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主治,经络含义,一定要收藏!

 语文老师0452 2017-10-30


经络的涵义


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路,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起到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网络周身的作用,将外在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凡人体内行于深层纵行较大的主干脉为经脉,行于浅层横行较小的分支脉为络脉。经尤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即:生命是否存在,取决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出了问题;疾病之所以能够治疗,也是由于经络起了作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在内连属于腑脏,在外联络于筋肉、皮肤。正所谓“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分为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等。

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 奇经 。

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 十二经之海 、 血海 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

督脉:督,有总督的意思。督脉行于背正中,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 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鼻,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

任脉:任,也就是担任的意思。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故有 阴脉之海 的称号。任脉能妊养胎儿,与女子经、带、胎、产的关系密切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合称“十四经”。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王惟一(987~1067年),把《黄帝内经》里描述的14条经脉线刻画在一个铜人模型上,成为世界上第一具针灸经络学教学、科研和临床治病的模型。在这具模型上不仅详细刻画了14条经脉线,而且还在这14条经脉线上刻出了354个穴位。也就是说,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宋朝的1500年间,这14条经脉线被中医学家一直保存下来,为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保健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经络记忆歌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十二经络时辰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十二经穴起止歌

中府肺经出少商,少商别络注商阳。

商阳大肠迎香上,香接承泣至胃旁;

头维下降至兑穴,兑传隐白至脾乡;

最终脾络名大包,大包再接极泉场。

泉贯少冲心部井,少泽相连即小肠;

上达听宫睛明会,膀胱下达至阴旁。

至阴斜出涌泉底,肾脉还归俞府藏。

俞府天池横络截,三焦宛转丝竹扬。

丝竹更贯瞳子窌,胆经下入窍阴方。

窍阴横亘大敦井,敦上期门肝脉当。

期门历遍还中府,经络周流仔细详。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即:

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相表里

(寅时)肺经手太阴出中府(腋傍)至少商(手拇)

(卯时)大肠手阳明起商阳(手食指)至迎香(鼻傍)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相表里

(戌时)心包手厥阴出天池(乳后)注中冲(手中指)

  (亥时)三焦手少阳起关冲(手名指)上丝竹空(眉尾)


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相表里

(午时)心经手少阴出极泉(腋下)注少冲(手小指)

 (未时)小肠手太阳起少泽(手小指)上听宫(耳中)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辰时)胃经足阳明起承泣(目下)下厉兑(足次趾)

(巳时)脾经足太阴起隐白(足)上大包(腋下)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子时)胆经足少阳起童子髎(目锐眦)下窍阴(足四趾)

  (丑时)肝经足厥阴起大敦(足)上期门(乳下)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申)膀胱足太阳起睛明(目内眦)下至阴(足小趾)

  (酉)肾经足少阴起涌泉(足心)上俞府(胸前)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二、十二经脉的名称: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
  a、四肢部:内侧为阴经,外侧为阳经。上肢内侧前缘为手太阴肺经,中线为手厥阴心包经,后缘为手少阴心经;上肢外侧前缘为手阳明大肠经,中线为手少阳三焦经,后缘为手太阳小肠经。
  下肢外侧前缘为足阳明胃经,中线为足少阳胆经,后缘为足太阳膀胱经;下肢内侧前缘,在内踝上八寸转为中线为肝经,下肢内侧中线在内踝八寸处转为前缘的为足太阴脾经,下肢内侧后缘为足少阴肾经。
  b、头和躯干部:
  手三阴联系胸,足三阴联系腹极胸,手足三阳联系头。阳明经行于身前,少阳经行于身侧,太阳经行于身后。在头部阳经的分布也是如此。在腹部:正中线旁开五分为肾经,旁开二寸为胃经,旁开四寸为脾经;旁开八寸为肝经。


四、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构成的六对属络表里关系是: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足厥阴干净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五、十二经脉巡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脚,足三阴经从脚走腹到胸。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
  手太阴肺经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交于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交于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交于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交于督脉,
  督脉交于任脉,
  任脉交于手太阴肺经。


六、奇经八脉的名称:
  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七、奇经八脉的功能是:
  对所有经络有统帅、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八、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十二进里的络脉分布于四肢,督脉分布于身后,任脉分布于身前,脾之大络分布于身体侧面。


九、经络的作用有四点
  一是、沟通内外;二是、运行气血;三是、抗御病邪;四是、传导感应。


十、经络理论的临床运用
  体现在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具体表现有四点:一是、诊法;二是、分经辨症;三是、寻经取穴;四是、药物归经。


十一、输穴的定义
  输穴是指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按摩等治法的刺激点。


十二、腧穴的分类可分为三类,一是、十四经穴;二是奇穴;三是、啊是穴。
  十四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输穴,统称为十四经穴。共有三百六十一穴。
  经外奇穴: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以痛点或阳性反应点的穴位称为阿是穴。


十三、腧穴的作用:
  有诊断与治疗两个方面。


十四、腧穴的主治规律:
  有分经主治和分布主治两方面。


十五、五腧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运用:
a、定义: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腧穴,又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为五腧穴。  

b、穴名(按五腧顺序排列)
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心包经: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肾经: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大肠经: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三焦经:关冲 液门 中诸 支沟 天井
小肠经: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经: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胆经:足窍明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膀胱经: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c、临床运用:
  井穴主治神智昏迷,荥穴主治热病,腧穴主治关节痛,经穴主治喘咳,合穴主治六腑病症。


十六、元穴与络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运用:
  a、元穴的定义: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输穴,是脏腑元气流注的部位,称为元穴。
  b、穴名:肺元太渊,心包元大龄,心元神门,脾元太白,肝元太冲,肾元太溪,大肠元合骨,三焦元阳池,小肠元腕骨,胃元冲阳,胆元秋墟,膀胱元经骨。
  c、元穴的临床运用:
  元穴又称元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对本经精气有滋生、助长、强壮的作用。在临床上还常与络穴配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d、络穴的定义: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各有一个络穴,在躯干部还有任脉、督脉、脾之大络共十五个故称为十五络。
  e、穴名:肺络列阙,心包络内观,心络通理,脾络公孙,肝络犁沟,肾络大中,大肠络偏离,三焦络外关,小肠络支正,胃络风隆,胆络光明,膀胱络飞扬。
  f、络穴的临床运用:
  络穴主治本经极与其相表里的病症。临床上沿元络合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十七、隙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运用:
  a、隙穴的定义:隙穴是个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分布于肘、膝以下。
  b、穴名:肺隙孔最,心包隙隙门,心隙阴隙,脾隙地基,肝隙中堵,肾隙水泉,阴维脉隙竺斌,阴跷脉隙交信,大肠隙温溜,三焦隙会中,小肠隙养老,胃隙凉丘,胆隙外丘,膀胱隙京门,阳维脉隙阳焦,阳跷脉隙腑阳。
  c、隙穴在临床上的运用:
  隙穴长用来治疗本经巡行部位及所属脏腑急性病症,阳经隙治疼痛,阴经隙穴治出血症,还可诊断本经病症。


十八、输穴与幕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运用:
  a、肺输穴的定义:十二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输穴称为背输穴。
  b、穴名:肺为肺输,心为心腧,心包为厥阴腧,肝为肝腧,胆为胆腧,脾为皮腧,胃为胃腧,三焦为三焦腧,肾为肾腧,小肠为小肠腧,大肠为大肠腧,膀胱为膀胱腧。
  背腧穴的临床运用:
  背腧穴可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
d、幕穴的定义:脏腑之气聚集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幕穴。
  e、肺幕中府,心包幕膻中,心幕巨阙,胆幕日月,肝幕溪门,脾幕章门,胃幕中脘,大肠幕天枢,三焦幕石门,小肠幕关元,膀胱幕中济。
  f、幕穴的临床运用:
  临床上既可通过观察、触摸腧、幕穴的异常变化,诊断相应脏腑疾病,也可刺、灸腧幕穴来治疗相应脏腑疾病。腧、幕穴在治疗上有共同之处,幕穴对脏腑病症属于邻近取穴,临床上多与元穴相配,腑病多与合穴相配。又可已背腧穴相配。腧、幕穴同用称为前后配穴。


十九、八汇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运用:
  a、定义:八汇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汇聚的八个腧穴。
  b、穴名:脏汇章门,腑汇中脘,气汇膻中,血汇隔腧,筋汇阳陵,脉汇太渊,骨汇大抒,髓汇巨骨。
  c、临床运用:临床上与八个汇穴有关的病症,均可选用相关的八汇穴来治疗,另外八汇穴还能治某些热病。


二十、八脉交汇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运用
  a、定义:是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
  b、穴名:公孙通冲脉,内观通阴维脉,外观通阳维脉,足临泣通代脉,后溪通督脉,伸脉通阳跷,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
  c、临床运用:八脉交汇八穴既能治本经病症,又能治疗与其相交汇的奇经病症。临床上还可作为远道取穴单独选用。在配头身部的临近穴称为远近配穴,也可上下配合运用。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后溪配伸脉治目内置、耳、项、肩胛部位病症及发热恶寒等表症;外光配足临泣可治耳、颊、颈肩部及寒热往来;列缺配照海可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


二十一、腧穴定位法
  a、体表标志定位法:
  体表标志是指骨形和肌形标志,可分为固定和活动标志两种。固定标志定位,是指利用毛发、五官、爪甲、乳头、脐窝、骨节突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二是活动标志定位,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b、骨度分寸定位法:古称骨度法,及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长短、大小,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为定穴的标准。
  c、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又称比量法。以患者本人手指微标准度量取穴,又可分为直指寸和横指寸两种。
  一是、直指寸(中指同身寸):是以指节的直度作为标准。以患者中指曲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一寸称中指同身寸。此法相对偏长。
  二是、横指寸:一横大拇指作为一寸,两横指(次指和中指)作为一寸半,四横指作为三寸。


二十二、手太阴肺经

  a、经脉巡行、主治: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返回为口上行,穿隔,疏肺,从肺系喉咙部横行出走腋下,浅出中府。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出拇指桡侧的少商穴。支者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的商阳穴,与大肠经相接。
  主治:咳嗽、气急、喘息、胸闷,上肢内侧前缘酸痛、觉冷、掌心热。
  b、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
  尺泽:位于肘横纹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线中。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满、咽痛。
  孔最:位于腕掌横纹上七寸。
  主治:咳血、鼻缕、咳嗽、气喘、痔血、咽喉肿痛、热病无汗、肘臂挛痛。
  列缺:位于腕掌横纹上一点五寸。
  主治:外感头痛、项僵、咳嗽、气喘、咽痛、口歪、齿痛。
  经渠:位于腕掌横纹上一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痛、手腕痛。
  太渊:位于腕掌横纹桡侧端。
  主治:外感、咳嗽、咽痛、胸痛、气喘、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位于第一掌骨桡侧中点。
  主治:咳嗽、哮喘、咽痛、咳血、失音、发热。
  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咽痛、发热、咳嗽、鼻缕、昏迷、癫狂、肢肿、麻木。


二十三、手阳明大肠经



  a、经脉巡行、主治:大肠起于商阳,沿食指桡侧上行,经第一、二掌骨间上行,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走肩盂,出肩峰前缘向上汇于大椎。然后向下进入缺盆,入胸腔络肺,穿隔,梳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走颈部,经面颊入下齿龈,出来斜口旁两脉在人中部左右交叉向上分布于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经脉主治:眼睛昏黄、口干、流涕、鼻缕、喉痛、肩前上臂疼痛、食指痛、屈伸不利、口眼歪斜。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商阳:位于食指桡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咽痛、齿痛、耳聋、热病、手指麻木、昏迷。
  合谷: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痛、鼻缕、耳聋、痄腮、牙关紧闭、热病无汗、多汗、经闭、腹痛、便秘、上肢不遂。
  偏历:位于阳西上三寸。
  主治:目赤、耳聋、鼻缕、头痛、水肿、手臂酸痛。
  温溜:位于阳西上五寸。
  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肠鸣、腹痛、肩背酸痛。
  手三里:位于曲尺下三寸。
  主治:肩臂麻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端。
  主治:热病、咽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裸唳、腹泻、月经不调、隐疹。
  臂僗:位于三角肌止点。
  主治:肩臂痛、裸唳、目疾。
  肩隅:位于肩外展时,在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上肢不遂、肩痛不举、裸唳、隐疹。
  迎香:位于鼻翼外缘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缕、口歪、面痒、胆道蛔虫。


二十四、足阳明胃经



  a 、经脉巡行、主治:胃经起于迎香,上行鼻根交汇膀胱,向外下经承泣入上齿龈,回出环绕口唇交汇承浆,出走大盈,沿下颌角夹车上行耳前,经上官沿发髻到额角、头围,以督脉交汇于神庭。其支者从大盈经人盈沿喉咙入缺盆,进入胸腔,穿隔疏胃络脾。直者从缺盆下行经乳中,向下挟脐旁入气冲。胃下口之脉沿腹内下行自气冲,与直行之脉汇合,由此而下到闭关,经伏兔、膝髌、沿髌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背,足背进入第二脚趾外侧篱对穴,胫部支出足三里下行入脚中趾。足背部支脉出冲阳而入脚大趾内侧的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经脉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神智极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承泣:位于瞳孔直下,眶下缘上。
  主治:目赤痛、流泪、夜盲、近视、眼睑瞬动、口歪、面肌痉挛。
  四白:位于瞳孔直下,眶下孔中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目异、眼睑瞬动、近视、面痛、口歪、胆道蛔虫症、头痛、眩晕。
  地仓:位于口角外上直瞳孔。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瞬动。
  颊车:位于下颌角前上一横指处。
  主治:口歪、颊肿、牙痛、口紧不语。
  下关:位于颧弓与下颌切际形成的凹陷中。
  主治:耳聋耳鸣、听耳、牙痛、口歪、面痛。
  头围:位于额角入发髻五分,神庭旁开四点五寸。
  主治:头昏头痛。
  良门:位于中脘旁开二寸。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天枢:位于神阙旁开二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呕吐、症瘕、月经不调、痛经。
  水道:位于关元旁开二寸。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痛经、不孕、疝气。
  梁丘:位于髌底上二寸。
  主治:急性胃痛、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乳痈。
  足三里:位于犊鼻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打嗝、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便秘、泄泻、痢疾、乳痈、虚劳累瘦、咳嗽、气喘、心季气短、失眠、眩晕、癫狂、膝肿、下肢萎闭、脚气、水肿。
  上巨虚:位于足三里下三寸。
  主治:肠中怯痛、肠痈、泄泻、下肢萎闭、脚气、便秘。
  下巨虚:位于足三里下六寸。
  主治: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泄泻、肠痈、下肢萎闭、痢疾。
  风隆:位于条口外一横指。
  主治:咳嗽、痰多、哮喘、头痛、眩晕、癫狂痫、下肢萎闭。
  解析:位于怀前横纹,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萎闭、足踝肿痛。
  冲阳:位于足背最高处,动脉波动中。
  主治:胃痛、腹胀、口歪、面肿、牙痛、足背肿痛、足萎无力。
  内庭:位于第二、三趾蹼缘后方赤白肉季处。
  主治:牙痛、咽痛、口歪、鼻缕、热病、足背肿痛、腹胀、腹痛、便秘、痢疾。
  篱对:位于第二脚趾外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牙痛、口歪、鼻缕、咽痛、热病、癫狂、足背痛。


二十五、足太阴脾经



  a、经脉巡行、主治:脾经起于脚大趾内侧隐白穴,沿足内侧过内踝,沿小腿内侧内侧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沿膝、股内侧前缘上行入腹,疏脾络胃。穿隔,挟食管上行,联系舌根,散布于舌下。胃部的支脉穿隔,留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经脉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巡行部位的病症。
  b、常用穴位的定位与主治要点:
  隐白:位于脚大趾内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尿血、便血、癫狂、梦言、梦多、惊风。
  太白:位于脚大趾内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胃痛、纳呆、体重、胁痛、脚气、便秘。
  公孙: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泄泻、痢疾、心痛、胸痛。
  商丘:位于周骨结节与内踝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痔疾、足踝肿痛、舌本僵痛。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三寸。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净、不孕、遗精、阳痿、阴茎痛、疝气、小便不利、遗尿、水肿、肠鸣、腹胀、泄泻、便秘、失眠、眩晕、下肢萎闭、脚气。
  地基:位于阴陵泉下三寸。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遗尿、腰痛、下肢萎闭。
  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科后下方陷中。
  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失禁、阴痛、遗精、带下、膝痛。
  血海:位于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崩漏、湿疹、隐疹、丹毒。
  大横:位于脐旁四寸。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
  大包:位于液中线,第六肋间隙。
  主治:咳喘、胸胁胀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二十六、手少阴心经



  a、经脉巡行、主治:心经起于心中,出疏心系,向下穿隔,络小肠,心系分出向上挟咽喉两侧联系目系。直行之脉,从新系至肺,在浅出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缘下行至进入掌内,经小指桡侧止于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经脉主治:心、胸、神智病以及经脉巡行部位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极泉:位于腋窝顶点。
  主治:心痛、心季、胸闷、气短、胁肋痛、肩臂痛、裸利、上肢不遂。
  少海:位于肘横纹内侧端。
  主治:心痛、腋胁痛、肘臂挛痛、麻木、手颤、裸利。
  通理:位于神门上一寸。
  主治:暴音、舌僵不语、心季、蒸冲、腕臂痛。
  阴隙:位于神门上五分。
  主治:心痛、吐血、缕血、骨蒸倒汗、暴音。
  神门:位于腕掌横纹尺侧端,尺侧腕曲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痫、心痛、心烦、心季。
  少冲:位于小指桡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心季、心痛、癫狂、热病、昏迷、胸胁痛。


二十七、手太阳小肠经



  a、经脉巡行、主治:小肠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绕行肩胛骨交汇于大椎,向前入雀盆,入胸络心,穿隔,疏小肠,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行达面颊,至目外置转入耳中听宫穴。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绕至目内置精灵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经脉主治:头、项、耳、目、咽、咽喉病、热病、神智病以及经脉巡行部位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和主治要点:
  少泽:位于手小指尺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头痛、目易、咽痛、乳痈、乳汁少、耳聋、耳鸣、热病、昏迷。
  后溪:位于小指尺侧本节后。
  主治:头项僵痛、腰背痛、目赤、耳聋、癫狂痫、咽痛、倒汗、痢疾、手指及手臂挛急。
  望骨:位于第五掌骨基底与沟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间。
  主治:头项僵痛、耳鸣、目易、黄疸、消渴、痢疾、指挛、腕痛。
  养老:位于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势不明、面痛、急性腰痛、项僵、上肢酸痛。
  肢症:位于腕背横纹上五寸尺侧端。
  主治:头痛、目眩、热病、癫狂、项僵、肘臂酸痛。
  小海:位于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科连线的中点。
  主治:肘臂痛、癫痫。
  肩贞:位于腋后纹头上一寸。
  主治:肩被疼痛、手臂麻痛、裸利、耳鸣。
  天中:位于岗下窝中央凹陷中,与第四胸椎相平。
  主治:肩胛痛、乳痈、气喘。
  炳锋:位于岗上窝中央,举臂时有凹陷。
  主治:肩胛痛、手臂酸麻。
  肩外腧: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主治:肩背痛、颈项僵疾。
  肩中腧: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二寸。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痛、目势不明。
  听宫:位于耳屏前,张口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听耳、牙痛、癫狂痫。


二十八、足太阳膀胱经



  a、经脉巡行、主治:膀胱起于目内置精明穴,上额,交汇于百汇。巅顶之脉布与聂乳部。直行之脉入理络脑,回出后分开下行,经颈后沿肩胛内侧,到达腰部进入体腔,输膀胱络肾。腰部支脉经臀部下行,从大腿后进入腘窝。项部之脉经肩胛内侧直下,过臀部环跳,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支脉汇合于腘窝。由此向下,经小腿肌出外踝,沿第五跖骨外侧至脚小趾外侧的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经脉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病症,以及神智病。背输穴与其相平的穴位主治相关的病症。
  b 、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睛明:位于目内置上一分。
  主治:近视、目势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急性腰痛。
  赞竹:位于眉头凹陷中。
  主治:头痛、、眉轮骨痛、目势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瞬动、眼睑下垂、迎风流泪、面瘫、面痛、腰痛。
  天柱:位于后发际下缘,大筋外侧,中线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头痛、眩晕、项僵、肩背痛、鼻塞、目疾。
  大竹: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僵、肩背痛。
  肺腧: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鼻塞、骨蒸潮热、倒汗、皮肤瘙痒、隐疹。
  厥阴腧: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心痛、心季、咳嗽、胸闷、呕吐。
  心腧:位于第五胸椎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心痛、心季、心烦、失眠、健忘、梦呓、癫狂痫、咳嗽、呕血、倒汗。
  隔腧: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背痛、咳嗽、恶逆、饮食不下、便血、气喘、吐血、潮热、倒汗、隐疹。
  肝腧: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黄疸、胁痛、脊背痛、目赤、势物不清、吐血、缕血、夜盲、眩晕、癫狂痫。
  胆腧: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黄疸、呕吐、食不化、胁痛、肺痨、潮热。
  脾腧: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纳呆、食不化、水肿、黄疸、背痛。
  胃腧: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胸胁痛。
  三焦腧: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胀、肠鸣、泄泻、痢疾、腰背僵痛。
  肾腧: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遗尿、小便不利、水肿、耳鸣、耳聋、气喘、腰痛。
  大肠腧: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主治:腰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痔疾。
  小肠腧:位于骶正中脊旁开一点五寸,平第一骶后孔。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带下、疝气、腹痛、泄泻、痢疾、腰痛。
  膀胱腧:位于骶正中脊旁开一点五寸,平第二骶后孔。
  主治:小便不利、尿频、遗尿、遗精、泄泻、便秘、腰脊僵痛。
  魄户: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咳血、项僵、肩背痛。
  高肓: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主治:咳嗽、气喘、倒汗、肺痨、健忘、遗精、累瘦、虚劳。
  神堂: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主治:心痛、心季、咳嗽、气喘、胸闷、背痛。
  魂门: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主治:胸胁痛、呕吐、泄泻、黄疸、背痛。
  意舍: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呕吐。
  志室: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腰脊僵痛。
  阴门:位于承腑穴下六寸。
  主治:腰腿痛、下肢萎闭。
  委中:位于腘窝中央。
  主治:腰痛、下肢萎闭、腹痛、腹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隐疹、皮肤瘙痒、钉疮。
  承山:位于委中与昆仑之间。
  主治:痔疾、便秘、腰腿痛、脚气。
  飞阳:位于昆仑直上七寸,承山外下一寸。
  主治:腰膝酸痛、腿软无力、头痛、目眩、鼻塞、鼻缕。
  昆仑:位于外踝间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项僵、目眩、鼻缕、腰痛、脚跟肿痛、难产、癫痫。
  筋门:位于外踝前缘直下,头骨下缘处。
  主治: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闭痛、足踝肿痛。
  经骨:位于第五跖骨出隆下方,赤白肉季处。
  主治:头痛、项僵、木易、癫痫、腰腿痛。
  至阴:位于脚小趾外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胎位不正、难产、胎衣不下、头痛、目痛、鼻塞、鼻缕。


二十九、足少阴肾经



  a、经脉巡行、主治:肾经起于脚小趾之下,斜走足心涌泉,出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通过脊柱输肾络膀胱。直行之脉向上穿隔入肺中,沿喉咙挟于舌根两侧。肺部支脉出肺联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经脉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巡行部位病症。
  b、常用穴位的定位与主治要点:
  涌泉:位于卷足时足心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风、失眠、便秘、小便不利、舌干、咽痛、足心热、失音。
  然骨:位于周骨出隆下方。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遗精、小便不利、消渴、泄泻、小儿脐风、咽痛、咳血、口紧。
  太溪:位于内踝间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尿频、消渴、泄泻、腰痛、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痛、牙痛、失眠、咳喘、咳血。
  大钟:位于跟腱附着部内侧前方凹陷处。
  主治:隆闭、遗尿、便秘、咳血、气喘、赤带、嗜卧、足跟痛。
  水泉:位于太溪下一寸。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异常。
  照海:位于内踝间下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尿频、隆闭、咽喉干痛、痫症、失眠。
  复溜:位于太稀上二寸。
  主治:水肿、腹胀、泄泻、倒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下肢萎闭。
  交信:位于复溜前五分。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便秘。
  足髌:位于太稀上五寸。
  主治:癫狂、呕吐、疝气、小腿痛。
  阴骨:位于屈膝时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阳痿、疝气、崩漏、癫狂、膝骨痛。
  肓腧:位于脐旁五分。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月经不调、疝气、腰脊痛。
  俞府:位于锁骨下缘,距中线二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


三十、手厥阴心包经


  a、经脉巡行、主治:心包经起于胸中,出输心包,从胸中穿隔,依次络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浅出腋下天池,沿上肢内侧中线下行至掌中,沿中指到指端的中冲穴。掌中之脉出劳工,沿无名指尺侧到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经脉主治:心、胸、胃、神智以及经脉巡行部位其他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天池:位于第四肋间隙,乳中外一寸。
  主治:咳嗽、气喘、乳痈、乳汁少、胸闷、胁痛、裸利。
  曲泽:位于肘横纹中点。
  主治:心痛、心季、胃痛、呕吐、泄泻、肘臂痛。
  郗门:位于大灵上五寸。
  主治:心痛、心季、呕吐、癫痫、咳嗽、钉疮。
  间使:位于大灵上三寸。
  主治:心痛、心季、癫狂痫、热病、痢疾、胃痛、呕吐、肘臂痛。
  内关:位于大灵上二寸。
  主治:心痛、心季、胸闷、眩晕、癫痫、失眠、偏头痛、胃痛、呕吐、恶逆、肘臂挛痛。
  大陵:位于腕掌横纹中点。
  主治:心痛、心季、癫狂、疮疡、胃痛、呕吐、手腕麻痛、胸胁胀痛。
  劳宫:位于握拳时中指尖处。
  主治:口疮、口臭、鼻缕、癫痫、中风、昏迷、心痛、中暑。
  中冲:位于中指尖端。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惊风、热病、心烦、心痛、舌僵肿痛。


三十一、手少阳三焦经



  a、经脉巡行主治: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关冲,经手臂沿上肢外侧中线上行,经三角肌后缘到肩部,交出于胆经后面,向前入缺盆,布于胸中,络心包,向下穿隔,从胸至腹依次输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从坛中上行,出雀盆经颈部联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至额角,在下走面颊,抵眶下。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在出走耳前,经上官交前肢于面颊,在目外置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经脉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热病以及经脉巡行部位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关冲:位于无名指尺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昏厥、中暑、头痛、目赤、耳聋、咽痛。
  中渚:位于无名指尺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痛热病、消渴、痢疾、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疼痛。
  阳池:位于腕背横纹中点。
  主治:耳聋、目赤、咽痛、痢疾、消渴、腕痛。
  外关:位于阳池上二寸。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胸胁痛、上肢萎闭。
  支沟:位于阳池上三寸。
  主治:便秘、胁痛、热病、落枕、耳鸣。
  会宗:位于平支沟尺骨缘。
  主治:耳鸣、耳聋、癫痫、上肢闭痛。
  天井:位于肘尖上一寸,曲肘取之。
  主治:耳聋、偏头痛、癫痫、裸利、肘臂痛。
  翼风: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
  主治:耳鸣、耳聋、听耳、口歪、牙关紧闭、牙痛、恶逆、裸逆、颊肿。
  角孙:位于头侧平耳尖。
  主治:木易、牙痛、痄腮、偏头痛、项僵。
  耳门:位于耳平上切际的前方。
  主治:耳鸣、耳聋、听耳、牙痛。
  丝竹空:位于眉梢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瞬动、目眩、头痛、癫痫狂。


三十二、足少阳胆经



  a、经脉巡行、主治:胆经起于目外置童子髎,向上到额角含沿,下行到耳后风池,沿颈部行于手少阳之前,到肩上又交出手少阳之后,向下进入缺盆。耳后支脉入耳中出走耳前,达目外置后方。目外置支脉下走大盈,与手少阳进汇合,经颈部与前买汇合于缺盆,入胸穿隔,络肝输胆,沿胁肋内经少腹至腹股沟,绕阴器毛际横出环跳。缺盆部直行支脉,从缺盆下行腋下,沿侧胸下行,与前脉汇合于环跳,沿下肢外侧下行至腓骨下端,在沿足背入第四脚趾外侧足翘阴穴。足背支脉出足临泣至大趾背毫毛处大墩穴,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经脉主治:侧头、木、耳、咽喉、热病以及经脉巡行部位其他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童子髎:位于眶外侧缘处。
  主治:目赤、木易、青盲、口歪、头痛。
  听会:位于下颌骨科状突的后援,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听耳、牙痛、口歪、面痛。
  帅骨:位于耳尖直上一点五寸。
  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小儿急、慢惊风。
  头临泣:位于瞳孔直上,入钱发髻五分。
  主治:头痛、目眩、流泪、鼻塞、鼻渊。
  风池:位于风府旁开一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中风、目赤、势物不明、鼻塞、鼻缕、鼻渊、耳鸣、咽喉痛、感冒、热病、颈项僵痛。
  肩颈:位于大椎与肩盂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僵痛、肩被痛、上肢不遂、乳痈、乳汁少、难产、包衣不下。
  扎筋:位于腋下三寸,第四肋间隙,渊液前一寸。
  主治:胸满、胁痛、腋肿、呕吐、喷酸、气喘。
  日月:位于乳中线第七肋间隙。
  主治:黄疸、呕吐、喷酸、恶逆、胃脘痛、胁肋胀痛。
  带脉:位于章门下一点八寸。
  主治: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经闭、疝气、小腹痛、胁痛、腰痛。
  巨髎:位于髂前上际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
  主治:腰痛、下肢萎闭、疝气。
  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的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下肢萎闭、半身不遂、腰腿痛。
  风市:位于大腿外侧中线,腘横纹上七寸。
  主治:下肢萎闭、全身瘙痒、脚气。
  阳陵泉:位于腓骨头前下凹陷处。
  主治:黄疸、口苦、呕吐、胁痛、下肢萎闭,膝髌肿痛、脚气、肩痛、小儿惊风。
  阳交:位于外踝间上七寸,腓骨后缘。
  主治:胸胁胀满、下肢萎闭、癫狂。
  外丘:位于腓骨前缘平阳交。
  主治:同上。
  光明:位于外踝间上五寸,腓骨前缘。
  主治:目痛、夜盲、目势不明、乳房胀痛、乳汁少。
  悬钟:位于外踝间上三寸,腓骨前缘。
  主治:颈项僵痛、偏头痛、咽痛、胁痛、便秘、痔疾、下肢萎闭、脚气。
  丘墟: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陷中。
  主治:胁痛、下肢萎闭、外踝肿、痢疾、脚气。
  足临泣:位于第四脚趾的外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偏头痛、目赤、目眩、目涩、乳痈、乳胀、月经不调、足背肿痛、胁肋痛、痢疾、裸利。
  足跷阴:位于第四脚趾外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头痛、失眠、多梦、胁痛、足背肿痛、热病。


三十三、足厥阴肝经



  a、经脉巡行、主治:肝经起于脚母趾被毫毛处大墩穴,沿足背上行,经内踝到小腿内侧前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经膝、股进入阴毛中,环绕外阴上达小腹,挟胃旁,输肝络胆,穿隔布于胁肋,沿喉咙上行,联系目系,出前额与督脉汇于巅顶。目系支脉下行环绕口内,肝部支脉穿隔留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经脉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巡行部位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大墩:位于足大趾外侧,距指甲角一分。
  主治:疝气、遗尿、隆闭、经闭、崩漏、月经不调、癫痫。
  行间:位于第一、二趾蹼缘赤白肉季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青盲、口歪、月经过多。
  太冲:位于足背第一趾骨间隙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口歪、青盲、咽干、耳鸣、耳聋、崩漏、疝气、遗尿、癫痫、中风、胁痛、郁闷、易怒、下肢痛。
  中封:位于内踝前商丘与解析之间,胫骨前肌腱内侧。
  主治:疝气、腹痛、小便不利、遗精、下肢萎闭、足踝肿痛。
  蠡沟:位于内踝间上五寸。
  主治:睾丸肿痛、阳强挺长、外阴瘙痒、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足胫肿痛。
  中都:位于内踝间上七寸。
  主治:疝气、崩漏、恶露不禁、腹痛、泄泻、胁痛、下肢萎闭。
  曲泉:位于腘横纹内侧端。
  主治:小腹痛、小便不利、淋症、隆闭、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带下、遗精、阳痿、膝股疼痛。
  章门:位于第十一肋端下方。
  主治:腹胀、泄泻、痞块、胁痛、黄疸。
  溪门:位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主治:胸胁胀痛、腹胀、恶逆、吐酸、郁闷。


三十四、督脉
  a、经脉巡行、主治:督脉起于小腹,下处会阴,行于脊内,上达项后风府,入脑至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到上唇系带龈交处。
  经脉主治:神智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症以及相应病症。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长强:位于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主治:痔疮、脱肛、泄泻、便秘、癫狂、腰痛、尾骶痛。
  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骶痛、下肢萎闭、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
  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痛、下肢萎闭、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遗尿、尿频、泄泻。
  至阳: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身热、咳嗽、气喘、胃痛、脊背痛。
  伸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
  主治:咳嗽、气喘、身热、癫痫、脊背僵痛。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热病、痢疾、骨蒸倒汗、咳嗽、气喘、癫痫、小儿惊风、感冒、胃寒、风疹、头项僵痛。
  哑门:位于后发际正中入发五分。
  主治:暴音、舌僵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僵、中风。
  风府:位于哑门上五分。
  主治:头痛、眩晕、项僵、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痫、目赤、鼻缕、咽喉肿痛。
  百汇:位于两耳间连线与督脉交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痫、失眠、健忘、脱肛、阴挺、久泄。
  神庭:位于正中线入前发际五分。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鼻渊、流泪、目痛。
  素髎:位于鼻间正中央。
  主治:鼻塞、鼻缕、酒糟鼻、目痛、惊觉、昏迷、窒息。
  水沟:位于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中风、癫狂痫、抽搐、口歪、唇肿、牙痛、鼻塞、鼻缕、牙关紧闭、腰肌闪错、脊背僵痛、黄疸、消渴、全身水肿。


三十五、任脉
  a、经脉巡行、主治:任脉起于小腹部,下会阴。前行于阴毛部,沿腹部正中线上行到咽喉,在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进入目眶下承泣。其另一条脉经包中关脊,上旬背部正中。
  经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病症以及相应内脏疾病。部分输穴有强壮与治疗神智病的作用。
  b、常用穴位定位与主治要点:
  中济:位于脐下四寸。
  主治:隆闭、遗尿、尿频、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崩漏、阴挺、遗精、阳痿、疝气。
  关元:位于脐下三寸。
  主治:虚劳累瘦、眩晕、中风虚症、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崩漏、不孕、遗尿、尿频、隆闭、疝气、腹痛、泄泻。
  石门:位于脐下二寸。
  主治:小便不利、遗精、阳痿、带下、崩漏、恶露不禁、疝气、腹痛、腹胀、水肿、泄泻。
  气海:位于脐下一点五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阳痿、遗精、闭经、痛经、崩漏、带下、阴挺、疝气、中风脱症、虚劳累瘦。
  神阙:位于肚脐中央。
  主治:腹痛、久泻、脱肛、痢疾、水肿、虚脱。
  水分:位于脐上一寸。
  主治:腹痛、泄泻、呕吐、水肿、腹胀。
  下脘:位于脐上二寸。
  主治:腹痛、腹胀、食谷不化、呕吐、泄泻、虚肿、消瘦。
  间理:位于脐上三寸。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食欲不振、水肿。
  中脘:位于脐上四寸。
  主治:胃痛、呕吐、喷酸、腹胀、食谷不化、泄泻、黄疸、咳喘痰多、癫痫、失眠。
  巨阙:位于脐上六寸。
  主治:胃痛、喷酸、呕吐、胸痛、心季、癫狂痫。
  鸠尾:位于胸剑结合部下一寸。
  主治:胸闷、心季、心痛、打嗝、呕吐、腹胀、癫狂痫。
  膻中:位于两乳间。
  主治:胸闷、气短、胸痛、心季、咳嗽、气喘、乳汁少、乳痈、偶逆、呕吐。
  滑盖:位于前正中平第一肋间隙。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痛。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音、煤核气、打嗝。
  廉泉:位于喉结上方,舌骨上元凹陷处。
  主治:舌僵不语、舌下肿痛、舌重涎出、舌本挛集、暴音、吞咽困难、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位于科唇沟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歪、唇紧、齿龈肿痛、流涎、暴音、口舌生疮、面痛、消渴、癫痫。


三十六、常见的经外奇穴定位和主治要点:
  印堂:位于两眉头中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塞、鼻缕、鼻渊、小儿惊风、眉轮骨痛、目痛。
  鱼腰:位于眉毛中间瞳孔直上。
  主治:目赤肿痛、木易、眼睑下垂、眼睑瞬动、眉轮骨痛。
  太阳:位于眉梢与目外置连线的中点外一横指。
  主治:头痛、目疾、牙痛、面痛。
  定喘:位于大椎旁开五分。
  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痛、上肢不举。
  夹脊:位于第一胸椎棘突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五分。
  主治:胸一至胸五夹脊穴治心肺、胸部及上肢疾病;胸六至胸十二夹脊穴治胃肠、脾、肝胆疾病;腰一至腰五夹脊穴治下肢疼痛、腰、骶、下腹部疾病。
  腰眼: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四点五寸。
  主治:腰痛、尿频、月经不调、带下。
  十宣:位于十个手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一分。
  主治:昏迷、高热、晕厥、中暑、癫痫、咽喉肿痛。
  四缝:位于仰掌伸指,在第二至第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左右共八穴。
  主治:小儿干积、百日咳。
  八隙:位于手背各指缝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
  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头痛、项僵、咽痛、牙痛。
  外劳宫: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五分。
  主治:落枕、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