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最流行的五种阅读方法,你会用几款?

 孤山一松鹤 2017-10-30

文/思小妞

当前最流行的五种阅读方法,你会用几款?

如果你是一位阅读爱好者,一定很熟悉讲解阅读方法的“圣经”《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法则一直随着工具、思想、学识的发展而进步,这篇文章总结了5种读书方法,有些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阅读方式,有些方法并不是最新颖的,但它们经过了时间和无数人的验证,是有效的、好用的读书方法。在此。供“书虫”们一起参考、学习。

方法一:循环法

读书循环法的核心是:读完书之后,从书中了解到的东西,你必须将它分享出去,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光分享还不够,你必须要应用它,不能应用的知识,就是没用的知识,就是你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忘记的知识;但光应用还不够,你必须要学会总结、印证、提升,也就是说,再回到读书这个环节。

概括而言,读书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循环:读书->分享->应用->再读书。有这样的阅读循环,才是真正的把书读活了。

方法二:交叉阅读法

具体而言,交叉阅读法指的是在阅读某一个领域与方向的书时,找几本该领域内类似的书籍一起参照阅读,看一下不同的认识如何描述同一件事物的,同样的论证是如何不同地展开的,不同作者之间的侧重点又是什么,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注意一点:这几本书里,你应该选择一本作为中心,别的书都是辅助的。

方法三:三段式读书法

此方法主要解决读书时容易出现的:中断、拖拉、碎片化、虎头蛇尾,抓不住书中重点,读过之后有印象但是说不出来到底有什么收获,不能学以致用等问题。

1、通读:这一遍讲究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把握全书的脉络和中心思想,形成整体概念。具体来说有以下要点:

正式开始阅读之前,仔细阅读目录,把握全书结构,如果章节标题里有本书独有的概念,要重点注意。

开始阅读后,注意保证阅读的流畅性,至少以章为最小单位阅读,不过于追求速度,但切忌中断和拖拉。保证新书阅读的时间独占性:开启读一本新书后只读这本书,读完之前其他新书旧书一律不读。这样能有效防止虎头蛇尾。

阅读过程中,随时划线或做简单书摘,但是除非特别重要的概念,不要过于纠结细节。阅读过程中,经常性地翻看目录,确认当前阅读章节在全书的位置(不是页数上的位置,而是结构上的位置)

2、精读:这一遍讲究最大限度地吸收书中精华,以吃透榨干为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要点:

这一遍不求速度不限时间,也不需保证独占性,可以与其他旧书同时交错读(但是如果中途开启新书,仍以新书优先)步步为营,吃透一章(或一部分),再往下读,中间留思考的时间。划线部分重点读,补充、增删划线部分,丰富书摘和短评。重要概念通过搜索引擎查询相关背景知识和资料,反复出现的概念要回想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概念的,如果记不起来,要回溯。用云笔记随时写读书笔记。

3、扫读:这一遍讲究用最快的速度过一遍全书,如果快进看电影一般,巩固整体印象,梳理全书脉络。具体来说有以下要点:先过目录,看能否对照目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输出每章的大概内容。快速扫读,划线或书摘密集的地方可以稍作停留。如果电子书阅读器支持导出所有书摘,可以导出来专门过一篇书摘。可以把书摘导出到印象笔记过一遍自己的读书笔记,查漏补遗,修改润色。

方法四:15分钟读完一本书——整读法

在《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中,高桥政史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之为“整读法”,并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配备了七种阅读模板。高桥政史认为当熟练掌握他介绍的阅读方法后,15分钟即可搞定一本书。

高桥政史介绍的“整读法”包含三个要点,分别是:

  • 一本书15分钟内读完;

  • 将书中得到的信息归纳在“一张纸”上;

  • 把书中的内容准确地讲给他人听或将书中内容学以致用。

这种整读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比如资格考试、事业或者策划的开发方案、问题解决、宣讲回报,或者给客户的提议等。“整读术”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

1.明确目的:即你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资料),是为了获得一个观点,还是为了获得行动指导等等。

2.提出问题:问题就是你想咨询作者的事情,也是你阅读本书的收获。问题的设定不要空泛抽象,而要非常明确具体。将问题填入模板三角形正中央。

3.初步选择16个关键词:带着问题,我们快速浏览目录和正文,筛选出16个与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填入模板左侧的16个方框内。

4.复选3个关键词:重点浏览16个关键词涉及的内容,然而进一步筛选出3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填入三角形的3个角上的圆圈中。

5.导出一个行动:从步骤4中确定的3个关键词中导出我们明天就能开始实践的一个行动,这也正是我们在步骤2中提出问题的答案。

6.简短说明: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你通过这次整读有什么收获,决定开始实践什么。

通过这种将一本书的内容总结归纳为一张纸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我们整理事物的思考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意识。

方法五:万维刚“强力研读”法

“强力研读”面向的对象是非专业读者的非小说类书籍。称为“强力”,意在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强力研读的的核心技术是读书笔记,以下是他的具体做法:

  • 新手要读两遍

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你不可能掌握到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得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

  • 做好读书笔记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许多人的笔记只有摘要概括。能做到第一点,找到逻辑脉络,就已经算是优秀笔记了。只有极少的人偶尔在笔记中插入书中亮点。至于后面这两点,能做到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只有做到全部四点,你才能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记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它不是书评,它完全是写给自己而不是为了公开发表的——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虽是这样,阅读别人写得好的读书笔记仍然是一种乐趣,而且直接读笔记可以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

如果做不到强力研读的笔记标准,随便做个一般水平的读书笔记对自己也有帮助,最起码能加深记忆力。

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受试者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然后分三组: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时间写篇相关文章。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发现: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他两组。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

参考资料:

  • 《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高桥政史

  • 《万万没想到 :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万维刚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