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营紫砂(四)1986-1997 由盛及衰

 芝润斋 2017-10-31

八十年代初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宜兴开始成立了紫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这样的民营企业,他们用更加灵活的、低成本的优势与国营紫砂工艺厂展开了市场竞争。二厂建立初期,产品品质虽然不能达到国营厂的水准,但是还具备一定的水准。其他民营小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生产体系,产品可谓粗制滥造,基本上对国营厂造成不了任何威胁。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中期紫砂二厂黑星土商品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中期紫砂二厂紫泥丰收茶壶

         紫砂工艺厂一如既往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利好因素,不断扩大着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引领力。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泥料配制、生产工艺、器型研发、拳头产品、烧制技术、商品检验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开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体制与机制,真正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企业。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后期黑紫泥小葡萄桩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后期黑泥大春奎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后期大拼紫圆君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后期拼紫四方如意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后期拼紫玉兰茶壶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八十年代后期拼紫包袱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红泥花鸟茶壶

作为唯一的一个紫砂工艺的国有企业,紫砂工艺厂自尽管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平稳发展,而且需求逐年扩大,生产量也不断提供高,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对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力,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很难面对和解决。九十年代后期作为紫砂工艺厂最大的销售市场,台湾出现了经济不景气,整体紫砂市场突然变得萧条,这个情况使得紫砂工艺厂立刻陷入困境,以至于到最后生产都难以为继。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红泥三足云间如意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拼紫三足云间如意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拼紫刻扁钟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拼紫大集玉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红泥六方井栏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拼紫奔月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拼紫春牛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红泥方壶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红泥源泉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拼紫奎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初期拼紫小蜜桃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拼紫玉带茶壶

除去外部市场的变化,企业自身内部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时间推移到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企业的生产经营思路都在发生着变化,过去强调产品质量、出口创汇为国争光的企业发展理念开始逐步被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所代替。例如过去三年学徒的硬性时间规定开始松动降低、为了追求效益降低制作工艺要求将网孔出水统一改为独孔出水、为了提高产品的烧成率降低窑烧温度,造成产品使用后出现吐黑现象,而由此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与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产品比较起来,精工细做的产品数量占全部产品数量的比例大大降低。内忧外患,造成紫砂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官办企业走向了覆灭。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后期拼紫汉铎茶壶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拼紫双圈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中后期红泥上新桥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后期胜境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后期调砂黑泥水平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红泥铺砂水平茶壶

茶器山房收藏九十年代中后期双色葫芦茶壶浸泡后吐黑

紫砂工艺厂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大发展除了高海庚、唐伯年两任厂长的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外,作为七老之一的顾景舟先生所做出的贡献更为瞩目。1985年,顾景舟担任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之后,抽调大量厂内的优秀职工充实研究的研究力量,不但研发新品种、新工艺,更是从多渠道对宜兴紫砂进行不予余力的推广和普及。“宜兴紫砂”被国家评定为质量银质奖后,他又亲自指导设计了一批紫砂精品,参加全国性的展评活动,促使“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定为“金质奖”。在他担任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期间,积极引导技术人员参加国外举办的作品展览,并亲自撰写文章、编辑图册,制作作品,将紫砂的推广从商品化宣传上升到艺术品的文化层次。凭借着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对行业贡献的力量,19884月,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1989年赴香港办展之际,他为紫砂爱好者又作了专题讲座,并参加评奖活动,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紫砂陶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嘉德公司2009年秋拍品顾景舟制紫泥雨露天星茶壶

《砂壶汇赏》著录顾景舟制紫泥仿古茶壶

《砂壶汇赏》著录顾景舟制墨绿泥如意仿古茶壶

《砂壶汇赏》著录顾景舟制紫泥汉铎茶壶

《砂壶汇赏》著录顾景舟制紫泥三足乳鼎茶壶

此同时紫砂工艺厂还肩负起培养紫砂工艺人才的重任,在老一辈紫砂艺人的带领下,建国后第二代紫砂职工也开始成熟起来,通过像“特艺班”这样的培训形式,他们从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中得到了锻炼,为以后成为共和国第二批次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奠定了坚实技艺基础。这些第二代优秀职工既包括后来的九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徐秀堂、汪寅仙、谭泉海、周桂珍、顾绍培、吕尧臣、李昌鸿、鲍志强、,也包括后来的施小马、张红华、谢曼伦、吴群祥、葛陶中、何道洪等一大批高级工艺美术师,可以肯定的是,紫砂工艺厂为未来培养大量紫砂人才所做的工作,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徐汉棠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徐秀堂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汪寅仙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周桂珍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李昌鸿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顾绍培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吕尧臣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鲍志强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何道洪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潘持平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吴群祥作品

《粲雅轩紫砂收藏》著录施小马作品

宜兴紫砂博物馆藏谢曼伦作品

宜兴紫砂博物馆藏张红华作品

顾老一生中最为推崇的古代紫砂艺人是清代中期的著名艺人——邵大亨,他推崇邵氏的用料精选、制作精细、造型完美,并把这一工艺追求始终贯彻于对自我要求中。也正是由于顾老的推动与带动,紫砂工艺厂第二代优秀职工皆以精工为最高的紫砂制作工艺要求,这一主张甚至影响到了当代的中青辈紫砂制作者。毋容置疑,工艺品必将以工艺作为自身的前提条件,历朝历代的紫砂工匠们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技艺。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一个艺人或者一个时代的艺人把精工作为唯一的追求与衡量标准,必将淡化与丧失对作品造型、艺术意蕴的把握,必然走向唯工艺论和唯精工论的狭隘的发展道路。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理性的思考与批评,正像文艺批评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发展的重要性一样,紫砂离开了紫砂批评也必将走向唯舞独尊和孤芳自赏的境地。但愿理性的思考与客观的评判能够伴随着紫砂的健康发展。

宜兴紫砂博物馆收藏顾景洲制提璧套壶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审美形态、价值取向都会逐步走向成熟,更何况我们已早已走入了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为前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路径,信息传递的速度、质量、数量与精确度都在颠覆着我们以往的所有经验。昔日的行业巨头,美国的柯达公司、芬兰的诺基亚公司都是因为没有跟时代的变化,不仅快速落后于同行业的发展,更是迅速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这便是前车之鉴。不管你愿意接受也好、不愿意接受也罢,时代的进步从来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互联网时代所形成的新观念、新思维、新形态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必将以摧枯拉朽之势革新所有行业的陈规陋习,必将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观与消费观。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是每一个个人与行业发展的必然。否则,必将无法逃脱潮被淘汰与淹没的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