向PK不一定有效,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组合呢? 04 保险顾问的价值 有许多人认为,保险代理人就是一卖产品的,销售嘛,我在哪里买产品都一样。有些朋友,一见到我,就告诉我,我已经问了谁,谁,谁,谁谁谁告诉我保险怎么样,产品怎么买,我已经做了多少的功课。我会反问TA,你问的这些人,真的对保险了解吗?真的是这个行业的行家吗? 到如今,我觉得在保险这个领域,我们一直都搞错了,我们的工作是为了在这个其实很需要专业的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如今的保险产品浩如烟海,就好比超市的物品琳琅满目,让你眼花缭乱,而它们都是在保监会的监管下,具有保障功能的合规产品,不管买哪一家公司的产品,都具有合同约定的相应的保障功能。家庭的保险规划,不是简单购入一份两份保单,而应该是一份组合的家庭规划,用保险产品作为载体,为客户在不确定的未来随时提供综合完善的现金以及现金流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每个人,到底需要什么,如何去搭配,如何让客户少走弯路,用最适合的产品提供最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提供持续有温度的服务,才是保险顾问真正的价值所在。 它不是“你要看病,我有药。” 它是“有我在,你放心。” 每个人都需要保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不同的保险服务,因为保险产品解决的不是一时的问题。它不是一次又一次简单消费,就算是消费险,也仅仅是人寿保险中的一部分。 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人均拥有多张寿险保单,95%的日本人通过购买年金保险进行养老规划。人寿保险绵延几百年的历史,在我看来,是从古至今,最为长情的商业活动,它能够通过契约精神,去延续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生前身后的经济生命。 而我们的价值,就在于如何帮助客户: 1. 在这个领域节省宝贵的时间、精力,迅速找准家庭的需求和定位; 2. 用客观、专业的态度来提供组合的产品线,优化解决方案; 3. 用持续、不断更新的专业技能,让客户在这个行业拥有长期服务的专业顾问,安全也安心。 因此,比起简单PK产品来进行保险配置,保险顾问是否专业,和是否愿意在这个行业持续为你服务,也是很重要的选择标准。 我常常和客户服务部的黄姗老师请教与核保理赔有关的问题,黄姗老师的一句话特别经典: 理赔新手是在专注地找问题; 熟手因为问题案件遇多了开始怀疑人生; 而真正的老鸟会成为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从而更好的帮助客户获得理赔。 术业有专攻,用专业的精神和持续有温度的服务,协助客户在人生路上风雨同行,才是保险工作的最大价值。 P.S. 这几天,又有一位客户的体检指标异常,无法进行重疾险的投保。再多的努力和尝试,也抵不过一张指标异常的体检报告。趁着我们还健康,还有足够的主动权,找一位你信任并且专业的保险顾问,如实告知,尽快规划与投保,用完善的保险保障来全面转移家庭的风险,才是我们对家人和自己最绵延的爱。 那么,不如实告知体检异常指标,会产生什么结果? 见上一篇文章:临床医学vs.保险医学 | 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会设定以下办法来规避投保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 1、 健康险产品设置观察期,3-6个月不等; 2、 设置免体检保额; 3、 进行抽检; 4、 财务资料核准; 5、 根据性别、年龄、职业类别等设置不同类型产品的费率。 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文章: 保险在手,重疾不重。 明辨是非,科普先行。 安心投保,放心有我。 2018年晓恒博士弟子班 (恒通国际商学院) 报名开始了 截止目前,报名已超过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